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古代攻城战为什么城门被破后,守军宁可突围撤退也不肯巷战?

潜意识de失忆


《孙子兵法》有云: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

因此,一般而言,攻方多是实力强劲的一方,在心理上占据优势,起码看起来人多势众,气势汹汹。

古代的城市,多是作为物资集散基地的功能,一般兴建在战略要地,选址颇为讲究,一般利于排水、利于交通,且规模一般不会很大。凭借着城市里储存的粮秣,守方可以凭城固守一段时间。

(古代攻城战)

可是一旦城破,城池为敌所有,整个城市能埋伏下来的士兵也是很有限的。由于缺少补给和增援,巷战的战斗对战局的发展意义已经不大,只能作为一种兵员消耗的方式存在。

一般而言,王朝建设城市,都会根据行军路线来选择,一处城堡被击破,在数百里之内,必然还有另外一座堡垒,这是中原王朝往边疆运兵运粮的战略选择。因此边疆一处城池沦陷,在背后还有其他城池可以起到阻拦索一样的作用。

如果敌人不是轻兵简从,绕城而过,那么依托有利地形,逐地而战,也是一种的战法。如明朝后期的东北防线,就有很多堡垒群。后金军打了很多城市,发现前面还有更多的城市。

所以,除非城市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都城之类,一般很少有巷战,因为一处城池的争夺并不关乎大局。

再者,如果守方坚决抵抗,一般而言,攻方会受到重大损失。自古以来,骄兵悍将难制,很多将领在战前动员时甚至会许诺城破之后允许抢掠。攻守双方杀红了眼,往往就失去了人性。古今中外,屠城案例比比皆是。攻方损失越大,报复心理越强。守方如能撤退,还能寻得一线生机。如果巷战,在气势被夺的情况下,基本发挥不了多大的威力,所谓兵败如山倒。

虽说如此,人类文明史上每年平均发生的2.6起战争(不完全统计),也会有很多巷战的案例。当一个民族面临生死存亡时,迸发的战斗意志也足以让攻方付出惨重代价。

如金朝最后一战——蔡州之战。

1234年正月,金哀宗召集百官,传位给东面元师完颜承麟。完颜承麟初执意推却。金哀宗苦苦哀求,说:

"朕将江山社稷托付给你,这也是迫不得已。朕身体肥胖,不能策马出征。万一城陷,必难突围。考虑到你平昔身手矫健,而且有将才谋略,如国有幸逃脱的话,可延续国祚,这是朕的心意。"

故此,完颜承麟唯有答允继位。

正月十一日,皇帝登基正在行礼,宋军突破城墙,诸大臣亟出抗敌。宋军攻破南门,蒙军攻破西城,双方展开激烈巷战,四面杀声震天。金军将士顽强抵抗,几乎全部战死或自杀殉国。金哀宗自缢于幽兰轩,享年37岁。完颜承麟闻知金哀宗死讯,率群臣入哭,谥曰哀宗,哭奠未毕,外城被攻破,退保子城,同日,完颜承麟死于乱军中。

宰相完颜忽斜虎率最后的1000多金兵巷战,终于不支,边杀边退。在得知金哀宗自缢的消息,完颜忽斜虎仰天叹息:“吾的君上已经驾崩,我还何以为战呢?我不能死于乱军之手,将投汝水自溺以追随我的君上!诸君可善自为计。”

话一说完,完颜忽斜虎奋身一跃跳入水中自杀。余下金军将士血满身,泪满脸,相顾言道:“完颜相公能死国,难道我辈不能吗!”

于是上至参政、总师、元师,下至兵丁,500多人都跳入汝水殉国。

(蔡州之战中的宋将孟拱)

可见,城墙一旦被突破,不到一日功夫,整个城市就将沦陷。守军即使想巷战,巷战的空间都不会很大了。

(南京巷战)

这与现代城市巷战不一样——现代城市规模大,各种设施完善,能够提供巷战所需的各种物资。但不管怎样,巷战都是所有战争中,最为惨烈的短兵相接,是战斗尊严的最后底限——不成功即成仁。


而知而行的历史


一般来说,城池被围,首先意味着围守双方实力失衡。围城方实力大于守城方,并且出现明显军力、战术心理对比倾斜才会出现被围的状态,或出现局部实力对比失衡,也就是说守势是被动被迫的,但凡实力对比平衡一些,都会选择反击,避免出现被围困的窘境。守城方仅仅依托坚固的城防工事才能勉强达到实力的平衡。而且细心的伙伴会发现,攻守方式也会因为每个时代装备科技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并不能一概而论。

