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2018年6月銀行板塊調整到位了嗎?

民間股民888666


對於銀行股要用中長線的眼光來看待。如果從中長線的角度出發,6月銀行板塊基本調整到位了。現在是可以抄底了。

  • 上證50裡面權重最大的就是金融板塊。金融板塊權重最大的就是銀行。可以說銀行保險一跌,大盤就會跌。銀行保險一漲,大盤就會漲。去年,上證50集體發力,白馬股集體大漲。作為低估值的銀行板塊也是經歷了一波大漲。多隻銀行股創下了歷史新高。特別是龍頭招商銀行的走勢非常好。

  • 銀行股在2007年那波大牛市中也是有過不錯的漲幅。那時候的牛市是銀行護盤,煤炭色舞,五朵金花的市場,很多個股漲幅都超過了10倍。作為銀行也是漲了不少。特別是招商銀行的漲幅更是驚人。那時的銀行也全部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現在的銀行則沒有了當年高速發展的時期,而是處於業績比較穩定的階段。可以說想要重現2007年的輝煌是很困難的。

  • 但是,從估值的角度來看,銀行整體是非常便宜的。處於價值窪地。因此想要下跌的空間很有限。在經歷了去年的大漲之後,銀行現在基本調整到位。銀行和券商不一樣。券商的分化非常嚴重。特別是龍頭券商和中小券商之間的分化。而銀行則相對平均。除了前期遇到暴炒的中小銀行估值偏高之外,其他的老牌銀行,特別是五大行的市盈率基本區別不會太大,業績也是比較穩定的。
  • MSCI進來之後,銀行由於估值窪地,有可能也是外資必配的品種之一。只不過銀行由於過了高速增長期,想要暴漲不現實。從資金的安全性角度來看,可以配置抄底一些作為中長線持有。到了前面的高點就賣出是不錯的策略。短線就沒有必要關注銀行了。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股海重生2015


一,市淨率標準

按照市淨率進行衡量的話,工商銀行距離歷史最低市淨率0.8倍還有不到15%左右的距離,也就是說,工行距離歷史最低也只有15%的下跌空間,這個位置當然算得上底部區域了。

歷史上,工行PB最低的兩次是2014年3月和2016年2月。兩次PB都曾到過0.8附近。

二,市盈率標準

工行歷史最低市盈率也是在2014年3月份,當時是4.2倍,如今市盈率6.3倍,距離歷史最低市盈率還差3成以上,這個來衡量的話,還有不小的差距。

催化劑

壞賬率扭轉,利率上升,撥備覆蓋率下調,降準預期等。

還以工商銀行舉例,不良貸款率相比2年前有明顯下降

不良下降的同時,撥備卻在上升,顯示公司風控意識在加強,這對未來利潤釋放是潛在利好。

吸收存款方面,工行依舊是老大,截止2018年一季度吸收存款餘額20.19萬億元,每年都在上升,並未受所謂的互聯網金融有太大影響。

綜上,銀行目前處在歷史低位區域,風險可控。


每天堅持原創,已經很多年了,其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希望內容對您有幫助,也希望各位能夠給些鼓勵,關注,點贊,留言都可以!感謝讀者,感謝粉絲的長久陪伴!

趙冰峰財經


對於銀行股,散戶非常關心,因為散戶認為買銀行股很安全。針對這個問題,我的實戰觀點是:


銀行板塊調整到位了嗎?銀行股是否可以抄底呢?


我選擇了幾隻銀行股,進行分析,以確定銀行股板塊是否調整到位。第一隻銀行是四大行的建設銀行,建設銀行從10元左右,一直下跌,下跌幅度達到50%左右,在成交量指標看,建設銀行依然還沒有調整到位,前期低點7.03元可能會跌破。下面是建設銀行的股價走勢圖:


第二隻銀行是招商銀行,它代表著大型的股份制銀行,相比建設銀行的50%下跌幅度,招商銀行更加抗跌,目前股價是28元,從35元的高點看,下跌幅度只是20%左右。2018年一季度招商銀行的收入和利潤增長,已經放緩,所以招商銀行也沒有調整到位。下面是招商銀行的股票走勢:

建設銀行和招商銀行,是銀行板塊裡面比較有代表的銀行股,它們在目前的走勢和基本面情況,都反映股價還是沒有跌到底部,依然存在繼續下跌的風,所以,建議在現在不能抄底銀行股,還需要繼續觀望和休息。


散戶對於銀行的喜歡與關注,我非常瞭解和理解,但是建議大家不要一直認為,銀行股還能走出2017年的整體上漲行情,未來銀行業將進入緩慢下滑的階段,高增長的時代已經徹底結束。


遇見是緣,喜歡我的回答,請馬上點贊和轉發,謝謝您的支持!



