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孩子哭鬧別隻會吼,聰明家長3招搞定,孩子一天比一天優秀

對於很多家長們來說,孩子哭鬧是真的讓人很頭疼的問題,這個時候很多孩子講道理聽不進去,嚴厲之下又哭的更厲害,哄也哄不好,再動粗只會讓孩子哭的更厲害,吼不是,不吼也不是,孩子的哭鬧到底該怎麼解決?一起來學習吧!

孩子哭鬧別隻會吼,聰明家長3招搞定,孩子一天比一天優秀

孩子的哭鬧也是情緒一種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哭鬧,第一反應就是讓孩子停止,而忽略了孩子的哭鬧也是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哭聲也許會因為我們的吼叫或是哄而暫時止住,但是他們的情緒並不能被止住,任何情緒都需要表達的窗口,只有讓孩子表達出情緒,才能夠學習如何去梳理,感受,控制情緒,不斷強大自己的內心。

孩子哭鬧別隻會吼,聰明家長3招搞定,孩子一天比一天優秀

孩子哭鬧,3個方式不可用

1. 馬上跟孩子講道理

很多家長有意識到,孩子哭鬧時,不該用吼叫來解決,應該和孩子慢慢講道理,但是其實在面對孩子的情緒上,講道理為什麼變得那麼沒有作用,其實就是在情緒發作時,是一種表達方式,其實回到大人上來看,自己不開心、難過的時候,你希望你的朋友和你說一堆道理,還是安慰你的情緒,陪著你呢?孩子同樣需要被理解,如果情緒被忽視,那麼那些道理也會被忽視。

2. 無條件的滿足哭鬧的孩子

孩子一哭,很多家長就手足無措,想讓孩子不哭就忽視了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只是用各種哄騙的方式讓孩子停止哭鬧,甚至打破了原來給孩子建立的規矩,如不可以吃糖,不可以看電視,這樣的妥協一次次之後給孩子加深的印象就是,如果我得不到的東西,哭鬧以後一定會有,如果家長忽視我,哭鬧一定能引起他們的注意,孩子開始把哭鬧變成了一種工具,而不是情緒,這對於以後學會控制情緒,正確表達情緒更加不利。

3. 一味的讓孩子轉移注意力

孩子哭鬧很多家長會用的一種方法就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這個方法也許在2歲前孩子的認知水平處於發展初期時,還可以用這個方法,但是隨著孩子長大後,這樣的方法反而對孩子帶來的是負面影響,孩子如果在表達負面情緒時,被打斷轉移注意力,不但會破壞孩子練習專注力提升,變得很難保持興趣,更會讓孩子學會逃避問題,無法面對挫折,更是影響到孩子的成人之後的情緒處理。

孩子哭鬧別隻會吼,聰明家長3招搞定,孩子一天比一天優秀

教會孩子情緒處理,聰明家長這麼做

1. 先照顧孩子情緒

當孩子情緒爆發時,不要一味的哄或者是講道理,最先要做的就是處理孩子當下的情緒,當你接納孩子的情緒,並且能夠理解孩子的情緒,就能幫助孩子緩解當下的哭鬧,讓孩子感到安全感,例如孩子摔倒,當下很多家長會說:“怎麼這麼不小心”“說了多少次走路要看路”“這麼大了哭什麼站起來就好了”而最應該感受的是理解孩子“太疼了”,這樣的同理心,能給孩子緩解情緒有很大的幫助。

2. 讓孩子釋放情緒

孩子哭鬧是釋放情緒的一種方式,這個時候不要說“不哭了”等等,在孩子大哭的時候,理解孩子的情緒,給孩子一個簡單的擁抱,輕拍孩子的後背等都是給孩子一個緩衝時間,讓孩子能夠慢慢平復,從哭鬧中走出來。

3. 讓孩子表達情緒,再處理問題

當孩子的情緒得到緩衝後,家長可以通過溝通讓孩子自己用語言來表達剛剛的情緒,同時說出事情的經過,這個過程孩子的情緒已經得到安撫,再分享事情經過,就會更加清楚,家長也能在這個過程中瞭解事情經過,思考如何和孩子完成接下來的溝通,給孩子提出適當的建議,告訴孩子情緒發洩也有限定,事情發生需要去思考如何解決,哭鬧沒有辦法解決任何問題,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孩子的脾氣不是一日變差,作為父母的我們要學會耐心和接納孩子的情緒,讓孩子體驗情緒,表達情緒,控制情緒,也許有一天孩子在應對情緒上,比我們更堅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