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家乡的土烧馍馍

家乡的土烧馍馍

“民以食为天”。几乎每个地方都有特色美食——北京的烤鸭、内蒙古的小肥羊、西安的羊肉泡馍、山西的刀削面……而我要介绍的,则是我们家乡的特色美食——土烧馍馍。

说起土烧馍馍,我不得不说说它的出处。我的家乡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措周乡的一个小山沟里,山沟与外面大千世界的沟通相对来说是闭塞的,所以还保留着比较“原始”的生活习惯,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我们以地为灶,以土为锅来制作美食。 用土怎么制作美食呢?这样做出来的食物还能吃吗?想必你有一大堆的疑问。实际上,土烧馍馍不仅吃起来香脆可口,而且金黄诱人。白白的面粉发好之后,穿上用土做成的“衣服”,看上去是软软的一坨,没有卖相可言。可是经过土的烧制,像是脱胎换骨一般,色香味俱全,外脆里酥,特别美味。土烧馍馍外面是金黄金黄的“铠甲”,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麦香,真令人垂涎三尺。

土烧馍馍的做法其实非常简单,不需要精美的厨具,只要有土就好。把面粉发好,让它们一团一团“钻” 进特制的“衣服”以备用,接着,用土块垒起一个中空外实的灶台,把刚才准备好的食材放进灶台中用火焖烤,等时间刚好,拿出,褪去“衣服”,美味可口的土烧馍馍就大功告成了。

虽然制作不需要太多的工序,可是制作过程中有很多步骤是特别讲究的,也算是个精细活。土烧馍馍的整个制作过程是不用接触任何金属类的东西,灶完全是用土坷垃垒起来,通过烧、烫、燎、焐等方法将麦香与土壤完美组合。老人们说,以前,青海大多数地方都在用这种方法制作馍馍,现在,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这传统的制作方法在许多地方已经遗失了。

做土烧馍馍,首先要看天气,其次在烧馍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火候,最后还要讲究制作土烧馍馍的细节,所有馍馍的大小、厚度都要一样,一个土烧馍馍的好坏由这些因素共同影响。

熟能生巧。正如修理工听声可以辨别故障来源,土烧馍馍的制作者也可以通过听声音来判断馍馍是否可以出“锅”,柴火还需不需要加…… 敲打是制作过程中最主要的一个步骤,馍馍下方的土坷拉要使劲敲碎,不敲碎则会影响馍馍的平衡;敲打力度都是经验,所以制作土烧馍馍难易程度由此可见。此外,对土坷垃的挑选比较严格,对其大小、色泽都有一定的要求。这些都跟烧出来馍馍的颜色、形状有很大关系。烧出来的土烧馍馍透着地气,有着麦香的味道。

小时候,家里大人们出去打工时,妇女们就会做很多土烧馍馍,并在阳光下晒干,然后将其打碎,放在小麻袋里作为他们的干粮,饿时烧一壶开水,把干馍馍放在开水里泡一会儿吃,很方便,它里面没有任何化学原料,很健康,味道也很香。

真希望家乡的这项传统手艺一直能传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