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月球背面为什么去不了?

淡定谈娱乐


上海科技报科普问答主持人:主任记者 吴苡婷

月球的背面在人们心中一直很神秘,因为潮汐锁定效应,月球的背面在地球上是无法看到的。所以关于月球背面的谣言也是非常多的,比如那里永远黑暗,有外星人飞船和遗迹之类的,另外还有很多人猜测因为技术原因,人类无法登上月球背面等等。

人类第一次用肉眼清晰看到月球背面是1968年,当时的宇航员人威廉·安德斯在执行阿波罗8号计划时,看到了月球背面的美景,在他的描述中,月球的背面很像自己儿时玩过的沙滩,另外还有一些碰撞的痕迹,可能是一些陨石坠落造成的。但是月球背面无法收到地球上发射的无线电信号,阿波罗几艘飞船只有在飞出轨道后,才能与地球的控制中心恢复联系,这也是当时地面中心最担心的时间。

另外月球背面也不是永远漆黑的,当我们看到满月时,月球背面是黑的,而我们看到一轮新月时,月球的背面是明亮的。

目前,美国已经掌握了到达月球背面的技术,2013年,美国航天局宣布了新登月计划,宣称要在未来10年内,运送四名宇航员登上月球背面,为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奠定基础。整个新登月计划的预算高达560亿美元。但是后来美国内部又产生了分歧,究竟是要去火星还是要去月球,毕竟美国人手上可以投入航天的经费也就这么些。2017年12月,特朗普正式签署指令,美国重返月球的计划也正式开启。另外,我们中国研发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也将于今年尝试人类航天器首次月球背面着陆。中国的航天器和美国的宇宙飞船如何飞到月球背面,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我们将拭目以待。


科坛春秋精选


因为登陆月球背面的难度相比登陆月球正面的难度太高,美国曾经尝试了许多次都无法成功登陆月球背面,而中国是人类史上第一个成功登陆月背的国家,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为什么登陆月背很难?


美国曾经想登陆月球背面,但失败告终

人类如果站在地球上,是绝对无法观察到月球背面的,因为月球永远是以正面面对着我们的,这是因为潮汐锁定的原因,当一个物体在空间和它的重力伙伴之间没有侧向动量的时候,潮汐锁定就会产生,它们就会被固定在彼此的怀抱里。潮汐锁定的物体,如地球和月球,是同步旋转的。

月球自西向东以逆时针方向自转,同时也围绕地球以逆时针方向公转。由于“潮汐锁定”,月球自转一周的周期与围绕地球公转一周的周期相等,约为28个地球日。最终形成了月球始终以“正面”朝向地球,“背面”始终背向地球的状态。

所以人类在地球上是无法观测到月球背面的。

1959年苏联发射“月球”三号绕月卫星,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月球背面的真容,但是因为设备的原因,太过于模糊,基本上没有什么有用的研究价值。后续的探测,使月球背面的图像愈来愈清晰。

1968年,美国阿波罗8号的3位宇航员在环月飞行时,成为最先亲眼看见月球背面的人类。他们还拍摄到航天史上最著名的照片:从月球轨道上看地球“升起”。这是人类首度亲眼看到月球背面。

此后,“阿波罗10号”到“阿波罗17号”的所有任务组成员观察到了月球背面,并通过多个月球探测器拍摄到月球背面,但是即使是美国苏联,也没有成功登陆过月背。

在“阿波罗”计划的后期,当时美苏太空竞赛愈演愈烈,美苏科学家都考虑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阿波罗17号”的任务组航天员、地质学家哈里森·施密特就积极游说NASA,让他们着陆于月球背面的“齐奥尔科夫斯基”陨石坑。但在月球背面降落面临着更大的风险。“阿波罗16号”的航天员查理·杜克则这样描述月球背面之旅:“我们与地球失去了联系,也没有信号……月球的背面非常崎岖。我可不想在月球背面着陆。”

因为登陆月背的难度过大,1976年后,美苏都放弃了月球背面的登陆计划。


人类为什么很难登陆月球

月球背面布满了大量巨大的陨石坑,月球的正面与背面的地形差异很大,月球的22个月海,有19个分布在月球正面,占到整个月球表面积的1/4;月球背面则以月陆为主。月球背面几乎全是环形山/陨石坑(97.5%),比正面多得多(69%),地形和高程图异常复杂,对各种配合着陆传感器的系统要求很高,要想成功降落难度非常大。