古代军队并非不巷战

古代攻城战并非城破后不肯巷战,如果不能选择突围保存实力,那么巷战也是在所难免的。

由于先前提到的实力对比失衡问题,一旦城破,守城方军力明显弱于攻城方,即便在巷战中,也往往会出现一边倒的压倒性变化,攻城方由于心理和实力上的优势,会选择碾压守城方。

曾国荃湘军克复金陵图

在远程武器,尤其是火器不发达的古代,选择巷战守城方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优势,反而因为建筑物易燃,敌人居高临下等原因,失去依托的守城方最终以失败告终。

惨烈的攻城战之后,城破往往意味着大屠杀

由于攻城方攻城时一般损耗较大,因此攻破城池后,部分情况下会选择屠城,这也是为什么守城方宁可选择突围或投降,也不选择坚守的另一原因。

其中较为出名的就是嘉定三屠、扬州十日。

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发生在清军攻破嘉定后,曾效忠于大顺和明朝的清军将领李成栋由于其弟在此前的一江伏击战中被杀而三次下令对城中平民进行大屠杀的事件。
七月初三,李成栋汇同太仓清兵攻城,日夜炮轰。城中矢石俱尽。初四大雨滂沱,守城士民,渐不能支。清兵趁机急攻,破东门涌入城内。辰时,李成栋入城下令鸣炮屠城。小街僻巷,无不穷搜。每遇一人,大呼献宝,献若不多,连砍三刀,物尽则杀。许多平民遇害。三日后,自西门至葛隆镇,浮尸满河。弘光元年(1645年)四月,清豫亲王多铎兵围扬州。多铎因清军攻打扬州伤亡甚大,攻陷扬州后恼羞成怒下令屠城。

仅太平天国时期大规模围城战之后的屠杀就有许多:

同治二年十月二十四日(1863年12月4日),苏州守将谭绍光被部下汪有为杀死,苏州被克复。淮军夺回苏州后,李鸿章违反不杀降的诺言,将降将射杀千余人。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1864年7月19日)天京失守,随后清军屠城,许多当地平民被杀,(之前在太平军入南京时亦有不少满族平民遭到屠杀)。

其实这样的行为,直到近代仍时有发生,例如南京大屠杀也是在守城城破后伴随的屠杀行为。总的来说,古代农民起义军、叛军和外族入侵往往比较常见围城后屠城行为,黄巢、蒙古帝国、张献忠、清朝、洪秀全,包括汉光武帝刘秀起义时期都有过攻城屠城的行为。官军这类报复行为也存在(安史之乱时,李唐为夺回江山,卑躬乞求匈奴回纥收复洛阳,应允任意抢掠三日,使洛阳成了一片废墟。),但相对数量没有上述一种多。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古代中原王朝的视角,这种报复行为从古至今一直被认为是极为不道德的行为,如此行事的围城者一般都会被史书记录成为刽子手等。


史秀


因为巷战考验的是部队主将对基层军官的掌控程度。而古代绝大多少军队都做不到像现代和未来的信息化军队那样,可以把命令下达到小队甚至个人。

(各国开发的各种近未来单兵作战系统。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可以实现让单个士兵与总指挥部做到信息共享和命令直接传递)



古代部队在平坦地带一般都会列阵,无论摆成鱼鳞阵还是一字长蛇阵,最关键的好处都是让主将看起来一目了然,如果哪个士兵想开小差,马上能发现。


可一旦陷入巷战,那么守城的一支上万的部队,必然要分散成10-50人左右的数百个小分队,在缺乏现代无线设备的古代,主将很难掌控每支小部队的动向,基本就是各自为战了。


事实上这个“各自为战”还是比较客气的说法,“各奔东西”可能更接近现实。

在中国古代大多数时期,军队的主体并不是一心报国的战士,而只是心不甘情不愿被拉来的炮灰农民,或者为了点军饷过来的油滑小子,如果没有了严酷军纪约束,他们第一反应绝不是和敌人战斗,而是赶紧看看旁边有哪个民居可以打劫一笔,然后赶快跑路。


这时候如果主将们太迷信自己的权威,身边卫队太少,却要跑去收拢军队的话。。。。“死于乱军之中”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吧?


所以主将要做的事情,一般都是尽量收束一些能掌控的部队,尽快的跑出城去,再重新编组,恢复军队的指挥结构,才能继续作战。



那有朋友问了,既然由于城市街巷复杂,守军处于无法指挥的混乱状态,那么攻城部队不也一样吗?

