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三国魏蜀吴亡国之君的结局:好的出人意料

历来都是成王败寇,那些被迫禅位或是惨遭灭国的帝王命运大都是以各种方式被杀害,而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国君在禅位、投降后竟然都获得了良好的结局,真是令人出乎意料。

魏国亡国君:曹奂

三国魏蜀吴亡国之君的结局:好的出人意料

咸熙二年,做了五年傀儡的曹奂终于熬到头了,把帝位禅让给了司马炎。司马炎对曹奂很好,封曹奂为陈留王,食邑万户,宫室安排在邺城,给予他使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魏国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都仿效魏国初期的制度,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的待遇。曹奂成为了禅位后待遇最好的古代君主。而他的后代一直袭有爵位,到了八王之乱时候一度中断,东晋成帝又找到曹操的玄孙,继续做陈留王,陈留封国一直传国至南朝齐,历经214年。比晋朝寿命还要长。

蜀国亡国君:刘禅

三国魏蜀吴亡国之君的结局:好的出人意料

景耀六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出征蜀汉,刘禅出城投降。被俘虏到魏国后,刘禅暂时住在了魏国都城洛阳,后来被封为安乐县公,那句乐不思蜀已经流传千年,早起人们都说他没心没肺,现在有人提出他是故意为之保护自己。但是从刘禅的治理国家三十多年,蜀汉发展不错,但兵临城下不做抵抗轻易投降等笔者推断,可能他根本就不是人们说的那样两个极端,只不过稍作掩饰的回答问题罢了,没有什么大智谋或是特愚蠢。刘禅被封为安乐公后果然人如其名,安乐的度过了晚年,到司马炎称帝后去世,被追封谥号:思。看来司马炎还挺想他,到五胡乱华刘渊称帝后,还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身后极尽哀荣。

吴国亡国君:孙皓

三国魏蜀吴亡国之君的结局:好的出人意料

咸宁六年,司马炎派出的多路攻吴大军都所向披靡,其中王浚最先到达东吴都城下,孙皓仿效刘禅的做法:备亡国之礼,素车白马,肉袒面缚、衔璧牵羊,大夫衰服,士舆榇,率领太子孙瑾等21人来到王浚营门请降。王浚接受了孙皓的投降,并派人将孙皓一家送到晋都洛阳,孙吴至此灭亡。孙皓见到晋武帝后叩头请安,晋武帝司马炎对孙皓说:"朕设了这个座位以等待你已经有很久了。"孙皓说:"我在南方,也设了这个座位以等待陛下。" 一点也没有亡国之君的唯唯诺诺,即便如此司马炎还是很宽宏,封其为归命侯,在太康五年孙皓寿终正寝。

编者的话:

从曹奂的王,刘禅的公,到孙皓的侯可以看出,司马炎对待魏国的曹奂以正朔尊之,蜀国的刘禅则比较喜欢,到了吴国的孙皓被人俘虏了还很桀骜不驯,不很爽他,所以只封了侯爵。不过三国的君主都能得到善终,有的传世几百年,有的被追封谥号来看,司马炎度量着实很大,真是仁人君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