雄風投資


嗯,銀行股已經調整到位了,現在A股26家上市銀行中17家跌破了淨資產。可是現在能抄底嗎?顯然,不能!可以看到,無論是A股還是H股,投資者都對銀行板塊存在很大分歧。而分歧很大的行業並不能馬上觸底回升,畢竟股價是沿著阻力最小的方向運動的。

為什麼說銀行板塊已經到底了?從宏觀上來看,對銀行股的預期判斷思維是:經濟下行—預期銀行資產質量惡化——賣出——銀行股下跌;的確在2015年以前經濟存在灰犀牛,產能過剩,債務槓桿高企、房地產庫存高企等,可是經過這3年的供給側改革,中國經濟已經基本上恢復了健康,體現出很強的韌性,維持了6.8%的增速。雖然我們經常聽到各種違約,但這些違約主體因為上市公司居多,關注度會很高,其實真正的違約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多。

從微觀上來看,銀行股淨息差2017年以來持續回升,上市的銀行2017年和2018年一季報盈利增速分別為4.8%和5.6%,已經走出了2016年的低點。可以看到淨息差水平在股份銀行和上市行中表現較好的招商銀行(600036.SH,03968.HK)2017年在兩地走勢都是慢牛,2018年一季報招行淨息差為2.55%,繼續受益於零售銀行的負債成本優勢。再來看不良率,2016年4季度,上市銀行的整體不良率是1.7%,截止2018年一季度下降到1.57%。而作為不良貸款領先指標的不良資產生成率同比也大幅下滑,尤其是股份行和城商行不良生成率同比下滑了50個基點、25個基點。


最後看看撥備覆蓋,所有銀行都超過了150%,特別是城商行撥備安全墊最厚,資產質量改善也很明顯。但是,即便以上說的這些利好都擺在投資者面前,部分人還會堅持他的“危機論”,認為銀行的壞賬還沒有爆發,就是你的市淨率(PB)被打到了6-7折,覺得這裡面還有壞賬的貓膩,其中隱含的不良率還會提升。相比保險股來說,掌握定價權的機構投資者對於銀行板塊的誤解或者說分歧依然很大,而這也是我覺得右側投資者還不能進場抄底的原因。

我已經買了銀行股,在銀行一季報發佈之後買了。我個人覺得存銀行或買貨幣基金,不如銀行股的未來收益高,這是一個定價錯誤帶來的機會。當然了,這僅僅是個人的一點看法。每個人都要用自己的腦袋來思考並做出判斷。

最後友情提醒一句,銀行業已經告別了同質化時代,各家銀行的風控能力和資產負債管理能力差異很大。或許就跟白酒股一樣,茅臺漲漲漲,漲到沒有朋友,可是低端白酒股股價卻還趴著不動,一樣的道理。在決定抄底之前,要研究好個股。


艾米米


中期存在繼續震盪,短期存在反彈機會。銀行板塊的優勢在於行業成分股股息較高,所以不能當做短線投機股在操作,堅持長線較為適宜。我的觀點:

一、銀行股調不調整到位,儘量避免短期投機。可能很多投資者並不關注振幅較小的銀行股,其實銀行股的股息率確實不錯,很多成分股的股息均能達到3%以上,這在A股市場已經算是佼佼者。所以,投資銀行股給用長線投資的思維來投資,不能說短期炒一把就閃人,這可能會錯過潛在的大行情。

二、銀行板塊中期存在繼續震盪,短期存在反彈機會。月線級別MACD指標已經進入綠柱區間,並且周線級別也在綠柱區間內,兩大級別間存在共振下跌。而日線級別同處於綠柱區間,近期出現綠柱縮短而板塊指數下行,說明出現了背離狀態,可能在近期會出現一次超短期反彈。量能而言,自2015年股災以後銀行板塊的量能並未出現增量狀態。

三、如果投資銀行板塊成分股,長線定投為好。銀行股市盈率低,走勢較為緩和穩定,自2010年以後許多銀行股上市出現的反應也是如此。但在2016年、2017年銀行股卻出現了較大機會,價值投資逐漸被認可,銀行股也成為了眾多投資者的投資標的。依靠銀行股股息較好,長線投資的價值是高的。

我是:炒股哥說,歡迎關注!不做模凌兩可的分析,給你最直接的觀點!以上為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推薦!