没错,攻城部队的指挥和组织同样会被打散,但攻城部队有几个优势:


第一,所有人都明白,攻下对方的府衙意味着战斗结束。而守城部队一般都会在战和撤退之间犹豫不决。

第二,一般来说军队进城前会被授意“放手抢掠三日”,在进城后不同部队划分了自己的“片区”,片区内的人员财物都可以放手支配,于是攻城部队的热情和士气一般都比守城者要高涨许多。


所以一旦开始了街巷战,就算都失去了对基层部队的掌控(少数亲兵精锐除外),进攻一方的主将获胜的机会,也会大得多。


闭家锁的红枫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 古代攻城战不是不进行巷战而是古代一旦进入巷战的阶段, 基本就是困兽犹斗,死路一条。 不可能像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那样反败为胜的。

2点原因

1 中国古代传统的防御体系。 古代的防御体系最著名的就是长城和北京已经拆除的内城城墙。北京内城城墙的城垛有29万3千多个。 如果有三十万禁军守城的话,你可能先兴奋的一下,人好多呀!然后又发现 这些人只能围着北京站一圈。 敌人只要快速攻击一点,必然会突破防御。 这下大家明白明清以来北京的驻军为啥那么多了吧。 防守面积太大。 中国各个城市基本都是这样,高大城墙提供无与伦比的安全感,但是也让守军无所适从,防左则右寡, 防右则左寡,无所不防,则无所不寡。 古代没有快速的交通工具,所以不可能建立一支快速机动的中央预备队。只能把有限部队部署在一线, 所以一旦城墙被破,基本上没有二线部队进行巷战。

2 没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 一旦进行巷战, 就是依靠小兵群作战。部队再小,也需要食品,武器的补充。可是没有有线或者无线通讯,总部是不可能对它提供有效指挥,后勤支援。就算是每个小队都有通讯员,随时和总部联系并且总部精准对各个小队进行精准的支持 。这就是近代参谋本部的雏形了。这完全超越那个时代,古代分兵3路以上就很难协调了。明清之间的萨尔浒之战就是个例子。


谢谢大家观看


Johnny亲王


古代攻城战而且城破,说明攻受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古代城池最坚固的屏障就是城墙, 城墙、城门、瓮城、护城河和壕沟等构成了整座城池的外围防御体系。

为了守住城池,守城一方会把大部分兵力投入到城墙和城门的守卫中。攻守双方会在城墙、瓮城和城门之间展开攻守战,几番轮回下来,双方都会损失惨重。



一旦城门或城墙被攻破,说明守城一方有生力量所剩无几。而且城破会让士气低落,军心涣散,崩溃情绪会让抵抗力大大下降。加上十分混乱,通信不畅,守城指挥者很难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一方面为了保存实力,最好的选择就是弃城突围,一般事前也会有所安排。另一方面,由于古代房屋多为土木结构,无险可守,即使双方巷战,守城一方在兵力、士气和指挥等方面都是劣势,最后难逃全军覆灭的结果。而且会激怒攻城一方,产生屠城的可怕后果。同时本着“困兽犹斗,穷寇莫追”的原则,攻城一方的目的主要是占领城池,同时为了减少损失,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赶尽杀绝。因此一般会放守城一方一条生路。喜欢我的观点请关注点赞,谢谢!


养车智多星


古代城市攻防战主要是城外防御,城池防御两部分,巷战对战局基本没有影响,属于无意义抵抗。

1、城外作战

战争的原则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在城池防御中,自然要在能消耗敌人最多的地方作战。

在城外依托城池与既设阵地对敌作战,自然能够更大概率消灭敌人。

在城强防御作战中也是如此,敌人的攀爬登城、破城门基本就是绞肉机,自然也是消灭敌人的最佳选择。

(宁远保卫战:城墙攻坚最消耗兵力)

我们来看1642年明朝京师戒严时候的兵力部署。

(部署,部分未录入)

这就是戒严下城外部署的情况。总共有12个信地,列营20多座。其中出现的番号有兵部标、标右营、正标营、正标前锋营;神机1、2、4、6、7、前锋左、右营,共计七个营;神枢营1、2、6、前锋左、右,共计五个营,五军营1、2、6、7前锋左右、营,共计六个营,合计22个营,其中五军二营、神机七营、神机六营最初在城下防御,后调到昌平、通州、河西务、天津防御。驻扎城外的部队虽然都是防守信地,依作战能力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六营、诸前锋左右营、其他选健营。


城外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与敌野战、冲锋破敌、哨探、设伏、用奇。

2、城墙防御

在城外作战失利后,开始城墙防御。城墙防御的优势在于有坚固的城池与准备好的防御器械,不利在于这是城池的最后一道防线。对对方而言,就属于最后一次总攻击。

(京师位置)

