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评价导演徐克?

在小雨中


今年68岁的徐克当过65次制片人,50次导演,45次编剧,30次演员,他拿过27次提名,荣获17项大奖,可谓高产高口碑香港电影人。

从导演角度来看,他最喜欢突破,善于在电影中融入新元素。1979年,他拍摄了第一部电影《蝶变》,他在传统武侠故事中加入当时相对新鲜的悬疑、侦探元素。

1987年,他担任《倩女幽魂》的制片人,他提议在经典故事中加入少量喜剧和浪漫爱情元素。

1991年,他担任《黄飞鸿》的导演和主要编剧,他为主人公黄飞鸿加入少量爱情戏份,让人物更加饱满真实。

同时,他喜欢在电影中尝试新技术。1992年,他担任《妖兽都市》的主要编剧,片中的妖兽形象面目狰狞,吓坏不少香港观众。

2001年,他担任《蜀山传》的导演和主要编剧,《蜀山传》当时被称为“近十年以来中国电影特效最高峰”。

2011年,他担任《龙门飞甲》的导演和主要编剧,并首次尝试3D拍摄技术,因此《龙门飞甲》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3D武侠大片,荣获第49届金马奖最佳视觉效果奖。

因为徐克标新立异的拍摄方式和“怪脾气”,被世人称为“徐老怪”。另外,他的电影,首先是拍给自己的,之后才是拍给影迷的,和当今社会很多一味迎合市场的导演形成鲜明对比。

这样的徐克,我们都爱他。


看电影杂志


一直以来都很多关于徐克拍片时的传闻:说他从来不需要睡觉,可以在连续拍摄七十二小时后立刻去到剪辑房闭关五天,完成一条九十分钟长片的剪接,说他在拍摄期间极少进食,只叼根雪茄吞云吐雾便可果腹以致常常忘记放饭……后来有一个《龙门飞甲》的制作花絮,发现并没有过分奇闻的事情,只是徐克导演确实不断吞云吐雾。



从制作花絮里我们可以看到,年过耳顺的徐克,即使与一众年轻演员相比,精力仍是最旺盛的一位。在船厂拍摄《龙门飞甲》的序场时,徐克在搭建的场景内手舞足蹈,忘情地拿着道具木剑挥舞,指引李连杰如何和刘家辉对打,深夜时分,当众星在片场内拍摄文戏时,导演棚内的徐克目不转睛盯着屏幕,透过对讲机指导演员和修正镜头的位置,而坐在徐克旁边的副导演倒早已呼呼入睡。到了凌晨时分,他还步出导演棚,亲身参与动作场面的拍摄,突显超乎常人的精力与拼劲。香港影评人曾经以斗战胜佛比喻徐克,并对他十足的机灵与无穷的魄力表示赞叹。

其实自1984年徐克创立电影工作室以来,创作速度一直很惊人,灵感源源不绝,他工作室推出的作品,除却部分作品是因为他分身不暇才假手别人完成理念,如《新仙鹤神针》、《火烧红莲寺》、《新上海滩》等,其他的连他出任监制时都操控严谨,如《英雄本色》、《倩女幽魂》,甚至是和胡金铨闹的不欢而散的《笑傲江湖》,几乎所有作品都有着他的影子。曾经替徐克编剧的林纪陶就说过,他帮徐克写剧本创作的时候很少,还是替徐导演作笔录的时间居多。鬼才黄霑也曾在《爱恨徐克》里提到,他在写《笑傲江湖》主题曲时,徐克居然也来插一脚,捧来廉价的电子合成器,加入不搭调的电音。徐克作为导演的主导性很强,对于徐克来说,其他人都是协助他建造想象世界的执行者。



而武侠小说、京剧与漫画,才是他深深处灵感的源泉。


铁硬不浪了


徐克是香港电影乃至华语影坛最有才华的导演之一,他不仅具有天马行空不可描述的想象力,他拍的电影除了最具风格之外,还将真正的中国风之美拍得美轮美奂,不仅飘逸梦幻,更有一种说不出的诗意与优美意境。

