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美聯儲加息,對生意有影響嗎?你怎麼看?

隔壁老周


  降息和加息是美國的慣用伎倆,不過我國也經常加息降息,比如2015年央行連續降息五次。所以呢!降息或加息都是出於宏觀經濟的調控,對於我們平民百姓來說,不必要過度關注,影響並不大。

  自2017年來,包括北京時間14號凌晨兩點的這一次,一共加息五次,但再怎麼加息也比不過我國的市場利率。比如這次加息以後聯邦基金利率區間提升25個基點至1.75%-2%(隔夜利率為波動利率),而我國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中的隔夜利息為2.5920%。

  美國的美聯儲加息不同於我國的央行加息,儘管美聯儲相對於美國來說也處於央行地位,但由於是自由市場,包括利率自由市場。美聯儲的加息並不像我國可以直接影響到銀行間的存貸利率,比如我國央行一旦加息,相當於直接宣佈存款利率和借貸利率(例如房貸利率次年按新基準利率計算)。

  而美聯儲加息主要是為了影響聯邦基金利率,然後通過銀行同業拆借市場(美國聯邦基金)傳遞給工商企業,進而影響消費、投資和國民經濟。

  它原先的一個過程:美聯儲先提高拆借利率,那麼向美聯儲拆借的商業銀行就會轉向其他的商業銀行,即轉向美國聯邦基金,那麼這時美聯儲的拆借利率就會孤零零的站在高處,市場利率並不會因此提高。

  但這時美聯儲就要放招了——在公開市場拋售國債,吸收商業銀行的過剩的超額準備金(商業銀行及存款性金融機構在中央銀行存款賬戶上的實際存款準備金超過法定存款準備金的部分),致使流通中的貨幣短缺。

  一旦市場貨幣短缺,同業拆借市場(美國聯邦基金)資金就緊張,迫使聯邦基金利率與美聯儲的拆借利率同步上升。

  這樣的事一來二去,美聯儲一旦加息就會形成市場合理的預期,即美聯儲進行加息,美國聯邦基金利率也會隨著同步上升,從而影響整個拆借市場,相應的商業銀行利率也會水漲船高。

  所以說,美聯儲加息跟我國的央行加息概念是有些異同的,美聯儲加息的結果是要影響聯邦基金利率,而聯邦基金利率相當於我國的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但是要強調一點,我國的Shibor市場份量遠不如美國聯邦基金,因為我國人民更熱衷於存款,以致於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主要還是由央行的基準利率決定。

  還是把話題扯回來吧!對做生意有沒有影響?

  呃……這要看你做的什麼生意,如果是進口生意,那麼很對不起,你的利潤會被人民幣相對美元貶值所折損。而如果是出口生意,那麼恭喜了,你的利潤會因美元相對人民幣升值而增加。因為目前為止,國際貿易主要還是以美元結算為主。

  假如出口一件衣服1美元,生產成本5元人民幣,匯率是1美元=6人民幣(注意是假設,下同)那麼出口利潤就是1元人民幣。而當人民幣貶值了,1美元=7人民幣時,那麼你的利潤將會是2元人民幣。因為升值與貶值只是相對國際貨幣而言,並不會較大的影響到國內生產成本,即實際生產成本不變。

  假如進口一斤大豆一美元,國內賣10元人民幣,匯率是1美元=6人民幣,那麼利潤是4元人民幣。當人民幣貶值了,1美元=7人民幣時,那麼利潤只剩下3元人民幣了。因為以美元結算,相對進口成本抬高,而國內市場並未變化,那麼就是利潤減少了。

  但是有一個問題,美聯儲加息美元一定會升值嗎?從上圖不難看出,在2017年美聯儲連續加了三次息,可結果卻是美元指數一跌再跌,直到今年2月份,總共跌了15%(從2017年1月3日的最高點103.82到2018年2月16日的低點88.24),人民幣也隨著一升再升。