人们曾形象比喻,在月球正面的着陆情形就像小船轻轻划过湖面,在月球背面的着陆就好比在风暴洋中冲浪。

其次是信号问题,由于在地球上永远看不到月球的背面,这就相当于要隔着月球球体进行通信联系。但通信信号无法穿透月球抵达其背面。

所以月球背面就相当于是一个通讯禁区,而航天器要在月球背面飞行和着陆,其中必须要有地面测控的支持。若是月球车或者登月舱要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更是需要实时测量飞行轨道,发送测控信号以调整降落速度和着陆姿态,才能实现安全着陆

但由于月球本身的阻挡,航天器不能直接与地面进行无线电通信。地面控制人员无法了解到飞船的运行状况,也无法把测控信号传输给飞船进行各种操作。

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设想,通过中继卫星的帮助来实现数据传输,完成地面测控任务。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就一直在提设想、论证,曾为此发射过三次中继卫星,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登陆月背难度这么高,为什么美苏都想登陆月背

为什么登陆月背难度这么高,美国和苏联曾经都想要登陆月球背面呢?因为月球背面和月球正面巨大的差异性让月球背面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月球分为三大地体,即克里普岩地体、斜长高地岩地体、艾特肯盆地地体。前两个地体都已经被巡视探测过,只有艾特肯盆地地体没有被近距离巡视探测,艾特肯盆地是目前发现的太阳系固体天体中最大最深的盆地,直径大约2500公里,深度约12公里。其90%的面积都分布在月球背面,只有一小部分在月球正面,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所以会在科学上会有很多新发现。而且月球背面的岩石更加古老,如果能够获取更古老的岩石类型等物质成分信息,对我们了解月球的化学成分演化过程有很大帮助。”

除此之外,来自宇宙空间低于5兆赫兹的甚低频电磁波辐射,由于受到地球电离层屏蔽,难以在地面上观测到。

月球正面能够完全屏蔽地球电磁波对月球背面的干扰,使月球背面成为天然的电磁波“洁净”环境。因此在月球背面进行观测,才能获得非常“干净”的甚低频电磁波谱,从而可以研究太阳爆发、太阳系行星的低频射电场,进行地外行星的射电观测,窥探第一批恒星诞生的图景,乃至更早的宇宙初创。



中国如何成为史上第一个征服月背的国家

在1976年美苏都放弃登陆月背的42年后,中国利用嫦娥四号成为了登陆月球背面的第一个国家。而中国之所以能够登陆月球背面成功,是因为中国成功发射了“鹊桥”中继卫星解决了信号问题。

而中国之所以能够发射鹊桥中继卫星成功,是因为利用了三体问题,两个大质量天体(比如太阳和地球)相互绕转,第三个天体的质量小到可以忽略(比如小行星、卫星或探测器),但是这个小天体又处于两个大天体引力的影响下,这就是限制性三体运动。

拉格朗日对限制性椭圆轨道三体运动求出了五个特解,并由此计算出5个在三体系统中引力达到平衡的所谓“拉格朗日点”,如果把物体放到三体系统的拉格朗日点上,物体会保持相对静止状态。这5个拉格朗日点简称为L1-L5。

其中,L1-L3都位于两个大天体的连线或延长线上,L1-L3都是不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这个点上的物体受到外界扰动而偏离了这个位置,就不会再回到这个位置,而是日渐远离。

L4和L5分别位于较小天体绕较大天体运行的轨道上,与两较大天体组成非常稳定的等边三角形。

当时限于观测条件,这个计算结果无法验证。不过100多年后,天文学家在太阳系里找到了实例,那就是特洛伊小行星群,这些小行星分成两组,分别在木星-太阳系统的L4和L5上,和木星、太阳恰好组成了两个等边三角形。但如果把嫦娥四号中继卫星直接部署到在这个拉格朗日点上,则中继星就和月球一起以相等的角速度围绕地球运动。可是中继星始终在月球背后,从地球上总是看不到它,也就不能进行中继通信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采用晕轨道形式。从地球上看,在晕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呈现为围绕太阳或月球的视运动,也就是看起来像日晕或月晕。

选择的晕轨道在与地-月连线垂直并通过平动点的平面附近。航天器距平动点的距离超过3500公里,围绕平动点的运动周期约为半个月。这样就使月球背面与地面实时通信的困难得到解决。

而这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复杂的变轨技术。说白了,月球、地球、太阳三点一线,缺一不可,这就要求同步卫星不仅要做到随时变轨,而且还要求变轨的位置非常精确,差一点都无法维持通讯连接...