我们继续看1642年京师戒严下的明军部署。

“每门预设土袋千条,每条用布一丈四尺,满装沙土,遇城垛有损坏处,即堆为垛,炮不能碎,箭不能投。”

“每一城垛或二人或三人守之,此平时认定之信地也。今定为更番之法,以三十垛为一队,立一队长,以三百垛为一总,立一队总。”

这种情况下,如果冒然攻击城池是要付出较大代价的。

3、城内安缉

城内需要巡查,主要作用就是保证城内安定,防止里应外合。

如果敌人突破城池后,城内巷战是没法做到反击胜利的。

(此战日军除了守备城内据点外,也没有巷战)

总结:

在战争中,对于大的城市就是要依托城市野战,这属于有后方作战,且为了政治影响、经济情况都需要。

无奈之下开始婴城自守,如果有援兵的情况下要加强决心死守。如果城破,能反击补上缺口就反击,反击失败就准备突围,保存有生力量。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城的攻防战,是古代冷兵器时代围绕城市进行的最后战斗,双方在临近围城之前必然进行多方的博弈,城外的桥头堡、要地、筑垒等,解决这些才能达成围城战,而这对于攻方来说已经占据野战的优势,对于守方来说兵力已经捉襟见肘,无奈退守城桓,这也意味着守方的对外联系被切断了,但还能守城说明资源与士气还能维持。

较大的城一般都有城郭、护城河,作为攻方,扫荡郭是必须的,这是破城必须,而对守方是巷战的预演,如果要是还有护城河的话,眼睁睁看着郭与护城河被荡平,就已经说明守方力有不支了,那么就只剩凭坚城苟延残喘了!这时兵力损耗攻防差距就很大了!守方兵力分散、展开与调动困难,并处于众矢之的的核心。

而最后阶段,攻方破城是在强大的千钧气势下实现的,那么此时,守方在或休息不足、或给养不济、或体力不支、士气打击严重的情况下,旗鼓还能保全并敲响吗?还能组织起有效的战斗冲击吗?

冷兵器时代,由于攻防装备的限制,是不存在现代的巷战的,单兵的冷箭与几个人的刀枪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优势方占据街道展开,可以做到分波攻击,躲到房子里的人还有什么用呢,体力、精力耗尽,只有被分割围猎清剿的份了!

在冷兵器时代城破后,此时巷战是守方的劣势!



F14560678


其实古今中外,城门被破后,都会有巷战的,只不过古代较少发生。

『』为什么古代一般不巷战呢?

一、攻防双方没有巷战的机会。

古代围城一般是围三缺一,总会留一个方向的缺口不围。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

a瓦解守城一方的斗志。

若围成铁桶,撤退无望,守城一方便很有可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到头来的结局便是鱼死网破。

b可供守城部队撤离。

在冷兵器时代,攻城部队也怕巷战。若开一个口子,守城的便大多不会死拼,会首选沿缺口撤退。攻城的既轻松攻占城池。也可在缺口附近埋下伏兵掩杀。

二、守城一方没有必要巷战。

古代城池会依据敌军进军路线层层建设,每百公里左右就有一个城池,这个守不住,就退至下一个,并且都是在敌军的必经之路上。

还可以在敌军进犯之路上设伏,以巷战更有胜算。

三、守城方进行巷战无异于自杀

古代打仗胜主要靠人数优势和阵法,单兵作战是短板。古代没有利于巷战的比如步枪、狙击枪等远程武器可用,又没有通讯联络工具,一旦城破,上下级便会失联,根本无能力组织有效抵抗。

面对蜂拥而入、气势正盛的敌军,仅凭无组织的散兵游勇,又没补给和支援,简直就是送死,还会白白牺牲指挥人员与老兵。

比如太平天国的安庆保卫战,破城后,太平天国两万将士悉数在巷战中死伤殆尽。

『』古代有以下几种情况才可能发生巷战:

一是兵家必争之地,或者若影响全局的重要城池;

二是守军突围失败,但外有援军,于是展开巷战,里应外合,以图反败为胜;

三是守军有死战决心,

巷战,也叫城市战,是敌我双方逐个街道与房屋进行争夺,通常发生在城市或大型村庄内。

巷战很难打,原因:

一是敌我贴身肉搏,很血腥。

二是敌中有我,我中有敌,形成犬牙交错的状态,很危险。

『』古代最惨烈的两个巷战

(蒙古军队攻城)

金朝最后一战----蔡州之战。

金哀宗自杀后,余下的1000多名金军与蒙古军队进行了惨烈的巷战。

在蒙古军队蜂拥而至,金朝败局已定之时,金军上至参政、总师、元帅,下至普通兵员、随从500多人均自杀殉国。

樊城之战

忽必烈攻打樊城,襄樊军民顽强抵抗了六年之久,直到咸淳九年,樊城才被破城,主帅范天顺自杀殉国。

统制官牛富率领最后的百余将士与敌军进行巷战,最后牛富身负重伤,投火自尽。守城将士全部玉焚。

无论古今,一旦发生战争,有城市的地方就有巷战!现今,城市化的发展意味着城市巷战将不可避免,并将成为一种重要的作战模式。

期盼和平吧!愿这一切不再发生!