  那麼美聯儲加息為什麼不會導致美元指數上漲呢?主要還得看EURUSD,因為美元的主要競爭對手為歐元,而歐元區2017年經濟更加強勁,導致歐元相對於美元一直升值,那麼自然美元就出現了貶值,美元指數一跌再跌。

  對於我國來說呢!美元加息與降息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歐元會不會同步加息,如歐元同步加息對抗美元,那相對於人民幣就不會貶值,即使做進出口生意的也不必擔心了。

  然而為什麼大家對美聯儲加息反應如此強烈,而忽視了歐元區呢?或許美國成為我國人民的假想敵吧!在或許自媒體的文章理論太多,給人以一種神秘感。

  比如14日的加息,美元指數風平浪靜,好像啥事都沒有發生一樣,然而15日20點(北京時間)左右,歐洲公佈相關經濟數據,以及德拉吉演講中提到維持利率不變。就因此事直接導致美元指數上漲1.55%,EURUSR下跌2%。呃……或許可以這麼說,美元是否升值,歐洲的經濟數據比美聯儲加息影響更大。

  其實呢!我國只是看熱鬧的群眾(看歐元與美元掐架),不管哪一方面對我國影響都不大,即使是金融投資的股票二級市場,因市場開放程度較低,據數據外資持有中國內地股票市值佔比1.7%。然而全球股票都在上漲,都處於高位,並且有些指數一直在破新高,比如納斯達克指數。所以,加息並不會影響我國股票走勢,包括企業的盈利能力,影響到的還是人心啊!


三人聚眾


對美國人的影響是直接的,就是借貸成本高,投資和消費都會受到抑制。對中國人的影響則是間接的,但是也是必然存在的,到底是什麼樣的影響,取決於我們國家的貨幣政策和經濟狀況。

美聯儲加息和縮表直接減少了全球美元流通量。在完全市場條件下,它會導致:(1)若政府不干預匯率,美元對人民幣升值,人民幣貶值會促進中國出口,增加外匯流入,進而導致外匯佔款增多,轉變為人民幣流動性,形成通貨膨脹和經濟回暖。(2)美元升值可能導致人們將美元轉向美國,形成資本外逃,減少外匯儲備。(3)國際遊資主要存在於股市、房地產、期貨等市場中,以投機套利為目的,一旦美元加息,這些資本可能抽逃出走,造成市場激烈震盪,甚至導致資產泡沫破裂,嚴重的導致宏觀經濟硬著陸。(4)美元升值導致境內企業美元融資成本提高、既有美元債務的利息負擔加重、美元債務膨脹(匯率下行意味著賺同樣多的人民幣,能償付的美元債務變少)。

但是金融市場並非完全市場機制決定,央行政策會調節市場傳導機制,以最大程度保護中國經濟。目前已經看到的是,(1)央行正在放棄干預匯率的做法,積極促使人民幣匯率更多由市場機制決定;(2)資本外逃風險不大,因為外匯管制措施已經出臺,並通過各種手段防止私企以境外投資的方式轉移資產。那麼央行是否可能通過加息抵消美聯儲加息的影響呢?答案是否定的。

當前,我們正處在三期疊加階段(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為了應對這一特殊時期的挑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主要抓手,三去一降一補(去槓桿、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是主要任務。其中去槓桿是風險最大的一項工作。而如果央行加息,則意味著去槓桿的難度更大。所以,央行以加息應對美聯儲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未來最大可能的做法是,增加流動性供給,以稀釋既有債務,降低金融風險和去槓桿難度;而新增流動性將定向信貸等方式,引導其流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嚴控房地產、股市泡沫。換言之,通過貨幣政策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託舉整體的供給側改革。

由此我們就可以形成,美聯儲加息——中國央行貨幣政策——中國微觀經濟商業機會的邏輯鏈條,選擇什麼行業最有前途?無疑就是政府鼓勵支持的互聯網、大數據、智能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而金融和房地產等傳統高盈利行業正在走向低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