最终,中国攻克来多个世界性的难题,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首个月球信号中继卫星,架起了地球和月球背后的“鹊桥”,全世界仅有中国掌握这项技术!

最后,登陆上,“嫦娥四号”整个飞行过程包括发射入轨段、地月转移段、近月制动段、环月飞行段、环月降轨段、动力下降段,最终着陆到月面。期间,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通过“鹊桥”月球中继星与地面建立上下行通信链路。着陆成功后,着陆器将择机完成巡视器释放。着陆器、巡视器分别开展科学探测,并通过“鹊桥”将数据传回地球。


总结

目前,在完成月球的第十二月昼的工作后,12月3日21时42分,“玉兔二号”巡视器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设置,进入月夜休眠模式,嫦娥四号着陆器完成月夜设置,也进入了休眠状态。

在第十二月昼期间,“玉兔二号”巡视器按规划路线继续移动,并在多个探测点进行相关探测工作,红外光谱仪、全景相机、中性原子探测仪、测月雷达按计划开机工作,继续获取科学探测数据。而嫦娥四号着陆器上月球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低频射电谱仪工作正常。

目前,嫦娥四号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已向科学研究核心团队发布第十一批科学探测数据,总数据量为7.23G,共计530个数据文件。这些研究成果都将会在之后向全世界公布和分享,到那个时候,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将进一步被揭开。

当然,这仅仅只是人类探索月球背面的第一步,中国还有美国都想要在月球背面建立基地。

在嫦娥五号发射成功并且成功返回之后,嫦娥六号计划在月球南极进行采样返回,到底是月背还是正面,要根据嫦娥五号的采样情况来确定。嫦娥七号是在月球南极一次综合探测,包括刚才说对月球的地形地貌、物质成份、空间环境进行一次综合探测任务。嫦娥八号除了继续进行科学探测试验以外,还要进行一些关键技术的月面试验。通过嫦娥八号验证部分技术,为构建月球科研基地,做一些前期探索。


中国国家天文台副台长、月球与深空探测研究部主任、嫦娥工程最年轻的总设计师李春来表示,这三次任务的顺利实施代表中国探月工程进入下一阶段,如果一切顺利,中国将在2030年朝着机器人探测和载人探测两个方向发展。

而出于技术跨度、火箭选型、经济可承受性、效费比等方面因素考虑,机器人探测将成为后续月球探测任务的首要发展方向,通过深化月球科学探测并验证资源开发与利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等技术,最终实现机器人长期驻留工作、短期可容纳宇航员造访的月球基地。而月球探索的重点也将由发展空间技术转向空间科学和空间应用等方面。


胖福的小木屋


月球暗面为什么去不了?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下这个月球暗面。

为什么会有暗面?无非就是因为月球绕着地球在转,所以它总是这一面对着我们,所以我们看到的月亮,一直就是那个样,而另一面就是所谓的暗面,而并非真的是黑暗的一面。

为什么月球总是绕着地球转?这就关乎潮汐锁定,引力,重力等原因,就像小弟总跟着大哥屁股后面转。

那为什么至今没有登入月球暗面?甚至连太空车,卫星也没有探索到暗面呢?

有阴谋论者称,美国宇航局发现了月球暗面有外星人城市,当时阿波罗计划之后,受到了外星人的警告,所以至今才没有再登入月球,那请问月球上的太空车怎么解释?所以说月球上存在外星人的可能性很小,但我不是用肯定的语气,我只是说最少现在没有。

为什么去不了的原因,其实就跟现在还没有登入火星的原因差不多,距离问题,想登入暗面,就必须绕一圈才能过去,这期间可就得花费不少时间,意味着经费科技要高很多很多。

还有的就是引力问题,而就是因为暗面原因,月球背面从未被人类探索到,谁也无法保证那一面是安全的,毕竟培养一位宇航员的代价是很高昂的。

那么除此之外,我们就可以先考虑下太空车,卫星这些,先去暗面探索一下。

据有关消息,在今年我国科学家已经正式开始为月球发展的新阶段做了准备,也就是嫦娥四号,这将是世界首颗在月球背面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

