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女童王凤雅终究还是走了,夺走她生命的究竟是什么病?

单说“视网膜母细胞瘤”,

也许很多人都还是...有点懵,

但要是提及一下最近这个让人心疼的小女孩,

大家也许就知道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什么了......

女童王凤雅终究还是走了,夺走她生命的究竟是什么病?

年仅3岁的王凤雅小朋友,因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终究还是离开了人世,因为王凤雅小朋友的家人曾在众筹平台发起过求助,因而,对于她离世的原因,公众怀疑是其家人拿着捐款给儿子看兔唇,却只送女儿去卫生院挂盐水,耽误了她的病情,最终导致她的离世,一度十分愤慨!

而这最终也水落石出,调查结果显示:王辉、杨美琴夫妇不存在诈捐,并且筹到的善款也全都用在了女儿的治疗上。

女童王凤雅终究还是走了,夺走她生命的究竟是什么病?

对于这类网络新闻,

我们还是应该坚持一贯原则:

让子弹飞一会儿

对于事件,中六君不想做太多的评论,但对于视网膜母细胞瘤,中六君表示有话要说!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什么?

我院眼科主任夏朝霞副主任医师介绍到,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来源于光感受器前体细胞的恶性肿瘤。95%的患者年龄低于5岁,男孩和女孩的发病率相近。虽然它是最常见的婴幼儿恶性肿瘤,但仍然是较为罕见的疾病。

女童王凤雅终究还是走了,夺走她生命的究竟是什么病?

视网膜母细胞瘤通常由基因失活所致。大约60%的患者为单眼非遗传型,40%的患者是由患病或携带患病基因的父母遗传导致,或者正常父母的生殖细胞突变所致。

这种癌症发展于视网膜之上,可迅速传播。临床表现以“白瞳”症(俗称“猫眼”)最为常见,还可能又斜视、眼部充血和视力下降等表现。在我国,以白瞳为首发症状者占73%,后三种分别占12%,5%和5%。视网膜母细胞瘤有遗传性和非遗传性两种形式。

女童王凤雅终究还是走了,夺走她生命的究竟是什么病?

▲白瞳症

问题来了,它的死亡率高吗?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主要病死原因,已经不是原发肿瘤,而是长在身体其他部位的继发性恶性肿瘤。有1/3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是遗传性的,意味着身体其他细胞也都带有了致癌的突变基因,在成长的其他阶段,有可能在其他身体部位再发恶性肿瘤。

临床上,早期确诊、及时就医的情况下,95%到98%的患儿能够康复,并超过90%的患儿能存活至成年以后。因此,对于视网膜母细胞瘤,早发现早治疗是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的。

女童王凤雅终究还是走了,夺走她生命的究竟是什么病?

因为是婴幼儿,所以常常需要在全麻下进行眼部检查,结合病史、体征及B超、彩超、CT等相关辅助结果,基本能诊断。待到手术时,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则可确诊。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光凝、冷冻、化疗、放疗(巩膜板放疗或外放射)、眼球摘除术、眶内容物剜除术等治疗办法,具体需要根据病情综合治疗。近年来,通过眼内动脉注射抗肿瘤药物介入治疗有不俗的进展,此外,如果早期诊断明确,通过基因治疗等综合疗法,甚至还可以保留眼球、保持视力

①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治疗后最初1年内,至少每3个月进行一次眼科随访。

②如果随访期间患者病情稳定,可逐渐减少至每4个月一次,随后每6个月一次,再然后每年检查一次。

③长期幸存者还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筛查和影像学检查,密切观察是否发生第二种恶性肿瘤。

④病变控制后,仍应定期作眼底检查,检查频率一般是:1岁内3个月一次,2岁内4个月一次,3岁~5岁半年一次,6~8岁每年一次,直到10岁再检查一次。

视网膜母细胞瘤在生活中很难发现吗?

其实在生活中有一样东西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检查“瞳孔问题”——手机!

