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榮成:尋根老魚窠,圓夢高考季

自古受齊地文化薰陶的榮成,民風淳樸,尊孔崇儒蔚然成風,位於榮成市夏莊鎮北山楊家村的“老魚窠”正是儒學傳播入榮成大地的印記之一。又到一年高考季,文化尋根正當時,讓我們一起去傾聽“老魚窠”的傳說,開啟我們的文化尋根之旅!

榮成:尋根老魚窠,圓夢高考季

“老魚窠”的傳說

東漢經學集大成者鄭玄大約於公元168年至172年來到偉德山一帶講學,當時他的學生有千百人,周圍很多人因為跟隨鄭玄讀書學習而成為鄉里達人和開明之士,當地也逐漸形成了崇文尚學、遵守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淳樸民風;隨著經學等儒家文化傳入的還有當時京城洛陽剛剛興起的“鯉魚跳龍門”傳說,該傳說在此地盛行,形容農家子弟通過刻苦學習,改變了命運,主宰了自己!

榮成:尋根老魚窠,圓夢高考季

榮成:尋根老魚窠,圓夢高考季

後來,偉德山古蹟頂下清澗魚窠中的魚兒們也都紛紛仿效黃河鯉魚試圖跳過偉德山古蹟頂玉皇殿的“龍門”,終於有一天一條大魚跳過了龍門變成了一條白龍,飛越大山,潤澤大地,這也是偉德山北麓埠柳鎮白龍河、原馬道鎮杏溝的龍眼神井和成山鎮落龍灣村典故的由來。

榮成:尋根老魚窠,圓夢高考季

榮成:尋根老魚窠,圓夢高考季

這條白龍老了以後,為了紀念當年為他傳經頌道的鄭玄,又回到偉德山前清澗的魚窠中化做一條石魚。後來,周圍的人們為了紀念鄭玄啟化此地人們,改變了窮苦人們的命運,借現實中的“鯉魚跳龍門”,將石魚所在地稱為“老魚窠”(現北山楊家村,原村名為老魚窠)!直到現在,周邊的大人們還會在孩子高考前,帶他們到這裡摸摸魚頭,跨過山脊,希望能夠借吉祥寓意高考中榜;成人們也會照此,希望事業順遂,仕途騰達!

榮成:尋根老魚窠,圓夢高考季

榮成:尋根老魚窠,圓夢高考季

“老魚窠”的傳說"中藏著父母對學子們的殷切期盼,老魚窠所在之地更是教化子孫崇文尚學、耕讀傳世、文化傳承之所。如今的北山楊家村正在打造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以康成講堂、“老魚窠”景區和鄉愁體驗為基礎,系統講述鄭玄生平以綜儒家經典,打造傳統文化研學基地;保護“老魚窠的傳說“以彰學文精神,打造求學祈福聖地;將民俗展示與農事參與、山林實踐相結合以顯勤奮要義,打造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

榮成:尋根老魚窠,圓夢高考季

榮成:尋根老魚窠,圓夢高考季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2011年的高考季,習近平總書記曾用這句古詩詞勉勵高三學子們。高三學子們如果能夠系統的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的淵源,能夠理解中華民族深層的精神追求,從而做到古為今用、推陳出新,那麼不管是在眼前的高考中還是在今後的人生中,他們都將受益無窮。文化尋根老魚窠,不忘歷史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善於創新,老魚窠伴您:高考啟航,築夢前行!

榮成:尋根老魚窠,圓夢高考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