据说计划于2018年上半年发射嫦娥四号中继星,下半年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所以,月球暗面到底存在什么秘密,什么矿物质,就要等我国航天局的好消息了。


万物未解之谜


首先要纠正下题主,月球背面并非去不了,中国探月工程中的嫦娥四号就即将在2018年年底登陆月球背面。

至于题主所说的霍金警告人类不要登月则更是无稽之谈,早就有媒体辟过谣,不过是假借霍金之名制造的一个谣言。

其实,之所以会出现题主所说的“月球背面去不了”的误解,是因为月球自转和公转时间相同,即所谓的潮汐锁定,导致人类一直以来都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月球背面则显得十分神秘,以至于有月球是外星人建造的、月球背面住着外星人等种种传说。人们对月球背面充满了好奇。

其实,月球背面也并非完全不能从地球上直接看到,因为天秤动我们能够看到其18%的边缘地带。由于月球轨道为椭圆形,导致月球公转速度并非匀速,与月球匀速自转速度存在一定的不同步,而导致我们可多看到一部分背面的区域。总的来说,月球总是以同一副面孔示人。

人类自然不会满足于仰望月的阴晴圆缺,不会放任古难全的此事,人类从望远镜观测了解这个地球的好兄弟开始,到派遣使者造访月球,几十年来,美国、前苏联、中国等先后发射了百余枚月球探测器,着陆在月球收集、获取月球信息。而早在1959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的月球3号探测器就曾绕月球飞行,并拍摄下了第一张月球背面照片,使地球的忠实伙伴露出了他的庐山真面目。到1966年之后一段时间,美苏两国又先后进行了多次绕月轨道飞行,帮助人类了解月球背面。这也实力证明了,月球背面有外星人是无稽之谈。

在探索月球的道路上,人类走的如此坚定,不仅要正面登陆,还要在背面着陆。在这里就不得不提我国的探月工程。在今年,我国将发射着陆器与月球车降落在月球背面,这将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发射探测器着陆月球背面。届时,人类将对这个近在咫尺的家伙有更深的了解。


留白说


我觉得月球并不是去不了,相反我们国家的探测器还登上去了。

为什么之前没有探测月球的背面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关系,我们都知道月球是绕着地球转的,但是绕着转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月球就属于这种特殊的情况,这种情况也被称为:潮汐锁定

具体到月球的上,就是月球的公转周期等于月球的自转周期,反映到具体的轨道上,情况就是月球总是一面朝着地球,另外一面是远离地球的。所以,我们平时看到的月球总是一面朝着我们,就一个样子,其实就是这个原因。

在以前,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其实都是选择从登陆月球的正面。而没有选择月球的背面。而且实际上,月球的相关探索中,正面的登陆对于科学研究的相关探索还远远不够。因此,许多国家也没有选择探索月球的背面,毕竟难度是要高于探索月球的正面

当年美苏争霸,阿波罗计划把12名宇航员送上了月球的正面,并且带回了382千克的单体样本。他们迟迟就没有选择从背面登陆。

而这一点正被一些人所以利用,拿来说事,并且把科学家霍金联系到一起,说是月球背后有奇怪的事情。但实际上,我们国家的探测器登陆了月球背面,并没有发现任何奇怪的事情发生,这可以说是狠狠地打了那些造谣者的脸。


钟铭聊科学


月球背面相较于正面来说确实探索的不够,但是也不是完全去不了,因为大家知道我国嫦娥四号和兔子(玉兔号探测器)正在月球狂奔呐,而且在现在这个太空竞速的时代,每个国家都在计划着自己要去的地方。月球背面很可能就是我国未来建造月球殖民地的区域。



印度是在南极,美国是在正面陨石坑,盆地的区域,背面没有外星人,相对于正面来说反而更安静,有利于科学探测和挖掘。月球一面朝向我们,一面背向我们是因为有潮汐锁定的原因。如果说这颗卫星有潮汐锁定,就是有外星人或者外星基地的话,那宇宙可就热闹了。


不能因为未曾探索或者探索不够就说去不了,其实当年美国是想登陆月背来着,但是当时预算已经太多了,如果在超支对美国宇航局极为不利,通讯,着陆和各方面都需要考虑的多的多,登陆月背是有一定难度的。

