06.05 明代的三公是个虚职,那三公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类似于现代的名誉主席、终身名誉主席,这是一个虚职,或者说,在明朝三公三孤的称号一般来说是留给死人的

为何这么说呢?明朝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官至一品,几乎是不存在的,尤其是文官!明代的三公是个虚职,那三公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可能是老朱出身贫农,又被当官的欺负过,所以他觉得当官的人都很坏,虽然活儿还是要干的,但是无论是薪水还是官职都打了折扣。

明朝官员薪水不多,而且官职一品更是遥不可及,当然死后追封还是不少的。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比如明朝历史上出了一个活太师,此人能量极大,水平极高,生前就混到了正一品太师头衔——千古名相张居正!明代的三公是个虚职,那三公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三公的头衔到了明朝,几乎成为死掉的优秀文官专用。

鼎鼎大名的于谦(不是抽烟喝酒烫头那个),就是少保,而且还是活的少保。原因很简单,京城守卫战力挽狂澜拯救大明天下的就是他,避免重蹈北宋覆辙、延续明朝大一统的功绩,封个少保实在不为过明代的三公是个虚职,那三公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所以,于谦后世人称于少保,这是对于他的敬称,也看的出少保这个职位的稀缺性和难以获得,除非什么天大的功绩,一般人是捞不到的!

明朝文官系统中,一般来说很少能有人活着得到此殊荣,比如四朝不倒的杨廷和,也只是死后追赠为太保;三边总制、内阁首辅杨一清,也是死后追赠太保。明代的三公是个虚职,那三公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可以这么说,活着就拿到三公头衔的文官只有张居正一个人,是为太师。而于谦只能算是半个文官,毕竟因为保卫京城有功才封少保的,而且少保还是从一品。

在明朝混,想要拿到这个名誉头衔,实在是太难了!!!把持朝政20年的奸相严嵩,也只是捞到了个少师兼太子太师(从一品)。

武人出身的官员,能拿到三公头衔的,还真能数上一数。

明朝最强锦衣卫、明朝唯一三公兼三孤拥有者,这就是陆炳,一个神秘的男人。他在历史上不怎么知名,却在某些戏剧中出现。明代的三公是个虚职,那三公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作为帮助徐阶、张居正扳倒严嵩的最大帮手,陆炳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低调到骨子里的人,从小和嘉靖皇帝一起长大,算是光屁股的铁哥们。

升官发财自然不在话下,荣升锦衣卫一把手自然是手到擒来。更为厉害的是,此人曾于一场宫廷大火中救出一个人,而此人就是嘉靖皇帝,啥也不说了,这关系算是铁到家了吧!

权势滔天的陆炳,成为明朝历史上唯一的三公兼三孤,是为太保兼少傅,不由得让人感叹,当官当到这份上,也是没谁了!

除了陆炳,还真不太好找了。就算是昔日名将洪承畴,崇祯一个劲儿的鼓励,也只是封了个从一品而已,是为太子太保。明代的三公是个虚职,那三公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看来,武将想拿三公头衔,也是有点难的啊!可问题回来了,往上数一数呢?什么李善长啦、朱永啦、张辅啦,还都是位列三公,生前即封为太师!

生前便官至一品,位列三公的人可谓是寥寥无几,也就那几个猛人,还有就是跟着老朱打天下的那批人。

可是,还有一个人值得我们注意,此人不仅生前便被封为太师,而且成为当时最爆炸的新闻,因为此人不仅不是文官,也不是武官,他只是一个人的侄子而已。

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九千岁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此人啥也不会,算是个半文盲,可就因为他有个厉害的叔叔,于是乎天启年间,魏良卿被封为太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