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聾啞農民用不要的麥秸稈作畫,作品賣到100元到5000元不等


今年47歲的郭順嶺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家住河北省邯鄲市廣平縣軍營村的他,從小就酷愛畫畫。但是,郭順嶺兩歲時因為一場大病奪去了他的有聲世界。變成聾啞人的郭順嶺在2014年年末的時候,成功創作了“麥烙畫”,其作品價格從100元到5000元不等。圖為郭順嶺展示他創作的“麥烙畫”,老虎是用麥秸稈做的,您相信嗎?

郭順嶺多年來從事麥稈畫的創作,麥稈畫是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瑰寶,最早出現在隋朝,後來逐漸失傳。因為他的大膽嘗試,使這種古老藝術重新煥發光彩,他創造性地將麥稈畫和傳統烙畫的工藝結合在一起。圖為郭順嶺在家中創作“麥烙畫”。

2014年,郭順玲開始學習“麥烙畫”的創作,他先後到河北唐山、河南襄陽等地學習麥稈畫的技藝。因為有著紮實的繪畫功底,這讓他在學習過程中得心應手,並在短時間內掌握了創作技巧。圖為郭順嶺在家中創作“麥烙畫”。

2014年年末,郭順嶺大膽吸收國畫、剪紙、烙畫、刺繡、雕刻等諸多藝術表現手法,創造性地將麥稈畫和傳統烙畫的工藝結合在一起,成功地創作成“麥烙畫”,最終實現了點“草”成金。圖為郭順嶺欣賞自己創作的“麥烙畫”,從中找到不足後,再進行改進。

正是因為郭順嶺的大膽“堆砌”技法,讓傳統色彩單一、技法簡單、缺乏層次的麥稈畫,變得更加生動、形象,作品更加飽滿,更具震撼力和感染力。圖為郭順嶺把創作完的“麥烙畫”掛在牆上。

郭順嶺說,他創作的“麥烙畫”的題材主要以人物、花草、鳥獸為主,這些題材也是平時人們比較喜歡的。圖為郭順嶺在繪製“麥烙畫”圖紙。

郭順嶺說,在製作“麥烙畫”時,會選擇光澤度好、有彩紋、有質感的麥稈作為主材料,然後根據作品進行裁剪和粘貼。一副“麥烙畫”要經歷燻、蒸、漂、煮、燙、曬、烙等十幾道工序。雖然工序繁瑣,但絲毫馬虎不得,每道工序都要十分精細,否則就會影響作品的質感和品質。圖為郭順嶺在麥子地裡挑選麥秸稈兒,6月份左右正是他最忙碌的時候。

兩歲時的噩夢,郭順嶺並沒有向命運低頭,自幼喜歡畫畫的他,打下來堅實的繪畫基礎。從2014年年末創作第一幅新型的“麥烙畫”到現在,郭順嶺創作了千餘幅作品。每幅左右根據大小和難易程度不同,價格在100元到5000元不等。圖為郭順嶺在創作“麥烙畫”。別人看不起眼的麥秸稈兒,在郭順嶺手裡變成了栩栩如生的孔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