點個贊,金錢滿貫!關個注,大事不誤,最新觀點全抓住!分個享,轉個發,留言與作者討個論!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厚金說


銀行板塊作為最近幾年市場漲幅最大的板塊之一,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更加不斷刷新歷史新高,在如今的只經歷今年2月至今的調整週期,龍頭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調整幅度20%左右就談調整到位,並不合適,我也認為銀行板塊的調整無論是從背景面還是技術面在當前乃至6月份都未有調整到位的跡象。

也許一些投資者會說,銀行股過去年報、今年一季報業績增長明確,如今破淨很多,是價值投資的機會,但是你得知道銀行股的業績增長、促使每股淨資產不斷走高的根源是什麼?房地產業務這點大家無爭議,這種業績的可持續性和潛在風險大家也心知肚明,也許過去很多年銀行股都是這樣過來的,但是這兩年地產的泡沫風險明顯加速擴大。

當然,由於入選MSCI指數A股標的因素,銀行股會得到一些資金的配置,但是從近期的滬深港通成交數據也可以看出,資金搶白馬藍籌、保險股更多,銀行股有但買入額和數據都並不靠前。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歡迎關注本賬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


風生焱起


截止今天【6月8日】收市,A股26家銀行股有銀行股16家股票最新報價跌破每股淨資產,其中跌幅最深的華夏銀行已經跌破至0.69倍,有七家銀行股的市淨率在0.8倍或者是以下,而且這七家銀行股的市盈率都在6倍以下。


市場給與銀行股板塊如此超低估值的背後,到底是什麼邏輯?目前我國經濟運行平穩向上,作為跟經濟週期最密切相關的銀行業,無疑是GDP穩定增長的最直接受惠者。每一個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銀行業的支持,反過來說每一個行業的發展也反哺了銀行業。




在經濟大週期明確向好的基礎下,銀行業的基本前景仍然值得看好和信任,特別是目前所有的銀行股都能夠取得每年10%以上的淨資產收益率。而且每年的淨利潤增長率收入仍然保持穩中有升,按照當前的淨資產收益率計算,以最保守的估值來判斷,銀行股當中部分高淨資產收益率的個股,就算在未來幾年不再增長,甚至小幅下降,仍然有機會取得年均10%的淨資產收益率。


根據複利計算公式,保持連續七年平均10%的收益率以後,資產將可以翻一倍。也就是說在七年以後,如果這些銀行股仍然保持現在價格的話,市淨率將跌至0.3--0.4倍範圍,這種現象在國內是不可能出現的。




在國外銀行股被低估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債務問題。國外的債務來自於兩個方面,一個是不良貸款。由於信譽不佳的客戶違約,導致不良貸款增加。另一個是國外的銀行並非純粹的儲蓄銀行,同時也經營著大量的投行業務,這部分才是最大的風險來源。


但國內的銀行股基本都是以貸款利差為主要收入,基本上不可能出現失控風險。最大的風險在於不良貸款率的爭議。但以目前銀行股如此超低估值,就算減去部分不良資產後仍然具有淨資產優勢。而且在減值後,可以增高淨資產收益率,市場必然重新定義銀行股的估值邏輯。




事實上,銀行股如此被低估的原因不只不良貸款率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銀行股板塊體量太大,市場沒有足夠的流動資金可以支撐。正常來說,A股市場的銀行板塊需要每隔兩三年,就有一次整體市淨率高於1倍的估值修復行情。退一步來說,假設從現在開始5年後,銀行股才會迎來一場估值修復行情。按最新報價計算,買入前面這幾隻低於0.8倍市淨率的銀行股,加上5年的淨利潤,起碼也可以取得一倍的利潤。



如果估值修復行情在明年提前來臨的話,那麼加上今年的每股淨利潤,買入這些股票也可以獲得30--50%的投資收益。


當然,雖然目前銀行股被嚴重低估,長期下跌空間有限,但如果以炒短線的方式介入,成功的幾率難以預測,也不建議在銀行股板塊進行投機炒作。對於有至少三年以上持股不賣能力的保守型投資者來說,目前正是低價建倉,分批抄底銀行股的好時機。


白馬華菲特


銀行股股價已經基本調整到位,但股價調整到位並不代表股價就會馬上上漲,按照中國股市的炒作邏輯,還需要一個散戶割肉莊家主力收集籌碼的過程。還有一個熱點切換的過程,還有一個選擇時機。