并且永远走在潮流最前端,是个风潮制造者。

他还通过最先进的视觉特技,将中国人最爱的妖精鬼怪和瑰丽璀璨的武侠世界通过电影完美还原,可谓是中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造梦者。

比如在八十年代初他就邀请星球大战的团队将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拍成了中国的星球大战,不仅让香港电影更近一步,更带出了属于自己的视觉团队。而在八十年代后期,他通过白纱,迷雾,古寺,小道,以及各种倒影和特技的加入,拍出了至今仍是华语武侠魔幻经典的《倩女幽魂》系列。

唯有他能将那些最美的妖精最妖娆最风情万种的女人找出来。

在他的电影里,音乐,美术,服装,光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美学高度。

而他的《笑傲江湖》系列和《新龙门客栈》更是将中国武侠电影从美学到武打动作再到叙事制造出了难以超越的高度。

此人勤奋好学,用他的老友林青霞和张艾嘉的话来说,他是个不用睡觉的人,他整天都在把他的创意一点点变成电影。

他想象奇诡,才华横溢,他是一流的漫画家,又会写剧本,唱歌,弹琴。他是技术控,黄沾这样评价他,他的特技镜头多到观众坐在电影院坐到屁股痛。他为了电影认真到偏执,一个镜头拍十几遍是常事。

总之这个人不是一般人,是真正有才的怪人,学贯中西,不拘一格,天上地下,只有他徐克才可以真正和妖魔鬼怪做朋友知己和情人。


香港电影


徐克拍电影厉害的地方,在于不断进步。技术上如此,理念上也一样。

徐克把自己的电影分成3个阶段。最开始是态度认真,但缺情怀。到了新艺城时代,注重故事性,加入自己的态度和情怀。组建电影工作室后,从观众角度出发,同时注重社会性。

他说的态度认真时期,主要作品是混乱三部曲,也就是《蝶变》、《地狱无门》、《第一类型危险》三部电影。这三部电影在当时都是实验电影,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重要作品。里面的一些手法被香港电影,甚至是三级片大加运用。

实验电影很难卖座。但是徐克电影里的想象力和开拓性有目共睹。吴宇森跟黄百鸣推荐了徐克。而他也不负众望,通俗而又天马行空的《鬼马智多星》票房达到700万港元。这个数字,是新艺城的电影票房第一次打败了邵氏跟嘉禾。而且,这部电影在台湾电影金马奖上拿到了最佳作品、最佳导演奖。从此,徐克的电影更加通俗,也就是他说的拍出故事,加入情怀。

徐克崭露头角之后,嘉禾找他拍摄《新蜀山剑侠》。徐克到好莱坞找工业光魔做特技,这跟他之后的《青蛇》《花月佳期》等等都可以归入奇幻电影。并且成立了在电影特效上一直在不断开拓的电影工作室。

但是徐克最被人熟知的,还是他的武侠电影,或者说新派武侠电影。

1990年拍《笑傲江湖》的时候,徐克是执行导演。但当时导演胡金铨的身体状况不佳,已经不能过度劳累。徐克是出了名的强势,所以,《笑傲江湖》实际上是徐克主导的。而且,徐克电影里的侠客已经承载了他对历史的思考,这就是他所说的那个时期的电影里的社会性。

但那时候徐克武侠电影的社会性其实有待商榷。

拿《黄飞鸿》中的十三姨这个角色来讲。十三姨的漂亮不是关键,这个人物融合了徐克的历史观和所谓的社会性。

十三姨留学海外,眼界不凡。其实她代表了融合中西的一种可能性。而黄飞鸿是他的男人,按照中国的观念,男人是女人的依靠。十三姨千里迢迢回到中国跟黄飞鸿相会,背后的寓意其实跟明显。说白了就是如何糅合西方文化,实现自强。于是,黄飞鸿系列电影的第二部,名字就叫《男儿当自强》。

