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今年5月手足口病整体流行强度高于去年 家长们要注意!

进入5月份了,天气渐热,暴雨逐渐增多,是细菌、病毒活跃的季节。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手足口病等发病率都会上升。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手足口病防控信息,预计今年手足口病整体流行强度高于去年,今年是隔年高发的高峰年。

今年5月手足口病整体流行强度高于去年 家长们要注意!

「手足口病」

公众防治要点

1个人预防

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定期对日常用品、家具、地面进行清洁和消毒

多开窗通风,保持良好的家居环境

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

留心观察,一旦儿童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诊

儿童患病后应根据医生建议居家隔离或住院隔离治疗,隔离治疗时限为患儿全部症状消失后1周,在此期间内患儿应尽量避免外出,不与其他儿童接触。

家中如有其他儿童,

食宿、玩具和生活用品等

应尽量分开,

同时密切关注其健康状况。

今年5月手足口病整体流行强度高于去年 家长们要注意!

2托幼机构、早教机构等重点场所防治要点

手足口病对于每位患儿和家长来说都是煎熬,孩子生病,家长即心疼又辛苦。我家孩子4岁多的时候也患过手足口病,幼儿园老师打电话给我,“孩子无精打采,量体温,38.2度。”

孩子生病,从事医护工作的原因,我通常会冷静思考:孩子之前一天、早上,是否有忽略的征兆,或者幼儿园这段时间是不是有什么传染病等。但是接到电话,为人母担心孩子,我也会急着回家,想明确孩子的诊断,心中有数。

同时还要宽慰孩子奶奶:“小孩子发烧很常见,家里有退烧药,若38.5就给孩子喂点;多喝水。最近幼儿园有小朋友患手足口病,估计被传染了。”我忙完回到家,孩子用手指嘴巴,留着口水,哭着说:“妈妈,疼.......”孩子平时一刻不停歇,现在蔫蔫的。我检查了下孩子的口腔,咽喉壁有米粒大小的疱疹,手脚隐隐约约几颗小红疹,看来的确是手足口病。照顾孩子的那几天,每天都哼哼唧唧说疼,夜间睡觉也是断断续续,痛醒后大哭,苦累了接着睡。白天孩子也不肯吃饭,我和奶奶也是想着办法喂水和流质的食物:小米粥、果汁、肉汤、牛奶、口服补液盐溶液......。

对于普通的手足口病患儿,其实不必要做特殊的干预,对症处理即可。孩子患病的那几天,除了退烧药,就是日常的护理和观察,第三天给孩子查了血常规。整体而言,孩子没有出现特殊的症状。经历了几天之后,孩子好转了,会主动要吃的了。这个时候是孩子的愈合期,口腔疱疹愈合了。孩子饥饿了几天,担心一下进食太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我刻意控制了孩子的饮食。

大家可能会觉得我对孩子手足口病的处理方式,像是“熬”。对于普通的手足口病,只用对症处理即可,一般有自愈性。其实,目前还没有针对手足口病的药物,《手足口病临床和公共卫生应用指南》中也已明确指出。用利巴韦林某种程度是心理安慰,毕竟药物是有副作用的,这也是我给孩子没有用药的原因。但是如果小朋友口腔疼痛剧烈,可以适当放宽用药指征,不用等到38.5才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的药物,因为这些药能够止痛。等待自愈的过程中,孩子具有传染性,隔离2周还是有必要的,避免和其他小朋友玩耍。

另外,若孩子口腔疱疹疼痛难以吞咽食物,家长也要带孩子就医;进食少,孩子会脱水。若出现重症手足口病,及时就医。

今年5月手足口病整体流行强度高于去年 家长们要注意!


说完了重点关注和需要关注,

我们再来说说,

本月应予“一般关注”的病种,

有哪些吧。

今年5月手足口病整体流行强度高于去年 家长们要注意!

1诺如病毒感染

症状监测提示,最近一周感染性腹泻病例就诊指数为1.51%,低于上周(1.68%),低于预警线;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轮状病毒为主要流行毒株,诺如病毒亦有检出。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有发生聚集性病例的风险。

集体单位防治要点

应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并做好厕所的日常清洁和消毒;

一旦出现胃肠炎类似症状病例,应及时隔离,要求其停课、停工、离岗,待症状消失后3天方可复课或复工,发现胃肠炎病例异常聚集或增多立即向辖区疾控部门报告。

应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带口罩和手套)妥善处置病例的呕吐物、排泄物以及被呕吐物和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清理完毕,应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对织物可以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2流行性感冒

公众防治要点

个人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2)有流涕、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人进入公共场所应该佩戴口罩;

(3)积极接种流感 疫苗,尤其是儿童、学生、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计划怀孕的妇女或孕妇等,以减少感染机会。

集体单位等重点场所防治要点

(1)学校、托幼机构和集体单位出现流感样病例后应及时隔离;

(2)发现流感样病例异常聚集或增多应及时上报;

(3)注意室内通风、换气,加强物体表面清洁和消毒。

今年5月手足口病整体流行强度高于去年 家长们要注意!

3人感染禽流感

按照人感染禽流感流行规律,每年11月至次年5月为禽流感流行季。2017年11月至今,我市仅在1个活禽市场环境中检出2份H7阳性标本,标本阳性率较上一流行季降低95%。4月份以来,我市各类农贸市场环境中未检出H7阳性标本。

据近3年我市H7N9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禽只的直接和间接接触,如饲养、宰杀等是导致人感染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公众防治要点

市民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注意勤洗手,有发热伴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医生发病前的禽类市场和禽只接触情况;

日常生活中应尽可能减少对禽只(尤其是病死禽)的直接或间接接触,避免在活禽档口长时间逗留,不购买、不进食来历不明的禽肉或病死禽,接触禽只、禽肉后应及时洗净双手;

从事禽类养殖、屠宰、贩卖、运输等相关职业人群应做好自我防护,工作时应穿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工作后应及时洗净双手,不在档口食宿,不在家中暂存活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