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果當初李世民傳位李恪,唐朝會變成什麼樣子?

薄荷味汽水




李世民的兒子當中,李恪最得父親賞識,文韜武略,英明果敢。最終卻是李治即位。

李治開創了永徽之治。國富民強。大唐更是滅國無數。在華夏王朝中,李治時期的疆域和國力都達到鼎盛。

李治時期疆域

李恪不可能繼承皇位,原因有三:

一他不是長孫皇后所生。

二他外公是隋煬帝。

三群臣極力反對。

李恪即位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他是長孫皇后所生。



假如,李恪以隋煬帝外孫的身份,繼承皇位。會有什麼結局?

第一種是李恪胸襟廣闊,不計前嫌。無論當初怎麼反對我即位,一律重用。群臣也真心擁護。君臣齊心協力。建立了一個偉大的王朝。這個結局太完美,太理想。可能性只有1%。

第二種可能性是李恪即位後,開始培植自己的勢力。罷黜當初反對自己的官員。無奈文武百官皆是敵人,李恪只有重用法家酷吏,羅織罪名,製造冤獄,屠戮皇族和群臣。李恪成了漢武帝第二——利用法家酷吏,藉助巫蠱之禍屠殺十幾萬人。

面對李恪的暴行,文武群臣在洛陽擁立李治為帝。隋朝殘餘勢力則在長安擁戴李恪。大唐陷入戰亂,國勢由勝轉衰,唐朝一蹶不振。

這種可能性有40%。

第三種是李恪剛即位,群臣便反叛將其誅殺,被株連者達數萬人。雖然經過內亂,但損失不大。李治被擁立為帝,開創了大唐盛世。

這種可能也有40%。

還有其他可能,不在一一列舉。

總結,李世民選擇李治做繼承人,無疑是最正確的選擇。


楊朱學派


歷史雖然沒有如果,但是暢想一下也未嘗不了。

其一,也許是一個偉大的帝王,締造另一個大唐盛世。

其二,也許會受到那些開國功臣的反對,被拉下帝位。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出色也是最喜愛的兒子,可惜最後被長孫無忌陷害致死。

他,出身無比尊貴,身上流淌著楊隋、李唐和獨孤氏三豪門的血,身兼兩個大一統皇朝且血緣親近、淵源深厚的帝族,在中華歷史中可謂難得一見。

他,深受唐太宗的喜愛,曾被議儲,找來長孫無忌的嫉恨,最後被長孫無忌等人陷害致死。


李恪登上帝位有兩個障礙,一個是他的血統,一個是長孫無忌。



1、李恪的母親是楊妃,楊妃是隋煬帝的女兒,大隋尊貴的公主。她給了李恪尊貴的血統的同時,卻也帶來了麻煩。大唐的那些開國功臣有幾個會同意,隋煬帝的外孫繼位,做大唐的皇帝。

2、長孫無忌,本身有功,又借了長孫皇后的東風位高權重。長孫皇后生的兒子做皇帝對他的好處就不用說了,所以他千方百計的想讓他的外甥繼位,可惜長孫皇后生的兒子一個個都是爛泥,要麼謀反,要麼懦弱。唐太宗立李恪做太子怎麼可能?位高權重的他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太匆匆67


傳位李恪的可能基本沒有。

李世民一輩子唯一的皇后只有長孫皇后,按通常做法肯定先考慮長孫皇后的兒子而不會考慮其它人。

長孫皇后生了三個兒子,李承乾、李泰、李治。

太子李承乾被廢后,實際最可能成為太子的只有李泰和李治。

李世民對李泰非常寵愛,李承乾導致被廢的作死行為,與擔心李泰太受父親寵愛而取代自己有關。

李世民自己有過殺哥哥弟弟的行為,所以十分期望自己的兒子不要出現自己的悲劇。李泰過於咄咄逼人,李世民認為李泰繼位的話李承乾和李治可能下場不會好,最終選擇了性格比較寬厚柔弱的李治。

李恪也比較受李世民寵愛,李世民認為李恪性格像自己你,比較英武,曾經考慮過李恪。但李恪除了不是長孫皇后之子外,還有個很致命的弱點,李恪母親是前朝公主、隋煬帝楊廣的女兒,身份很敏感。

(李恪)

長孫皇后的兄弟長孫無忌肯定強烈反對不立自己的親外甥,長孫無忌是李世民最信任的人,凌煙閣第一功臣。他的反對很有分量。李世民應該也只是一時的想法,很快就放棄了。

李治繼位後四年,李恪被長孫無忌擴大化到房遺愛謀反案裡面,被殺。


仁勇校尉


如果李世民傳位李恪,朝堂政治格局又不變的話,李世民死後或死前會再來一次玄武門事變。

李治和李恪不僅僅是兩個皇子,而是兩大政治集團的代表人,李治後面是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和關東集團,李恪後面是蕭瑀和岑文本為首的江南士族集團。

唐朝的立國根基是什麼?是關隴貴族和關東貴族,其中又以關隴貴族為首,李家自己就是關隴出身,李世民要是傳位李恪,長孫無忌能答應?整個關隴集團能答應?楊廣怎麼亡國的?沒準不用等李世民死,在他生前就能搞政變。

李世民就算是什麼千古一帝也沒法和整個時代抗衡,他要傳位李恪除非在把這個想法付諸實施之前趕緊扶持江南士族,徹底打壓關隴貴族,但問題又來了,打壓關隴就是徹底否定自己,否定李家代隋的正確性,唐代隋本來就是關隴集團自己內部的權力轉移而已,楊廣想跳出這個圈圈,結果被幹掉,李世民怎麼也大不過楊廣的魄力。

所以,李世民如果傳位李恪,唐朝會提前再來一次流血政變,政變後唐朝還是唐朝,但是坐穩皇位的不管是李恪還是李治估計權力都會縮水。幫助他們的政治集團不會白挺你,會在權力分配上划走大蛋糕。


種花家孤寡老人


很多年前 看過一本雜誌

上面有一句話是對李恪的評價:大唐最悲情的王子

怎麼理解這句話呢?