黄飞鸿跟十三姨的结合,可能代表了徐克眼中的中西方整合模式,用两者最好的东西制造出改造中国的利器。

作为一个导演,徐克透露出自己的这种情怀,实话说过于单纯。令狐冲和黄飞鸿其实是把侠这个形象神化了。更重要的是,侠所代表的正义也被神话了。既然侠是正义凛然无所不能,那折射在心理层面就是正义能无限张扬、能普渡众生,这和中国人熟悉的清官异模式曲同工。对一个思辨者来说,这样的见解不高明。


了不迪


六十七岁的徐克,虽然拍过很多片种,但最终仍以武侠电影著名;这位外表冷静,内心澎湃的鬼才导演,如同自己影片中的人物一般,是绝对的性情中人。

徐克因为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老道的电影技巧,被圈内人尊称为“徐老怪”,他的电影中可以梳理出很多关键词,就像一块块踏板,让我们领略了“老怪”眼里的精彩世界。

被称为“老怪”的徐克从影超过30年,执导了众多经典的动作/武侠电影,深刻影响了华语动作电影的轨迹和航向。

奇观

▕ 动作片之巅

不知疲倦的视觉轰炸是徐克电影的标志性特征。锐意求新的他从来不放弃在银幕上营造出更宏大、更壮美的奇观场面。在电脑特技还是个新鲜玩意儿的八十年代,他就已经凭一部《蜀山传》轰动影坛。

此后的《倩女幽魂》、《笑傲江湖》等系列电影都不同程度地应用了电脑特效,辅以程小东令人眼花缭乱的钢丝特技和徐克拿手的暴风骤雨般的剪辑,在短短四五年的时间里就更新了华语动作电影的基本语汇,将华语动作片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英雄▕ 成人童话

徐克电影里的主角有两个模式,一类是英雄加书生,如《倩女幽魂》系列里的燕赤霞和宁采臣,《英雄本色III夕阳之歌》里的周润发和梁家辉的角色,另一类则是集英雄与书生为一体,例如黄飞鸿、狄仁杰和《七剑》里的杨云聪。

霹雳手段和菩萨心肠在他的世界里时分时合,迂腐到可爱的主角要么有英雄出手相助,要么本身就是武功盖世的高手。他的电影也因此蒙上了一层“成人童话”的色彩,正如一个总是在幻想道德与力量合而为一的小男孩的白日梦一般,色彩斑斓,绚烂迷人。

魔头▕ 孩子变成狼

武侠电影里,英雄可以沉闷,魔头绝对不可以无趣,没有强大的Boss压轴,英雄岂能有用武之地?徐克为了给英雄们找到匹敌的对手,简直上穷碧落下及黄泉,眼光遍及三千界。邪恶太监曾经是他电影中常见的反角,从《笑傲江湖》中的西厂厂公古天福到《新龙门客栈》中的东厂督公曹少钦,从胡金铨作品中走出的大太监们撑起了徐克电影反角的半边天。

但魔头们其实也很多样化,他们不一定要有人形,例如幽泉血魔,他们更不一定要有人性。徐克的电影世界里忠奸分明,不喜欢惺惺相惜那一套。风火连城们可以慨叹两句“孩子们都变成狼了”,但该作恶的时候从来不会手软,英雄们的霹雳手段也决绝会因此稍缓。

女神▕ 御姐推倒正太

“女神、正太、英雄”是徐克电影里拆不散的忠方铁三角,再加上魔头,忠奸大战的好戏就已经成了一半。从《新蜀山剑侠》中的瑶池仙堡堡主到《蜀山传》里的孤月大师,从《倩女幽魂》里的小倩到《神都龙王》里的花魁睿姬,林青霞、王祖贤、张柏芝、Angelbaby。

徐克电影里走出了几代女神,他们或大气雍容,或冷艳孤高,但无一例外都是能颠倒众生、翻云覆雨的奇女子。曾有人戏言,徐克电影与吴宇森电影的最大差别就是一个是善于表现“御姐推倒正太”,一个则念念不忘“基情无限的好兄弟”。