銀行股目前整體市盈率只有6.0倍,市淨率方面,很多個股已經破淨,截至 5月28日,26家上市銀行中,已有15家銀行股破淨。在這近六成的破淨上市銀行中,華夏銀行、交通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和浦發銀行的市淨率均達到0.8倍以下。股份制銀行是破淨隊伍中最為龐大的一類,除招行外的其餘7家A股上市的股份制銀行均處於破淨狀態,同時,在10家次新銀行股中,江蘇銀行、上海銀行與杭州銀行也已處於破淨狀態。四大行農行、工行、建行和中行市淨率分別是0.85,0.98、1.02、0.80,只有建行勉強在1以上沒有破淨。

大面積破淨市盈率低到6倍,全世界找不到這樣的低估值銀行。

再看股息率,大部分銀行股息率都在3%以上,農行股息率是4.9%,工行4.2%,建行4%,中行4.6%,遠遠高於1.9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也高於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這種股息率還是相當有吸引力的。

儘管市場擔憂銀行業績增速,但實際上也不低,1Q18 實現淨利潤5222 億元,同比增5.86%,維持了與去年全年6%差不多的增速水平。一些城商行業績增速更高,達到兩位數,貴陽銀行1季度淨利潤同比增19.95%,寧波銀行 1Q18 淨利潤增速達19.61%,招商銀行淨利潤+13.5%,南京銀行同比增17.61%。兩位數的增長率,7倍左右的市盈率,是不是被低估了,筆者相信投資者有自己的判斷。

一季末,行業不良率1.75%,環比微升1BP。關注貸款率3.42%,環比下降7BP,自3Q16以來季度持續下降,可見銀行資產質量改善可能是一個緩慢的趨勢。

年初的時候,銀行股一路暴漲,股價和估值比現在高得多,那時候各路專家齊聲喝彩銀行股投資價值,現在股價下跌20%各路專家也就偃旗息鼓了,難道投資價值不存在了,有點匪夷所思。


杜坤維


這裡梵修一,職業交易員

銀行股最近有點慘不忍睹!當下的銀行股絕大部分已經跌破比較重要的位置,並且無論從個股還是整體的指數看,上漲勢基本上已經被終結,但是,在我看來!這樣的下跌行情,在當今的市場可以產生互補的作用!

技術分析;上方是銀行股的指數日線走勢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目前行情已經向下跌破多次驗證的上升趨勢線,從技術點出發,這樣的向下跌破,大級別的回調是一定會發生的!而即使上漲,也必定看做回調浪處理!

2018年6月銀行板塊調整到位了嗎?

這個問題題主問的很好,目前的銀行股調整到位了嗎?我可以肯定的說,當前並沒有!上週銀行股的指數跌破上升趨勢線後連續走出成交密集,並且向下跌破,而上週五,行情以中陰線的方式向下,短期行情持續看空!即使出現上漲,行情在不突破成交密集之前,出現機會是完全不可能的!當前的銀行股,我認為有短線機會,中長線的機會仍需醞釀!

【那些翻著評論,卻不評論的人,或許才是真的孤獨寂寞的人,路過的陌生人,願你貪吃不胖,願你懶惰不醜,願你的深情不被辜負,願你的餘生都有人陪假如你活到80歲,一共29200天,70萬個小時,4200萬分鍾,差不多25億秒左右,這10秒,你在讀我的評論,這十秒,你只屬於我! 投資,沒有所謂的專家,只有贏家與輸家,我是梵修一000,一名職業圖表交易員,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歡迎點贊留言,感謝關注,修一向您致謝】


護盤使者


如果從中長期的角度出發,銀行股的持續調整也基本上回歸至階段性的低位區域,可以說基本上處於安全區域,但不能說絕對安全區域。不過,從量度跌幅來看,無論是四大行還是其餘中小銀行,它們的累計跌幅不少,最大跌幅20%的銀行股不少,而整體估值基本上回歸至去年啟動前後的水平。但是,作為市場指數的風向標指標,銀行板塊可否企穩頗顯關鍵。或許,對於中長期的投資者而言,如果銀行股再往下下跌5%至10%,滬市3000點恐怕就保不住了,但換一種角度思考,這反而利於投資者以更安全的價格投資銀行股,而估值壓得越低、價格壓得更低,反而給投資者帶來了一個福音。由此可見,對於6月份應該是一個比較關鍵的敏感時間點,而6月中下旬的流動性壓力,可能也會考慮到銀行股的價格表現,但急跌後可能也是一個比較好、比較安全的投資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