我看到还有朋友问说月背有外星人,这句话还是霍金说的?其实根本没有这回事,现实不是科幻,霍金是一个宇宙学家,如果真说了这种话就是不负责任了,其实关于霍金还有很多所谓的预言,都是不真实的。


我们要做的是怀疑科学,但是不是毫无根据的怀疑,如果你说月球上不去,而我举出了苏联或者美国,或者我国探测器着陆过月球背面,那这个怀疑就应该被消除了,而不是一杠到底,不是一味地空想。要拿出实证,除了亲自上去看,其实还有很多办法,可以查阅资料,看看哪里不对等等……

但是世界科学家这么多,如果太空机构的报告有问题,那也早就被发现了……

早在1959年,苏联的露娜三号就拍摄到了月球背面图像,只不过……不太清楚,如图



而现在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还有我国都有详细的月球背面图,有的网站还提供预览,可以放大查看


宇宙与科学


有的时候想上月球,居然是想把月球变成战略基地,贪嗔之心可见一斑。整个大宇宙是喜爱和平的,不喜欢战争,更不喜欢有人来掠夺来殖民。心态很重要,地球完全可以变得更好,我们已经将我们的家园,污染得真的是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了。

几十年前,我们小时候,蓝天、空气、水。现在我们长大了,再对比,蓝天、空气、水,蓝天很少见了,空气有污染了,水不过滤也不能喝了,自来水经过了多层过滤,回来还得再加装一个虑水器。我们小时候那清甜的泉水溪水哪里去了?我们折腾了一个地球,伤害了一个地球还不够?还要去破坏其他星球吗?不能啊!做人首先要做好自己,度人先度己,自然作为一个星球,作为地球上的人类,我们也要每个人发心,把地球变得更美好更干净更纯洁更美丽。

不外而求之,在维护好地球环境的同时,我们做好自己。但是说地球太大了,怎么办?其实也有办法,我们做好自己嘛!把自己家打扫干净,去到小区了,小区的路上有些纸啊、烟头帮忙捡捡,我们平时不乱扔垃圾。如果你是一个企业家,你不去建那些污染环境的工厂,不去污染那些清澈的河流,对不对?每个人能力有不同,尽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应做的事情,积功累德也正在此地啊!

无限的实体(无限科学)

对人类而言,理解空间的无限比理解时间的无限要容易一些。一旦我们拥有了足够开阔的心智,就能理解地球只不过是在某一空间里构成一个更大生物体的一个原子中的一颗微粒(我们可以告诉您有关这方面的科学知识)。而凝视着满天耀眼的繁星深思的这个巨大生物体又只不过是构成更大生物体的手、胃脏或脚的一部分微粒而已。这个更大的生物体同样生活在另一片天空之下。像这样,无限地延伸……这也适用于无限小。构成我们手的原子中的微粒上生存着许多智能生命体,对他们而言,这些微粒就是行星或恒星,对生存在他们手掌微粒上的其他生命体而言,那些微粒也是行星或恒星,像这样,无限地延伸。时间的无限对人类而言则更难以理解,因为人是出生在某一天,活到一定的年数后去逝。因此,人希望宇宙中的每件事物都像自己一样只拥有某一段有限的时间。对尚未开化的人而言,对于宇宙中任何事物甚至宇宙本身都是永恒的概念是难以接受的。

我们现今的科学家仍然墨守成规,宣称宇宙的测量广度应该是多少公里,年龄应该是几百亿年。但不论空间或时间,我们所能测量的只是在这宇宙中我们所能捕捉的一小部分而已。无论是物质的形态还是能量的形态,一切都是永恒的,我们本身也是由永恒的物质构成的。想要寻找宇宙时间的起源,就像要寻找宇宙空间的开端一样愚蠢。

让我们返回先前所提到的把我们手中的原子中的一颗微粒当作一个星球的智能生命体的例子。对他们而言,该微粒就是一颗行星。对空间而言,生存在位于我们右手食指第一骨节骨髓中极微小行星上的科学家们一开始会主张能以肉眼观察到的其它微粒,即星星在围绕他们的世界旋转,也就是以他们所在的行星为中心旋转。因为对于这些科学家而言, 他们的行星就是宇宙的中心。