侠义▕ 拒绝抽空

在八十年代初遭遇事业低谷之后,徐克转投新艺城创作了动作喜剧片,此后徐克很快就振作了起来,拍出了“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黄飞鸿,拍出了《新龙门客栈》里一片孤忠的侠女义士。

在“武侠世界”逐渐沦为新世代嬉笑打闹的活动背景,“大侠”和“侠女”逐渐成为网络口头禅的今天,拒绝抽空侠义的内涵,依旧在探索武侠电影可能性的徐克,无疑值得我们敬重。

乱世▕ 展开

徐克电影的背景永远是乱世,他的处女作《蝶变》的第一个镜头就是书生方红叶从“武林新纪元”的烽烟中走来,就连本来没有明确时代的《梁祝》也被他放到了五胡乱华的南北朝时代,可见他的乱世情结。

徐克喜欢在影片的开头渲染邪恶势力的强大,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中迎接正义力量的崛起。因为是乱世,人与人之间才需要分外珍惜生命、机遇和情分,也因为是乱世,各种意外总是轮番降临,喜剧、动作元素得以一一展开。

所以乱世不仅是背景,也是徐克电影的基本格调,观影的过程就是一个几乎令人窒息的被各种信息轰炸的过程,他的电影总是至少要看上三遍才能完全捋清楚各个人物的来龙去脉。

历史▕ 混杂

都说徐克天马行空,但实际上,他或许是香港导演中最注重历史细节的一位,只不过往往是“懂而不用”,在消化了之后变成他艺术创作的素材。在他的电影中常出现一些看似古怪的文化元素,例如《东方不败》系列中的西班牙战舰、《刀》里面的十字架,《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武则天的胡服等等,细究起来,其实都是符合当时社会历史背景的合理想象。

他喜欢这种混杂的感觉,正如他喜欢让一代宗师黄飞鸿牵起十三姨的手跳起西洋交谊舞一样,一个时代的丰富和厚重往往正是从这些无人注意的细节中流露出来,铺陈出属于徐克电影特有的那种历史质感。

怪兽▕ 控

受好莱坞冒险电影和日本特设片的影响,徐克有着深重的怪兽情结,对一切硕大、生猛、狰狞的银幕形象乐此不疲,简直可以说是到了九死不悔的地步。《新蜀山剑侠传》、《蜀山传》、《妖兽都市》、《黑侠Ⅱ》都可见此类猛兽系的形象。

例如千年火龟、飞天蜈蚣、青蛇白蛇,也可以是机械系,例如坦克和铁甲人,更可以是亦人亦兽的怪物,例如日本妖兽、黑山老妖和千年僵尸王。继《狄仁杰之神都龙王》让他玩遍了海中巨兽之后,在《智取威虎山》预告片末尾,迎着镜头走来的猛虎又让我们嗅到了这股“怪兽控”的强烈气息。


影视圈Magazine


徐克导演作为90年代武侠电影至今的风格引领者,获得了无数的赞誉。首先,徐克在武侠电影的革新推动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其次,徐克拍出了让许多人喜爱的武侠电影。


要说徐克的优点和缺点,那得从徐克的个人风格说起。徐克从美国留洋归来,在美国学习到诸多好莱坞的技巧,加上本人少年武侠电影文化的浸染,风格更有中西结合的趋势。徐克在他的电影中多用仰拍,暗灯光和快调度,增加了视觉效果的同时也降低了真实感。

徐克电影的最大优点在于对华语特效的革新,《新蜀山剑侠》《蜀山传》《龙门飞甲》便是典型,每一部的出现都把特效运用到了极致。要说缺点依然是徐克故事创新性低,翻拍较多且站在胡金铨、李翰祥等电影巨匠的肩膀之上。



要说徐克电影的最大不足,依然是对人物性格和情感把我的羸弱,人物在电影中性格特征不明,过于浮夸和戏剧化,无法深入人物内心。其次,人物感官感受过于被夸大,情感流露过于西方化,以至于失去东方人的情感表达韵味。


