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新产质优小麦供应偏紧 后期价格普遍被看好

近日来,小麦主产区天气总体晴好,有利于小麦收割晾晒。根据农业农村部的农情调度,截至6月13日,全国已收获小麦2.78亿亩,收获进度过八成。其中,四川、安徽、湖北、河南等已基本结束,陕西、江苏进度过九成,山东过八成,河北、山西过六成。

新产质优小麦供应偏紧 后期价格普遍被看好

随着新麦 上市量的增加,以及安徽、江苏、河南等省启动小麦托市收购,各收购主体积极性较高,特别是质量好的小麦,市场需求较大。但面对严峻的生产形势,今年产区农民惜售心态加重,市场上质优小麦供不应求,贸易企业、加工企业等不断调高价格,以争取粮源,但收购进度同比明显偏慢。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截至6月10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336.8万吨,同比减少300.1万吨,其中:江苏收购156万吨,同比减少65.4万吨;安徽收购46.8万吨,同比减少97.9万吨;河南收购19.7万吨,同比减少112.7万吨;山东收购12万吨,同比增加1.5万吨;湖北收购32.3万吨,同比减少43.9万吨。河北收购9.1万吨,同比增加6.8万吨。

新产质优小麦供应偏紧 后期价格普遍被看好

而市场上的陈小麦关注度则持续下降,除了部分加工企业存在刚需之外,其他贸易商、收储企业等基本上都把目光转向了新麦收购市场。从本周的托市小麦拍卖情况来看,根据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数据,6月13日,托市小麦拍卖共投放205.65万吨,成交23.81万吨,成交率11.57%,成交均价2409元/吨。

后期来看,预计主产区小麦收购价格仍将保持稳步上涨态势,主要支撑的因素有:一是今年小麦产量、质量下降,质量好的小麦供应同比明显减少,导致各类市场主体收购态度积极,再加上前期因拍卖底价下调,很多存粮主体看空后市,不得不抛售库存,导致库存水平偏低,对新麦的收购意愿进一步增强。二是6月18日起国家将暂停政策性小麦拍卖,而且重新启动的时间未定,市场供应渠道减少,新麦受到的关注程度将更高。三是随着小麦市场收购价格的继续走强,农户及贸易商的惜售情绪也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毕竟“卖跌不卖涨”已得到长期的验证。

新产质优小麦供应偏紧 后期价格普遍被看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