但随着他们的科技水平进步,有一天,一位天才将证明并宣布太阳并非围绕他们的星球运转,天上的星星也不是围绕他们的小世界运转,而是他们的行星在看似静止的天空中自转并同时绕着他们的太阳公转。这个科学家也许会被这颗“微粒行星”上的宗教法庭的魔女猎手们视为异端而处以火刑,但终有一天会有人发明更精良的仪器,证明他的理论是对的。然后,那个时代知识渊博的科学家们会继续测量宇宙的大小,以极其谦虚的态度,声称宇宙是从他们天空这端最远的一颗星星到另一端最远的一颗星星为止。这个测量结果,只不过是他们所在的我们手指上的几百亿分之一的区域而已。但是由于他们无法看得更远,就会断定宇宙在他们观察不到的那个部分结束。但随着观测技术日新月异,更多新的星系和星云会被发现。就算如此,那也只是宇宙比预期中的大了一点而已,它始终是比以前大了几千万公里或几光年,或者是大了十倍或百倍,但仍然在测量范围以内。现在我们地球上的科技水平就在这个阶段。然而,让我们再回到位于我们手指上的那颗行星上去看看吧。

科技总是会不断地日新月异,居住在我们指骨上的居民们,现在要开始更大胆的太空探险了。他们终于抵达了一个所谓关节骨的新的边界,他们的行星只不过是关节骨原子中的微粒罢了。如此一来,他们便可断言宇宙就如指骨那样长乘以那样宽,因为他们再也观测不到什么了。但是稍后,他们又成功地横穿了骨头与肌肉之间的巨大鸿沟,他们的宇宙又再次有了一个新的层次。于是,他们改进了他们的太空船,然后终于抵达了覆盖我们手指的那一层皮肤组织。他们所抵达的他们的宇宙极限,对我们来说只是我们尺度的1.5厘米,但对于他们却是无数光年的距离。无论如何,他们仍然会继续探险我们体内的其它部分,他们会发现星星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快速沿着某种流动运行,他们会把这一巨大的过道绘制成导航图,自由往来他们的行星。但他们并不知晓他们仅是在我们的血管中蠕动罢了。于是,他们的宇宙被限定了范围,有了特定的长宽高。用他们的单位难以测量的无数光年大的宇宙,对于我们来说只不过是1.75厘米而已。他们并不知晓我们的脚正站在他们无法想象的由无数的星系构成的地球上面。他们狭隘的头脑只会到处划定边界,但宇宙总是那么超出想象,是无法捕捉的。地球所包含的原子数量和我们体内的原子数量是根本无法相比的。他们也将逐渐意识到,其他像我们一样的“宇宙人(Universe-men)”在我们的星球上走动着,在我们的天空中,还有很多其它星辰和星系……如此以至无限。在科学家们只能在他们星球内部进行观测的时代,在只不过是我们指骨上的几兆分之一毫米的范围里测量他们宇宙的时代,只会有极少数已达到与宇宙合为一体的最高意识境界的最具智慧的人才能把这一切传授给他们的弟子们。

时间无限的概念也一样。那个微观世界里的科学家们,能藉由测量他们居住的原子中的微粒(即他们的行星)的分子年龄来推算出他们的整个宇宙的年龄,由此宇宙就有了一定年龄。然后,他们将发现所谓“他们完全的宇宙”其实只是细胞的一小部分,而这个分子所在的细胞年龄更加久远。然后,他们又将会发现这个细胞只是腿的一部分,腿的年龄则更为长久,而腿所属的身体的年龄又更加长久……如此以至无限。首先,对无限而言,我们的人生没有任何意义。当然,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的生命和整个人类的生命对无限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就算我们死了,整个人类都灭亡了,在无限的时空中也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只不过是构成一个巨大生物体的原子中的一颗微粒上的寄生物而已,这个巨大生物体对我们的死也根本毫无察觉,因为人类被创造以来的整个历史,对它而言也只不过是几十亿分之一秒而已。甚至,在我们手原子中的微粒上生活的生命体也会继续生存下去,好象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就算他们的宇宙所属的原子随着因爆炸而受伤的手指血液一起滴入泥土中,他们的小宇宙也不会消失。即使蚯蚓吃了其中的一滴血,使他们的宇宙所属的原子构成了生长中的蚯蚓的新的细胞,也不会影响到居住在这个微小世界里的生命体,当然,也绝不会影响到居住在构成生命体手指细胞的微粒上的生物。