以上是本人对徐克电影的看法。欢迎大家多多指正。


关注头条号武侠小王子李言,我陪各位一起聊武侠。


伯德小姐


洪金宝邀请老兄弟们扮演我的爷爷是特工,几位老兄弟都客串了一把,徐克与石天及麦嘉三个老爷爷在东北的边境小镇看着大腹便便的洪金宝带着小萝莉去钓鱼,这是一种天伦之乐,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老爷,是徐克,他也是徐老怪,他擅长工笔人物画创作,能够将剧本以铅笔画形式重现情景模式和人物形象设计,同时注入自己领悟的灵魂,如同倩女幽魂的宁采臣有书生意气也兼具燕赤侠的武功手段,这种合体在讲究套路的演艺圈凸显出一种别样的江湖。



据电影数据结构分析,徐老怪的粉丝70%为男性,剩余30%女性也大多有一颗男儿心,为什么会如此性别偏向呢?徐老怪出生在越南西贡,祖籍广东汕尾,这里天然男儿当自强,女儿都是十三姨式的人物,男儿用来打抱不平,女儿用来红颜知己,所以黄飞鸿诞生了。同时,徐老爷子的喜欢与不喜欢的粉丝是一半对一半,为什么呢?在徐克的电影世界里,没有绝对的正义,也没有相对的邪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去给江湖儿女注入家国天下的情怀,一切都是个人成长的自我进化,我们看到吊儿郎当的小马哥大义凌然的快意江湖,我们看到了佛山黄飞鸿面临山河破碎逃难美利坚,我们看到了不甘臣服女人却被情义征服的狄仁杰,还有那个样板戏里该死的座山雕竟然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显得不那么的十恶不赦了。



徐克拿着自己画本,在片场里对着剧本勾勒自己内心世界,他把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画在心里,让荧幕中呈现是一种神往不已的感觉,观众被催眠了进入了他的世界,那里没有伟人只有我们自己。


唐俊龙55398571


香港电影才华共十斗,徐老怪独占八斗。

1、徐克镜头下的永远都不止于美女

我见过的关之琳的十三姨、张曼玉的金镶玉、叶童的岳灵珊、林青霞的东方不败、杨采妮的祝英台、王祖贤的聂小倩、袁洁莹的蓝凤凰,最美的镜头都是在徐克电影里。

2、国内3D拍摄的系统一多半人在抄他。

(拍《龙门飞甲》,这边拍那边一波波来参观的,连张艺谋都来学习,基本大陆比较知名的几个都来围观,为什么围观,因为老怪的系统和体系完善,比市面上那些班子先进多了,可以说为中国3D电影的拍摄体系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你看看现在有好看的古装武侠电影吗?


hongkongfilm


他是有才华的,一方面是美术功底,一方面是科班电影出身。这让他的电影有质量的保证!

但有质量保证也不是说每部都好,徐克也是失手过,多年前他搞了些喜剧,在质量上是不行的。

徐克电影的特色是想象力,还有电影语言。事实上,他的特色也可以说是天马行空,他对于动作的设计和演员的调教很出色,有一种潇洒的力量感。在徐克的很多武侠电影里,是有江湖的。他的电影和他本人气质相似,讲义气,也有追求。其实,在曾先森自己来看,这个问题是问徐克,但事实上并不是!问的应该是每一个导演的方向,我认为一定要搞自己擅长的电影类似,比较容易成功。

在华语电影领域,论想象力,徐克首屈一指,在剧情的设计,动作的设计,和美术画面的设计上他确实有一定的造诣和追求啊。


曾狄影画


徐克拍电影厉害的地方,在于不断进步。技术上如此,理念上也一样。徐克把自己的电影分成3个阶段。最开始是态度认真,但缺情怀。到了新艺城时代,注重故事性,加入自己的态度和情怀。组建电影工作室后,从观众角度出发,同时注重社会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