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乾隆皇帝饮食档案

中华养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注重养生,才能远离疾病,获取更多养生知识,请点击右上方“关注”

乾隆皇帝饮食档案

历史上短命皇帝比比皆是,而作为史上最长寿皇帝之一,89 岁高龄方寿终正寝的乾隆皇帝的养生秘笈尤其值得借鉴,“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作为这位“古稀天子”“十全老人”养生的四大方面,而饮食养生又是养生保健中的重要环节,下面来看一看乾隆皇帝的一则早膳,借此聊聊春季养生之道。

乾隆皇帝饮食档案

乾隆五十四年二月二十三日之膳食档中如是记载:

炒鸡、炖酸菜热锅、鹿筋折 ( 拆 ) 鸭子热锅、羊西尔占、苹果软烩、烧狍肉、醋烹豆芽菜、肉丝炒韭菜、象棋眼小馍首、火爆豆腐包子、甑尔糕、粳米干膳、豆腐八仙汤、银碟小菜、银葵花盒小菜…

乾隆皇帝饮食档案

宫廷中的御膳,常应时而变。此为乾隆二月二十三日的早膳,正值春季,春季的饮食应遵循什么原则呢?早在唐代,百岁医家孙思邈就曾经提到春季食养的原则之一乃“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即春季少吃酸味的食品,多吃甜味的食品,以养护脾胃。


中医认为,按五脏对应五行的关系,肝属木,味为酸;脾属土,味为甘。春季肝气过旺,容易伤及脾脏,导致脾胃虚弱。上面所列的乾隆帝早膳中选用了少许酸味的炖酸菜热锅,即所谓“省酸”(省即少之意),避免肝气过旺,又选择了苹果软烩、醋烹豆芽菜、豆腐八仙汤、火爆豆腐包子等多种清淡菜肴,避免加重脾胃负担。同时这则御膳中既有偏于温性的鹿肉,又有偏于寒性的鸭肉,寒温并用;点心亦粗细搭配;纵观这则早膳兼有谷、果、肉、菜,膳食十分丰富。

乾隆皇帝饮食档案

俗语有言“食补胜药补”,是药三分毒,适时进补,在疾病来临之前通过饮食调理、未病先防是养生的关键之所在。当然,并非说无论何种身体情况都要以补为主,而是强调要合理膳食,这样才能保证机体得到更加全面的营养。《黄帝内经》中说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同样是这个道理。乾隆皇帝养生亦是如此,据说他很喜欢吃鹿肉、熊掌等野味,还喜欢食用鸭子,可谓寒温并用。在吃肉的同时更讲究营养均衡、荤素搭配,如他喜欢吃各种豆类食物和蔬菜,尤其是豆腐和豆芽菜,早晚就食用一些热汤面、粥类等,平时也经常喜欢吃杂粮糕点,粗细搭配。据清宫《膳食档》记录,乾隆皇帝对豆制食物有着特殊的嗜好,几乎每日的膳桌上都有,而且多日都不得重样,他常吃的豆类菜品有很多,比如豆片汤、炒豆芽菜、红白豆腐、厢子豆腐、鸡汤豆腐、锅塌豆腐、什锦豆腐……

根据《黄帝内经》的养生原则,借鉴乾隆皇帝的养生经验,现代人养生亦应菜、果、畜、谷合而服之。

乾隆皇帝饮食档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