我们的星球只不过是我们构成其一部分的巨大生物体的原子中的一颗微粒而已。同样,构成我们的原子中的微粒上也存在智能生命体。那么,我们能否把我们只是构成其一部分的巨大生物体视为“神”呢?这取决于所谓的神(God)这个词指的是什么。如果它意味着无限,其答案是“正确”,但这只是部分正确而已,因为我们只是构成其一部分的巨大生物体也生活在构成更大生物体的微粒——行星上,如此无限地延续下去……如果“神”指的是存在于我们之上而显其威力的存在,其答案就是“不正确”,因为宇宙中根本不存在这种神。

地球只不过是某种无限大的生物体的一个原子而已,这个生物体没有能力控制我们。不要忘了,对这个生物体来讲时间过得很慢很慢。这个生物体思考某件事情的短暂瞬间对我们来说是几千万年。相反,生活在构成我们的原子中微粒上的生命体思考问题的时间对我们来讲是几百亿分之一秒而已。就像我们误以为巨大的生物体是“神”一样,这个无限小的生物体也许还以为我们是“神”呢!宇宙是无限的,所以没有中心。因此,宇宙中根本就不存在全能而无所不在的神!

宇宙无限连接:①太阳系中的地球 ②我们太阳系的行星 ③我们银河系中的我们太阳系 ④银河团中的我们银河系的位置 ⑤超银河团世界 宇宙像这样无限地连接

若试图用科学去理解宇宙的无限性,就会发现有关“神”的传统思想是错误的。不仅如此,我们还会去思考什么是“宗教”。“宗教”一词起源于佛教,本意为“最好的教诲”。而在佛陀的教诲中,最好的即是理解宇宙的无限性。在佛教哲学中,被广泛重视的“缘起法”正是把无限的形态及作用体系化——也就是说佛陀所传播的就是宇宙的无限性以及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性。就像已经叙述的那样,佛陀的无限思想与老子的道与德以及孔子的太极思想、犹太人的卡巴拉思想甚至印度思想的核心奥义哲学本质相同。

在各个大陆创建文明之后他们的无限思想就独立地流传下来。因此,中国的无限思想是从上古时期开始就独立存在并流传至今的。佛教的“禅”思想在中国之所以能够以禅佛教取得成功,那是因为“原型”的存在。道家的“神仙”思想与佛家的“禅”思想都提倡与无限和谐。因此,中国“宗教”意味着“教诲”,并非等同于西方思想中所说的信奉神的行为或因为恐惧引发的精神作用。它教诲了万物的根本是无限,它要求人们用意识去理解无限并与无限相互连接。中国宗教信奉的对象不是“神”,而是“无限”。“神”只是由于古代原始时期人们思想的局限性而导致的对“无限”的另一种理解。若非要使用“宗教”一词也应是“无神论”的宗教。因为“宗教”(Religion)源于拉丁语“Religio”,意指“连接”。无限并非神的领域,而是包含于宇宙物理学领域。宗教、神、无限这都包含于宇宙物理学家雷尔所创建的“无限学(Infinitilogy)”范畴。

无限是无所不在的,我们是构成它的一部分,它又构成我们的一部分。但它对我们绝对没有控制能力,而且对我们的决定或行为毫不关心。反正,没有什么能证明我们寄生于上的行星或恒星构成其原子的巨大生物体也是人类。它也许是狗或虫子也说不定,唯一能证明的就是它是活物。



用户65251143592


一提到月球背面就联想到外星人,一提到外星人,很多人就联想到霍金,其实霍金可能并没有说那么多的话,那么多的预言,都是有心之人,为了增添一点所谓的可信度,强行的安在了霍金的身上,“霍金警告”、“霍金阻止”等等之类的话术。

月球背面为什么去不了?

不对,今年年底,我国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就要发射了,目的地就是月球背面,这是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实现探测器软着陆。

月球背面有没有外星人基地,有没有外星人?换个思路,不难得到答案。

如果月球背面有外星人,且当初的阿波罗登月宇航员在上面看到了,那会是什么情况?

肯定是战战兢兢,还会像如今这样,继续探测月球吗?这不是在外星人头上动土吗?胆子有点大啊,这说不通。

第二个,如果在月球背面发现了外星人基地,但是没有发现任何生物活动的迹象,应该是远古时期的遗留物,那么会是啥情况?

