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同是「女子圖鑑」,北京的到底差在哪?

吶,我這個人是很大方的。

有好東西當然要拿出來分享啦——

《苦甜曼哈頓》

同是「女子圖鑑」,北京的到底差在哪?

這部新出美劇,講了剛畢業的小年輕泰絲(艾拉·珀內爾 飾)獨自闖蕩紐約的故事。

目前只出了一集,但劇情營造的真實氛圍還是打動了我。

初到紐約,泰絲拿著簡歷,到處找工作,被拒絕再繼續,終於在一家高級餐廳找到了服務生的工作。

HR問她是不是和朋友一起來紐約的?

泰絲說道:

我自己來的

同是「女子圖鑑」,北京的到底差在哪?

也許是這份孤勇打動了HR,她獲得了一個試用機會。

可真正的磨礪才剛剛開始。

新人難免不熟悉業務,泰絲和每一個剛踏進職場的新人一樣,戰戰兢兢,生怕工作完成得不好。

她十二分用力導致狀況百出。

小心翼翼卻把貴賓的湯灑了。

同是「女子圖鑑」,北京的到底差在哪?

為了讓客人感到賓至如歸,擅自坐下和她聊天,卻不知道,這行為是禁忌。

同是「女子圖鑑」,北京的到底差在哪?

泰絲不瞭解餐廳的規則,新人的侷促窘迫被完全展示出來。

她的手忙腳亂時間長了可以減少,可有心前輩的刻意添亂卻猝不及防。

所謂的前輩,上一秒還在好心幫泰絲整理頭髮,

安慰她別太受打擊了

叮囑她工作多留心就好了

同是「女子圖鑑」,北京的到底差在哪?

下一秒就告訴她:

不到一週你就會回到你那個悲催的地方去

而且你會錯過這個成為一個

真正的人的機會

同是「女子圖鑑」,北京的到底差在哪?

剛給了糖再給一巴掌。

對於泰絲,那個悲催的地方不就是家鄉的方寸之地,而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意思是來到紐約後,成為被改造的,適應了大城市規則的全新的人

說這劇無比真實,是因為很容易代入自己,和主人公產生共情,當然,我們不一定會遇到劇中討厭的前輩。

失落格格不入,泰絲初來乍到的心情又何嘗不是我們剛開始闖蕩社會的心情呢。

最後,泰絲和一位同事在工作間剝牡蠣,同事讓她吃了個生牡蠣,她說嚐起來十分鹹澀。

同是「女子圖鑑」,北京的到底差在哪?

但她還是伸出了想要的手,說能給我再來個嗎。

同是「女子圖鑑」,北京的到底差在哪?

這完全暴露了泰絲對於紐約繁華生活的嚮往。

內容目前只有這些,泰絲對紐約的感覺,和她初嘗生牡蠣一樣鹹澀。

也許有新鮮感,也許鹹澀過後可以迎來甘甜,因為這份真實,泰絲接下來的紐約生活還是值得期待。

反觀國內正在播出的《北京女子圖鑑》,打著真實的招牌,似乎站在了

對立面

同是「女子圖鑑」,北京的到底差在哪?

主人公陳可(戚薇 飾)同樣是獨自來北京奮鬥。

同是「女子圖鑑」,北京的到底差在哪?

這樣的題材,本該很容易引起北漂一族的同感,但同樣北漂的我卻看得生出尷尬癌。

看了3集,我已經放棄了……對這種一集一個男人的劇,真是接受無能。(看海報就知道多少男人了)

來,細聊。

四川妹子陳可因為不想過家鄉差不多的日子,來到北京打拼。

同是「女子圖鑑」,北京的到底差在哪?

按照正常路子,陳可應該是定位好自己,並且規劃好職業發展方向,然後一步一個腳印,奮鬥下去,對吧?

可劇偏不這麼拍。

陳可來北京借住在男同學家,先是各種投簡歷死活找不到工作,然後被家鄉男友提分手,之後差點遭男同學非禮了,最後提著行李箱流落街頭。

第一集整個一悲慘世界啊,北京有這麼不近人情嗎?還是有人刻意賣慘?

陳可終於找到一前臺的工作,還是男同學給介紹的。

同是「女子圖鑑」,北京的到底差在哪?

正當我以為要發生前臺大逆襲呢。

我們的主人公陳可跟著某總,陪了頓酒,就被介紹到外企了。

同是「女子圖鑑」,北京的到底差在哪?

接下來,總該好好工作了吧。

陳可不,她和經理談起了辦公室地下情。

我看了3集以後的劇情介紹,貌似之後又分手找了富二代,又分手嫁給北京人。

額……

介紹不是這樣的嘛:

這是一本實用的現代都市女子的最新解讀手冊。

同是「女子圖鑑」,北京的到底差在哪?

是每天吭哧吭哧寫稿,改稿的我待了一個假北京嗎?

還是《北京女子圖鑑》失了真。

前三集,有關職場的場景一筆帶過,而陳可輕輕鬆鬆就能寫出讓所有人稱讚的方案。

好像劇裡的甲方都不敬業似的,說好要五彩斑斕的黑呢?

同是「女子圖鑑」,北京的到底差在哪?

怎麼這麼輕易放過陳可,還讓她一個新人下班有時間,有精力去工體酒吧蹦迪喝酒交朋友

同是「女子圖鑑」,北京的到底差在哪?

我看了之後發現,《苦甜曼哈頓》有多真實,《北京女子圖鑑》就有多浮誇。

雖說前者才出一集,且不能蓋棺定論,但目前給出的內容還是穩紮穩打,有期待性。

但是後者20集已經差不多完結,卻讓我分分鐘放棄了。

在我看來,能引起共情的優質好劇必須以紮實的劇情為基礎,而不是臺詞和旁白的一句雞湯就可以敷衍了事。

其實在北京啊,除了你自己,誰也不知道誰幾斤幾兩。

同是「女子圖鑑」,北京的到底差在哪?

你得趕緊讓自己優秀起來。

同是「女子圖鑑」,北京的到底差在哪?

不是這種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堆積起來,就能刻畫出真實的北京奮鬥史。

也不是像陳可那樣,遇到一個一個男人,她的人生,事業就會開掛,工作是有多閒她才有時間和那麼多男人談戀愛。

能打動人的女主需要憑藉自己的雙手

智慧經驗,去進階到更高的位置。

從新人到組長到管理者,從基礎業務到完成更大項目,工作本身都可能佔據了全部精力和時間,這樣的內容才具有現實的厚重感。

國產劇發展這麼多年,觀眾看膩了王子灰姑娘的虛幻愛情,看膩了豪門內鬥,車禍失憶的狗血劇情,也根本不想看到這種披著大女主獨立自強的外衣,實則靠男人上位的假。大。空。奮鬥史。

這是大女主戲嗎?是不是對大女主有什麼誤解?

依我看,大女主是擁有自己的野心和慾望,靠自己的雙手爭取,哪怕在大城市成功的希望渺茫,哪怕得到一點小成功也得剝層皮。

所有的苦自己受過,得到的甜才值得被歌頌。

對所有女孩來說,不管是紐約還是北京,希望她們來到大城市,只會遇到不斷進步,優秀的自己,而不是一個又一個男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