小熙为人人


让我们想象一下,一座城池被军队团团包围起来了,这个场景像什么?没错,瓮中捉鳖!

在古代战争特别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一旦城池被包围起来,往往就意味着攻守双方的力量严重失衡。守军需要依靠城池来弥补双方之间的力量差距,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城门被破,就说明攻城方的实力已经完全碾压了守军。


守军在拥有城池的情况下,都输给了攻城方。那守军在城池中进行巷战的结果可想而知,结局一定是被攻城方碾压。在这种情况下,与其留在城池里进行巷战、做无谓的牺牲,守军不如突围出去,为己方保存有生力量。

另外在古代战争中,守军进行巷战并不能像现代战争一样,依靠热武器以及地形屏障获得巨大优势。在现代战争中,守军往往能够依靠熟悉地形的优势,在城市中利用房屋、壕沟等屏障保护自己,暗中使用热武器,远程攻击敌人。同时守军还能依靠现代的电子通讯技术,联系分散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士兵,组织进攻防守。


而在古代巷战中,指挥官却无法及时地组织军队,士兵们往往只能分散作战。同时冷兵器时期的守军,因为需要贴身进行搏杀,地形等屏障优势并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巷战的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古代攻城战城门被攻破之后,守军往往只会突围撤退,为已方尽可能地保存有生力量。只有在突围不成、有援军、有死战决心等情况下,守军才会进行惨烈的巷战。比如在南宋末期,便发生过壮烈的巷战。

当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军攻打襄阳、樊城地区时,遭到了当地军民的顽强抵抗。这场战役整整维持了六年之久,直到咸淳九年(1273年)正月,樊城城破,守将范天顺力战不屈,城破自杀殉国。统制官牛富在城破之后,仍然率领百余将士进行巷战,渴饮血水,继续战斗。最后因为身负重伤,牛富投火自尽。何其壮烈!

所以古代守军在城门被破之后,也有可能会选择巷战,但往往是在万不得已或者有援军的时刻才会进行巷战。另外进行巷战,这种抵抗到最后一刻的做法,往往会招来攻城方的疯狂报复,这种报复往往就是屠城泄愤。在樊城被破之后,襄阳守将吕文焕便是为了避免城破后百姓被屠杀,才决定向元军投降。至此,长达六年可歌可泣的襄阳樊城保卫战才结束。


WarOH协虎


其实在任何攻城战当中,守军在城破以后,第一选择都是突围。除非实在没有地方可以跑,或者预定援军很快就会抵达,才会进行巷战。

因为,突围是最明智的选择,可以保持有生力量,毕竟战斗骨干的培养是非常困难的。我们以太平军安庆保卫战为例子。在安庆城外,是曾国荃的1万湘军和多隆阿的1万多八旗军。

而李续宜湘军为预备队,在江面上是杨载福的湘军水师,在太湖是胡林翼统一指挥。在南边是21000湘军,坚固保护粮道。

陈玉成大军虽然在外围拼命救援,但是清军死死顶住了太平军一浪高过一浪的进攻。陈玉成的核心主力此时都在安庆,在赤岗岭有4000人,在菱湖有8000人,在安庆还有1万多人。

结果,赤岗岭太平军被攻破,4000人全部巷战战死。菱湖太平军投降以后,8000人全部被斩首,最后安全被攻破2万太平军被杀。安庆一战,虽然壮烈,但是陈玉成的3万精锐全军覆没。

从此英王陈玉成实力大减,只能幻想去招募鼠首两端的地方团练,被擒杀。由此,可以知道,如果有突围的机会,一定不能困守在孤城当中巷战。城市还有机会夺回来,要敢于大踏步的前进,也敢于大踏步的后退,在运动当中寻找战机。因为,百战磨练的军官和士兵一旦成建制损失掉,短时间内就再也补充不回来了。

如果在安庆守军,有那怕三分之一可以突围,陈玉成就可以利用这1万人为核心,重整军力。但是现实却是全部损失掉,英王陈玉成和整个太平天国也从此走上了最后的末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