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喜欢把自己的朋友推出去互相认识,你是「共友症」吗?

前几天,朋友丢给我一篇文章,问我知不知道「共友症」。

这词还挺新鲜的,我回覆她「现在知道了。」,工作到一个段落后,点进去把文章给看完了。原先以为那是一个像「茧居族」这种独立在心理学诊断之外、却很常见的社会心理疾患。看完以后才知道,这只是一个叙述,和严肃的社会心理疾患沾不上边。

艾彼讲半天,到底什么是共友症?文章叙述,有一种人特别喜欢找机会把朋友聚在一起,让自己的朋友彼此也能成为好友。

喜欢把自己的朋友推出去互相认识,你是「共友症」吗?

我兴奋的告诉朋友:「ㄝ.....我好像有耶!」这时候,我只看了这个叙述,却没有看到下面的理由。这篇文章的论点是——

共友症的人有害怕孤独寂寞的病,所以总是需要把朋友拉在一起,才能够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变成朋友之间共通的话题,觉得「自己很重要」。

但那个作者认为,变成朋友唯一的谈话中心,就是毁掉友谊的开始。因为朋友可能会在背后开小视窗,议论你的言行作为,把你的朋友变成自己的朋友,跳过你自己搞小圈圈;也可能,朋友之间聊不来,所以每次聚会就是尴尬尴尬尴尬,硬把他们凑在一起的结果,会是你一个人要负责开所有话题,但他们不一定聊得来。

看完全篇的论点后,我对朋友说:「我的理由和他说的不一样。」

艾彼超级爱把朋友拉在一块儿,让朋友也可以成为朋友。艾彼的考量是什么,提供你参考。

生活圈很分散,各别聚会很耗时间和心力!

随着出社会的时间越久,你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圈很分散,你可能有职场交友圈、嗜好生活圈,职场交友圈又可以再细分成同事、前同事;嗜好生活圈又可以再区分成读书会、慢跑社......等等。如果你是一个生活丰富的人,生活已经有上班、运动的既定行程,还要陪男女友约会,一定会遇到同时间好几个朋友约你讨论、聚餐,你无法挪出时间的困扰。

喜欢把自己的朋友推出去互相认识,你是「共友症」吗?

这时候,你不觉得直接办一个聚会,把所有各方好友聚在一起聊,是最省事的办法吗?

而且艾彼始终相信,多一点的讨论能够让想法发酵的更彻底,毕竟讨论的对象越多越有不同意见可以让你会去深化思考或执行,不是吗?

越是大器,他人的流言蜚语、背后攻击越无法影响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八卦、私下串连绝对不可能少。但你怕什么呢?如果你是一个想不断往上走的人,你提供的谈话、人脉就越有价值。他们想跳过你自己搞,就自己搞吧;谈不来,就也不用勉强要他们聚啊!都这么大了,难道无判断哪些人适合一起聚会、共事,哪些人无法吗?

不用怕!你始终有自己的新生活圈,留在你身边的也都会是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我宁愿每个人都有「豪迈型的共友症」,也不要自己关在小圈圈里自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