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收藏|一篇文章读懂有限空间作业,无限事故风险如何防范?

-1-

5月13日12时许,罗湖区天乐大厦物业管理单位在地下室化粪池设备检修过程中,1名作业人员不慎掉进化粪池,其他3名作业人员在营救过程中相继落入化粪池。死亡3人,1人送医院抢救(无生命危险)。

化粪池是有限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危险作业,其特点是容易出死人事故,救援时事故容易扩大,往往是1人发生事故,救援不当导致更多人死亡和受伤,而且这样事总在发生。为预防和减少这类事故,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你至少要知道如下知识。

-2-

收藏|一篇文章读懂有限空间作业,无限事故风险如何防范?

(本图源自网络)

什么是有限空间与有限空间作业?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收藏|一篇文章读懂有限空间作业,无限事故风险如何防范?

有限空间分三类。

第一类:密闭设备设施 如船舱、车厢、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第二类:地下有限空间 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窨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造纸浆池、地下电缆沟等。

第三类:地上有限空间 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封闭车间、封闭试验室、料仓、烟道等。

收藏|一篇文章读懂有限空间作业,无限事故风险如何防范?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该有限空间内实施的作业活动。

1、清污作业: 主要包括清理、清除有限空间内的废物、废水,如污泥、污水、碎石、杂物、垃圾等。

2、检修作业:主要包括对正在运行或停工过程中的生产工艺装置区或市政民用工程中的有限空间内的设备、设施进行例行检查,或者对存在故障的设备、设施进行抢修、维修作业。

3、涂装或防腐作业:主要包括对有限空间内的墙壁及其设备、设施进行表面涂装、防腐等作业。

4、有限空间建造施工作业:主要包括建设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涵洞等工程的作业。

5、救援作业:对有限空间内遇险人员进行应急救援的作业。

-3-

有限空间有什么危险与有害因素?进入有限空间可能存在以下危险、有害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燃爆危险;

2、缺氧和富氧危害;

3、中毒危害;

4、生物性危害;

5、物理危害(温度、噪音、湿度、尖锐锋利的物体等);

6、化学危害(腐蚀性化学品);

7、其他危害(坍塌、淹溺、触电、体力损耗大等)。

收藏|一篇文章读懂有限空间作业,无限事故风险如何防范?

其中,缺氧与中毒的危险(害)性最大,往往是造成事故救援过程中事故扩大(多死人)的主要原因!

在有限空间内中毒后果更严重。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时,会引起中毒。人体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主要途径包括呼吸、皮肤吸收及进食。

有限空间内存在很多有毒气体,常见的有毒气体有硫化氢、一氧化碳(煤气的主要成分)、氨气、氮氧化物、氟化氢、二氧化硫、甲醛气体、氯气、光气、氡气等。一定浓度的有毒气体被吸入后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作业人员中毒、窒息发生在瞬间,有的有毒气体中毒后数分钟、甚至数秒钟就会致人死亡。

收藏|一篇文章读懂有限空间作业,无限事故风险如何防范?

(香港职业安全健康局有限空间培训设备)

以CO为例。CO是无色无臭气体,一氧化碳在血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相对于氧气)而造成组织缺氧。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浅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

硫化氢就更危险了,在空气中浓度≥1g/m3时,人在这种环境中几分钟甚至瞬间电击样死亡。

-4-

安全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收藏|一篇文章读懂有限空间作业,无限事故风险如何防范?

(香港职业安全健康局有限空间培训设备)

首先,应对每个装置或作业区域进行辨识。确定受限空间的数量、位置,建立受限空间清单并根据作业环境、工艺设备变更等情况适时更新; 应针对辨识出的每个受限空间,预先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如HSE作业计划书等)。

挂牌或警示标识。对于用钥匙、工具打开的或有实物障碍的受限空间,打开时应在进入点附近设置警示标识;需工具、钥匙就可进入或无实物障碍阻挡进入的受限空间,应设置固定的警示标识;所有警示标识应包括提醒有危险存在和须经授权才允许进入的词语。

其次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一)、通风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作业前应保证有限空间内空气良好流通,以保证人员呼吸需要,进入有限空间每次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应安排轮换作业。

收藏|一篇文章读懂有限空间作业,无限事故风险如何防范?

(香港职业安全健康局有限空间培训设备)

1、打开设施的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与大气相通,进行自然通风;

2、必要时,可采取强制通风;

3、采取管道送风时,送风前应对管道内的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并经常检查通风管道有无破损;

4、禁止向有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进入有限空间必须先自然通风,必要时应采取强制通风强制通风设备应持续、有效工作,一旦设备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

收藏|一篇文章读懂有限空间作业,无限事故风险如何防范?

(检测监视设备----香港职业安全健康局有限空间培训设备)

二)、检测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氧浓度(应在19.5-23.5%范围内),易燃/可燃气体浓度(应小于爆炸极限的10%),有毒气体浓度;未经检测合格,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注意事项

1、作业前30min内,应对有限空间内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

2、分析仪器在有效期内,使用前应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采样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有限空间,应采取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

4、设备内温度宜在常温左右。

三)、危害评估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危害评估应依据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等标准进行。

收藏|一篇文章读懂有限空间作业,无限事故风险如何防范?

(香港职业安全健康局有限空间培训设备)

四)、个人防护装备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蒸气)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等。

注意事项

1、行灯使用的降压变压器,应采用隔离变压器,行灯的变 压器不准放在锅炉、加热器、水箱等金属容器内和特别潮湿的 地方;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Ω,并定期检测。

2、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作业或进行电焊作业 时,应配备漏电保护器。在潮湿容器中,作业人员应站在绝缘 板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

3、有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24V,在潮湿容器、狭小 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等于12V。

4、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密闭舱室等狭窄的工作场所 ,手持行灯额定电压不应超过12V。手提行灯应有绝缘手柄和 金属护罩,灯泡的金属部分不准外露。

收藏|一篇文章读懂有限空间作业,无限事故风险如何防范?

(通风设备---香港职业安全健康局有限空间培训设备)

-5-

如何防止有限空间事故在救援时事故扩大?有限空间发生事故时,监护者应及时报警,救援人员应先做好自身防护,配备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严禁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1、所有人救援时服从现场指挥下达的命令,不能盲目行动;

2、切断危险源,如切断电源,关闭阀门,消除可能存在的危险状态;

3、进入前进行气体测试,发现有毒有害气体,应该进行排除并重新测试,直到满足要求;

4、根据有毒有害气体的性质和呼吸防护用品的功能,使用匹配的呼吸防护用品

5、清楚有毒有害气体和能释放有有毒有害气体的渣滓、淤泥等物质,还可进行强制通风

-6-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性大,涉及到的安全要求多(如救援设备设施、工作许可制度、应急救援演练等),之所以经常地、持续地发生事故,往往是重视得不够,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管理人员、作业人员、救援人员对有限空间的知识与能力不足,以及社会对其危险性认识不足。这就需要加强对这类危险作业的宣传教育培训。

相关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