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李志敏、欧阳中石、沈鹏、张辛与“北大书法艺术研究班”|书法史

在当代书法史和绘画史中,北京大学是不能忽视的一个艺术重镇。1917年,在五四运动期间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蔡元培先生出任北大校长。在他的力促下,北大先后成立了书法研究会(会长沈尹默)和画法研究会(导师徐悲鸿),揭开了北大书画史的序幕,迎来东风第一枝。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北大燕园书画会(北京大学书画协会前身)应运而生,与沈尹默合称“北大书法史上两巨匠”,与林散之并称“南林北李”的李志敏先生当选首任会长,他亲率诸书友、画友乘时崛起、承先启后,赢得东风又一枝。

李志敏、欧阳中石、沈鹏、张辛与“北大书法艺术研究班”|书法史

李志敏为北大书法艺术研究班授课

1990年秋,北京大学艺术教研室发起开办了北大首届书法艺术研究班。这是北大建校以来面向全国招生的书法艺术研究班,有来自全国各地100余名学员来北大深造。李志敏、张辛、杨辛、季羡林、陈玉龙、袁行霈、沈鹏、欧阳中石、钱绍武、吴小如、张振国(翁图)等为研究班主要师资力量,启功对研究班开办也给予支持。研究班共举办了两届,学员中有不少人成为当今书坛的中坚力量。研究班的举办也成为当代书法教育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

李志敏、欧阳中石、沈鹏、张辛与“北大书法艺术研究班”|书法史

沈鹏为北大书法艺术研究班授课

作为研究班主讲教师、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先生对研究班的举办投入了不少心血,他十分重视书法人才的培养,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他就时常亲身指导和支持由北大学生华人德、白谦慎等人发起的“北大书法社”的系列活动。1981年,日本书道学校代表团访问北大,李志敏率北大书法人与日本同道在临湖轩及勺园举行笔会等活动,校外沈鹏、柳倩及学生张辛、曹宝麟、华人德、白谦慎、冷溶等也参加了交流。实际上,李先生与诸多晚辈都结下深厚友谊,亦师亦友者遍布燕园内外、大江南北,有张辛、王岳川、刘小刚、曹宝麟、华人德、白谦慎、刘恒、高译、李晓峰、杨杰、唐云来、周持、王少墨、邵佩英、白崇然、何劲松等;也有不少弟子以“三春堂门生”居之,有梁致章、刘明星、叶清、汤耀明、刘玉岭、容若、刘艺嶺、刘珍清、段中峻、孙晋彦、张国辉、陶荣祥、韦国栋、许介川、王炳光、魏中典、庄辉、陈吉安、段生龙、刘朝玺、黄联成、姜广业、张肇思、严文赋、邱群、古木、王宝林、段黎蓬、贾大一、孟昭丽、李振昌、宋凤周、张法亭、韦音权、王家璋、汤耀平等。

李志敏、欧阳中石、沈鹏、张辛与“北大书法艺术研究班”|书法史

欧阳中石为北大书法艺术研究班授课

李志敏、欧阳中石、沈鹏、张辛与“北大书法艺术研究班”|书法史

北大书法艺术研究班师生合影

李志敏、欧阳中石、沈鹏、张辛与“北大书法艺术研究班”|书法史

李志敏留在北京大学的部分墨迹

李志敏、欧阳中石、沈鹏、张辛与“北大书法艺术研究班”|书法史

李志敏为研究班学员现场示范

李志敏、欧阳中石、沈鹏、张辛与“北大书法艺术研究班”|书法史

李志敏狂草: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志敏、欧阳中石、沈鹏、张辛与“北大书法艺术研究班”|书法史

李志敏藁书:《标准草书指南》序言手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