作為皇帝的兒子有想不完的榮華富貴,作為前朝煬帝的外孫,註定會和皇位失之交臂。儘管 學識 才華 能力 樣樣和太宗很像,若不論血統 李恪是最理想的繼承人。

假如 李世民真傳位給李恪

其它的不知道 但李恪這一朝 絕對會站在巔峰的


流洛之家


大家對於李恪的瞭解大概都是來源於電視劇《貞觀長歌》吧。

聶遠飾演的李恪的確果敢、英武、腹有韜略。

但是,歷史上真正的吳王李恪究竟是怎樣的呢?

第一,在於李恪血統

李恪的母親是楊妃,楊妃的父親就是隋煬帝楊廣,也就是說李恪是隋煬帝的外孫。

一個前朝皇帝的外孫,能活著已經是萬幸了,還敢奢望皇位?

第二,在於長孫無忌等新朝貴族的反對

在李世民平衡朝局的過程中,就有新舊朝勢力的劃分。現在好不容易新朝勢力佔的上風,在反對隋朝,消滅隋朝的過程中,這群新勢力都是極力支持的,要是李恪上臺,那必然是舊貴族佔上風,要是秋後算賬,呵呵,長孫無忌他們真的有好日過?


好,說回原題。

其實,李治當皇帝,還真不賴,在他的領導下,國家空前繁榮,疆域也拓寬了很大,發動了幾次對外戰爭,也都取得了勝利。

只是他後期身體吃不消,被武則天篡權,武則天上臺殺大臣,誅殺李氏子孫,這才風評不好,蓋過了他的功績。


李恪要真能上臺,也不過爾爾吧。


歷史沒有假設。


娛樂和倩倩


李恪作為李世民最傑出的兒子,之所以未能繼承帝位。最致命的原因無非是兩點,一他不是長孫皇后所生。二他是前隋隋煬帝的外孫。至於群臣的意見,倒不是最重要的,直接跟李恪繼位有重大影響的是長孫家族,其他的絕大多數功臣家族沒有切身的利益。畢竟皇帝選誰做繼承人,並不能直接影響到自己,除非是前太子的死黨。所以唐太宗李世民的決定是最重要的,個人認為立李治做繼承人,是唐太宗最大的政治失誤。李唐皇室的浩劫就是因為李治的無能導致,後來的武則天篡位也確實證明了這一點。李治的無能到甚至把自己扶上帝位的舅舅長孫無忌家族,都被扣上謀反的罪名滅門,而自己無能無力。權利被武則天架空,心甘情願當影子傀儡皇帝。至於有人所說的李治當政時期國力和版圖最強大,那隻能說明唐朝初年綜合強盛因素使然,並不能說明李治的治國能力強。說的再清楚點,他並不是當皇帝的料。李世民豈能不知自己的兒子幾斤幾兩?關鍵時刻,李世民對長孫皇后的感情決定了帝位只能在嫡系皇子中選擇,青梅竹馬感情深厚也是人之常情。這一點跟漢宣帝很像,卻也是犯相同錯誤。至於李恪繼位群臣反對天下大亂。或者頂不住群臣壓力放棄他。更是看輕了唐太宗的政治智慧,如果李世民真的想讓李恪做繼承人,就會在他統治後期給太子打造一個適合太子的班底,政權會平穩過度到李恪手裡,並把對政權不利的權臣貶出長安。經歷玄武門之變的李世民異常冷血,政治鬥爭你死我活,連自己的親兄弟都會斬草除根,群臣反對算什麼?皇帝真心決定的事,十個長孫無忌都只有被犧牲的命運。由此可見,李世民根本就沒有這種想法。他死後唐朝險些遭到滅亡的厄運,倒是他這千古一帝始料未及的,估計在昭陵地宮裡後悔的要跳出來。李世民也為自己耍小聰明的思想付出了慘痛代價。那就是帝位繼承人要選最優秀皇子,而非夫妻感情因素。畢竟王朝的長治久安才是最重要的。歷史很有趣,對對錯錯任由後人評說,不對之處還望諒解!


我行我素133293626


歷史沒有如果,但有一定的必然性,如果李世民傳位李恪,那麼可能不會出現武則天改朝換代後又還政李家,也不會有開元盛世,但是可能會有另一個皇帝的盛世,可能沒有安史之亂,但是有可能是另一個人的叛亂,歷史普遍規律下會出現的王朝興衰,具有必然性也有不可避免性。


冷氛圍


李恪也許會成為第二個隋煬帝。登位第一件事就是殺更有資格當皇帝的嫡皇子如李治 李泰。第二件要殺長孫無忌等世家門閥。第三要證明自己才能,自己登位的合法就要幹大事,最後差不多就是隋煬帝第二。其實李治更好,比李世民和武則天厲害,在他治下解決了高句麗,解決了門閥,當然寒族的崛起也讓武則天上位。


三木之上


太宗是有作為的皇帝,對於接班選擇非常明智。朝中長孫勢力太大,所以忍痛割愛傳位給李治,就是為將來佈局。如果強傳位給李恪的話,是比朝野振盪。李悋能為強,不可能受長孫擺佈。要麼李恪搬倒長孫,要麼長孫廢了李恪。根據雙方能力來看,李悋手段決不在武后之下,所以最有可能的是,搬倒長孫,開創盛世無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