目前很多手机摄像头都有消红眼的功能,但为了筛查疾病,在拍摄的时候,要取消”消红眼“功能,并开启闪光灯,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在正常情况下,当光线通过瞳孔进入眼睛时,大部分光线会被视网膜吸收。然而,一小部分光线会被视网膜反射,然后经过瞳孔显现出来。正常的视网膜的反光是橘红色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照片中的“红眼”,而疑似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患儿中,瞳孔区往往呈现以下几种症状:

1白瞳

女童王凤雅终究还是走了,夺走她生命的究竟是什么病?

开启闪光灯并直视摄像头时,瞳孔区呈现白色。图片来源:chect.org.uk

这是视网膜母细胞瘤最常见的一个表现。由于拍摄角度的问题,瞳孔区呈现白色并不一定就是白瞳症,因此,需要开启闪光灯并让孩子直视摄像头,这样才能最好地呈现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2红眼反光消失

女童王凤雅终究还是走了,夺走她生命的究竟是什么病?

开启闪光灯并直视摄像头时,瞳孔区呈现黑色。图片来源:chect.org.uk

开启闪光灯并直视摄像头时,瞳孔区呈现黑色。如果在多张照片中,一只眼睛有“红眼”(这是正常情况),而另一只眼睛的瞳孔区却是黑色的,那么也需要引起重视,并请眼科医生给孩子进行详细的检查。

3眼位不正

女童王凤雅终究还是走了,夺走她生命的究竟是什么病?

两只眼睛反光点不对称。图片来源:chect.org.uk

眼位不正也就是斜视。在正常人的照片中,除了能从瞳孔区看到红色反光,还可以从看到瞳孔正中间有一个亮亮的反光点,这是角膜反射的闪光灯的影子。如果这个反光点不在双侧瞳孔的对称的位置,就需要考虑可能有斜视。

大部分情况下,斜视只是单独一个症状,并不合并其他问题。但在极少数情况下,斜视可能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一个症状表现,这时最保险的做法还是去医院,请眼科医生仔细给孩子做进一步检查。

4无明显的原因眼部红肿

女童王凤雅终究还是走了,夺走她生命的究竟是什么病?

原因不明、一直不痊愈的眼部红肿。图片来源:chect.org.uk

如果孩子无缘无故地出现眼部红肿,而且经过治疗久久不退,那么也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虽然引起眼部红肿的原因很多,比如麦粒肿,而且在大部分情况下治疗起来并不困难,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

5虹膜颜色改变

女童王凤雅终究还是走了,夺走她生命的究竟是什么病?

左右两边的“眼珠”呈现不同的颜色。图片来源:chect.org.uk

我们俗称的黑眼珠,其实就是虹膜透出来的颜色。中国人一般呈现深棕色或浅棕色。如果虹膜(或者一部分虹膜)的颜色发生了变化,那么也需要警惕,并尽早进行检查。

6视力恶化

在年纪较小还不能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孩子中,视力变差往往表现为目光游离,不能很好地注视某一处,或者无法自主地控制眼球运动(当双眼都受到影响时,这种情况更为常见)。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说他们看东西不像以前那么清晰了。

这时候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去检查。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愈率已经很高了。

但这仍然是一种恶性肿瘤,

在面对这种疾病时,

我们不可放松警惕。

因此,中六君在此呼吁,

家长们,手机不止是用来娱乐,

更要用来关注孩子的健康!

本文指导专家

女童王凤雅终究还是走了,夺走她生命的究竟是什么病?

眼科 夏朝霞 主任

学术任职:广东省眼健康委员会委员。2003年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博士毕业,师从我国著名的白内障专家——中山眼科中心院长刘奕志教授。致力于白内障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毕业后一直从事眼科临床工作,现任眼科科室主任。

学术专长:熟练掌握各种白内障手术,尤其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对疑难眼病、眼底病、葡萄膜炎、青光眼、屈光不正、眼整形及眼外伤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眼整形、白内障、抗青光眼等各种内、外眼手术。

科研概况: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等基金、广东省科技厅、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等10项科研基金项目;在《中华眼科学》,《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共56篇。

荣誉:2003年白内障手术技术成果获得地区先进奖(排名第二)。

出诊时间:周一、周二、周四上午,周三下午

【感谢眼科杨筱曦主治医师对本文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