当时的美国与苏联肯定会抓狂似的登陆月球,尽最大的能力在月球上建造基地,因为对于这样的遗留物来说,简直是研究的最佳对象,说不定就在上面抠出来一个先进科技呢。

这也说不通。

第三个,如果月球背面什么都没有,会是什么情况?刚好就是如今这样的情况了。

你们认为呢?


科学船坞


月球背面为啥去不了?那是因为在阿波罗登月的年代技术条件限制,并不是月球的背面有什么外星人。人类都已经登月几十年了,还有人在说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孤陋寡闻了,且不学习参看各种资料,就在这里出这种题目,不知道到底想说明什么?

早在1959年,前苏联的太空船月球3号就传回了月球背面的第一张照片,经过解析,1960年11月第一分月球背面地图出版了,它包含500个可分辨的景观特征目录。后来前苏联和美国多次派出探测器到月球背满考察,完全弄清楚了月球背面的状况。1967年前苏联出版的月球背面图,已经有4000个新发现的月球背面地形标识,同一年,苏联又发布了完整月面图和月球仪。

1968年美国阿波罗8号任务,太空人威廉安德斯作为人类首次亲眼看到了月球背面的状况,他还这样描述:月球背面看起来象我在孩提时玩过一段时间的沙堆,它们全都被翻起来,没有边界,只是一些碰撞痕和坑洞。

至此,所有的阿波罗任务,从阿波罗10号到17号,所有的太空人都看过月球的背面,并且拍回了海量的照片。由于在月球背面执行任务时,和地球直接的无线电联系会中断,必须飞出来后才能恢复联系。而且在月球背面服务舱的主引擎必须点火,所以一般来说,登月舱都会在月球正面着陆,这或许就是对月球背面谣言四起的原因之一吧。

由于月亮自转和公转完全一致,所以在地球上的人们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而背面总也看不到,因此人么对背面充满了猜想。其实月球的背面与正面从性质上几乎没有什么两样,唯一不同的就是背面的地形没有正面平坦,布满了巨大的陨石坑,这是因为早期天外飞来的陨石撞击的结果。而正面由于有地球的保护,所以撞击就少些。事实上,地球和月球就是这样互相照应着运行了几十亿年。

月球背面这种状态,加上通讯联系会中断,在阿波罗年代的技术条件下,降落是比较危险的,无法满足任务要求,所以那个时候没有选择在月球背面降落。现在美国以及启动了重返月球计划,拟在10年内将宇航员重新送上月球,而且是在月球背面登陆。中国也计划在2027年启动载人登月任务。我们都可以拭目以待。


时空通讯


来来来,嫦娥四号了解一下~

嫦娥四号月球车

搭载了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火箭今天凌晨2点23分已经成功发射。

目标是——月球背面!

这也是人类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

在人类探月史上意义重大!

其实月球背面并不是人类探月的盲区,早在1968年就有太空宇航员看到过月球背面的样子。而且探测器向人类传回月球背面的空间照片时间更早,1959年苏联的探测器就传回了月球背面的照片。到2010年,NASA的探测器又拍了精度更高的月背照片!

所以大家应该对月球背面的景色并不陌生。没有那么神秘,也没有外星人。

月球正面和背面差异还是蛮大的,月球正面比较平坦,但月球背面暴露在太空中,直面各种天体的直接撞击,陨石坑很多,加上地形多,沟壑峡谷悬崖都有,所以感觉坑坑洼洼的。

另外呢,月球背面看上去比正面要白一些,主要是因为月壳厚,暗色熔岩难以溢出的原因。

但是之前呢,人类对于月球背面一直是看得见,摸不着的状态。

直接探测月球背面确实有难度。比如登陆点,月球正面平坦地形多,登陆的时候相对容易,但月背全是坑洼和地形,登陆时候的精度要求就要特别高。

再就是和地球的通信问题,在月球背面探测,探测器和地球之前隔了一整个月球,是没法和地球直接联系的(嫦娥四号会通过“鹊桥”中继星的信号中转和地球联系~)。

这些问题都是探测月球背面的技术挑战,以前航天技术发展有限,所以登上月球背面也就暂时没有实现。

不过现在,可以期待嫦娥四号的探测结果啦~~~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觉得有用的话就点个赞吧嘻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