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银联卡免密支付由300提到1000元 为何大家反而担心了

卡片“嘀”一下,不过数秒钟,扣划款项、交易完成,无需签名、不用输密码,这就是中国银联芯片借记卡、信用卡的“小额免密免签”。重要的是,小额免密免签将由单笔限额300元提升至1000元!

据中国银联消息,6月起,小额免密免签将由单笔限额300元提升至1000元,完成限额提升的双免商户中,持卡人使用具有“闪付”功能的银联芯片卡或移动支付设备,进行1000元及其以下的非接触式交易时,都能够实现“一挥即付”的支付体验,无需输入密码、无需签名。

银联卡免密支付由300提到1000元 为何大家反而担心了

1000元以下交易可免密免签

“1000块钱以下,我的卡交易时不用密码,不用签名,我怎么不知道!”这是很多持卡人知道“小额免密免签”的第一反应。

银联“小额免密免签”是中国银联联合各家成员机构于2015年推出的一项小额快速支付服务。开通免密免签后,持卡人付款时,可在支持“闪付”的POS机上将卡片靠近POS感应区,整个支付过程只需挥卡一个动作搞定,挥卡只需0.5秒;不过超过金额上限,就需要输入密码。

作为国际已经很成熟的支付方式,小额免密免签的一大特色,极大提升消费用户在支付过程中的便捷性。因此,它目前也已广泛应用在了滴滴打车、美团等互联网场景支付中。

在银联卡方面,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有“闪付”字样的银联金融IC卡,由于在国内移动支付领域的普及,“小额免密免签”早已是银行卡默认开通的基础功能。

银联方面介绍,在2015年,中国银联联合各商业银行在有效保障持卡人权益的基础上,推出了此项银行卡基础功能,持卡人无需前往银行柜面或致电发卡银行,即可享受到安全快捷的支付体验;为进一步保障持卡人的广泛知情权,从发布业务规则到加强公众宣传,中国银联联合成员机构一起推出了多项措施。

“持卡人办卡时,有‘闪付’功能字样的,就自动开通了小额免密免签功能,就像转账、存取款一样,它是一项基本功能;可以认为是默认开通的。”某股份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过,在日常交易中,持卡人刷卡交易、消费,还是会被提示输入密码,这是因为,卡片靠近POS机的“闪付”感应区,“挥卡”快速完成交易的方式,并不是所有的收单机构、商户都可以配备的。

限额提高,谁来保证安全性?

“限额调高取决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风控标准。”华东地区一位资深信用卡从业人士告诉记者,风控标准调整了,额度放大,用户便捷刷单准入变低了,但是它是安全的,它的安全一方面是技术标准已经非常成熟;另一方面是因一旦支付环节的漏洞,用户拿着交易流水、小票等凭据,完全可以找到赔付的地方,索要合理合法的利益。目前所有的官方备案的正规第三方支付机构,均有官方监管背书,且必须缴纳备付金。

“安全性、风险可控是一个支付技术产品首先要考虑。”上述人士解释。今年4月起,央行发布条码支付规范(试行)通知,就配套印发了《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列出了详细的交易验证方式要素要求。

银联卡免密支付由300提到1000元 为何大家反而担心了

交行信用卡中心对小额免密免签的安全性做出了详细解释:

小额免密免签不需要密码,如何保障资金安全?

首先,免密免签使用高安全性的金融IC卡。同时,银联联合银行为持卡人提供风险控制和赔付机制:通过三重保护(额度可控、商户可信和后台防控),降低风险至可控范围;通过银行和银联为持卡人提供一定金额的赔付保障,保证持卡人资金安全。

“闪付”免密免签,若不用可取消

记者注意到,多家银行陆续发布调整“双免”限额计划公告,如交行、招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建行、农行、工行等均跟进了此次调额。

招商银行公告称,自今年5月2日起,该行银联芯片借记卡的小额免密免签单笔限额将由300元提升至1000元,单日累计限额将提升至2000元;

工行牡丹信用卡公告称,自6月起,将小额免密免签的单笔限额由300元调至1000元。

银联卡免密支付由300提到1000元 为何大家反而担心了

不过,当记者向亲友介绍“小额免密免签”功能时,出于对账户安全性的顾虑,大多人不愿意使用,更别提调高限额了。

在此,记者提醒,如果不需要开通“双免”闪付功能,可以不要授信,选择刷卡支付;对于一些用户,通过互联网产品如美团、滴滴绑定了小额“双免”的功能授信,也可以在APP进行解除。

比如美团“闪付”,点击进入“我的”—“闪付”—“闪付卡管理”,教程如下图:

银联卡免密支付由300提到1000元 为何大家反而担心了银联卡免密支付由300提到1000元 为何大家反而担心了
银联卡免密支付由300提到1000元 为何大家反而担心了

闪付可使交易成功率提升30%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支付清算研究中心联合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发布了《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8》,从2017年情况来看,移动支付的用户使用习惯得到巩固,交易规模持续扩大。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达到31.6万亿元,较2016年末增加13.1万亿元,同比增长100.1%,环比增长16.3%。而在移动支付市场上,支付宝、微信财付通两家占据了94%的市场份额,维持着垄断的地位。

与此同时,一些新兴的互联网流量巨头,也在以支付等环节入手,谋划金融布局。2017年底,今日头条、新浪微博等通过各类答题奖励、红包领取活动,吸引了大量了用户绑卡,并完成收集了用户银行卡号、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四要素,试图实现普通用户向消费客群的流量转换。

“流量本来已经这么贵,又遇到各种互联网公司加速变现用户,银联必须迈开脚步,提升用户体验。”上述资深信用卡人士告诉记者,你的用户刷单多了,刷的金额提高了,“双免提额”极大简化了付款流程,尤其是一些多频消费多是冲动型消费,闪付对一笔消费交易的成功率能提升30%左右,持卡用户不用自己点击、输入密码、扣款,减少了持卡用户的付款时间成本,用户体验大幅度提升,也减少了用户犹豫反悔的机会。

过去两年,居民的消费信贷爆发式增长,移动支付、交易的便捷性也带来了持卡刷单规模和金额的“水涨船高”。事实上,过去一年,中国银联的300元以上金额交易数同比快速增长。

据银联介绍,其2017年信用卡实现POS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7.5%;从单笔交易金额区间上看,300元至5万元的中等金额交易笔数同比增幅超过20%。

本文源自券商中国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