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得了高血壓,要不要吃阿司匹林?

範範範小軒


描述中您也提到阿司匹林並不是個降壓藥,可是很多高血壓的人都在吃,那麼,是否有高血壓就一定得服用阿司匹林呢?

答案當然是: 不一定!

得了高血壓一定要改善生活方式,限鹽、戒菸、限酒、控制體重、合理運動,如果生活方式改變血壓仍不達標,就需要服用降壓藥。

那麼,什麼情況下,有高血壓的人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呢??

小劑量阿司匹林主要用於缺血性心腦血管病的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

指南中明確規定,如果高血壓同時出現了高血壓併發症之一的缺血性心腦血管病,可以服用阿司匹林預防心腦血管病再發;

如果高血壓沒有併發症。血壓控制良好(150/90mmHg以下),同時有以下危險因素中的2項: 吸菸、低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男性≥45歲或女性≥55歲;是服用阿司匹林的適應徵。


什麼情況下,有高血壓的人不適合服用阿司匹林呢?

1.血壓沒有控制到150/90mmHg以下,服用阿司匹林出血風險大;

2.有服用阿司匹林的其他禁忌症或慎用的情況,如阿司匹林過敏、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病史、哮喘、痛風等;

3.阿司匹林抵抗,也就是說,吃阿司匹林並沒有起到抗血小板的作用,這是由個體差異決定的;

4.有高血壓腦出血病史。

因此,高血壓並不一定必須服用阿司匹林,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和目的來選擇是否服用阿司匹林。有些高血壓的人用不著或者不適合服用阿司匹林可以不服。有些沒有高血壓的人有可能需要服用,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決定。

更多健康問題,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李博士和你談健康。如果你喜歡李博士的問答,請多多轉發和點贊!


李博士和你談健康


王大爺患高血壓20多年,前一段時間聽他的老朋友李大爺說他也患高血壓,為預防高血壓的一些併發症,醫生建議他服用阿司匹林。於是王大爺也效仿李大爺每日服用阿司匹林,可是最近常覺得胃不舒服,去醫院就診,診斷為藥物所致胃潰瘍。

小劑量阿司匹林可用於預防腦缺血發作、暫時性腦缺血、心肌梗死、動脈瘻或其它手術後的血栓形成。實踐證明,小劑量阿司匹林不僅能減少致命和非致命性心肌梗死,也能降低腦卒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有研究表明,每日服用阿司匹林75mg,可使心肌梗死發生減少36%,心血管意外發生減少15%。阿司匹林一般每日服75~100mg,對預防腦卒中、心肌梗死的復發等是有益的。但在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服用阿司匹林會出現以下不良反應:有時會出現嘔吐、噁心、腹痛;大劑量和長期服用可引起胃炎、隱性出血,加重潰瘍和消化道出血等。如果在餐後與適量碳酸鈣同服,可減少反應的發生,但不宜與碳酸氫鈉同服,宜間隔2小時左右。

(2)由於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長出血時間,因此正在使用肝素或華法令抗凝劑者及有嚴重肝病或出血性病變者不可服用阿司匹林。手術前應停用阿司匹林以防出血不止。

(3)胃、十二指腸潰瘍者、消化道潰瘍出血者、出血體質者、哮喘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應禁用阿司匹林。

(4)長期大量服用阿司匹林可出現頭痛、眩暈、耳鳴、嗜睡、視聽力減退、出汗等反應,嚴重者有精神紊亂和酸鹼失衡,遇到上述情況應立即停藥。

(5)有過敏性鼻炎、鼻息肉、慢性呼吸道感染(尤其是過敏性症狀)者、肝腎功能不全者、心功能不全者、血小板減少者,應慎用阿司匹林。


中國藥聞


王醫生,我高血壓十多年了,聽人說得吃阿司匹林,不吃就會腦梗,是不是?

吃不吃阿司匹林不是單純高血壓決定的,得不得腦梗也不僅僅是有沒有高血壓決定的,更何況阿司匹林有一些風險,一定要評估好再決定是否吃。


該吃的人,不吃不但會增加腦梗風險,還會增加心梗,心衰,冠心病等等風險。

不好吃的人,吃了不但沒有用,還會增加出血風險,得不償失。

我們先看看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1、常見消化道潰瘍,消化道出血的人,不能服用,會加重出血;非腸溶阿司匹林如果不與餐同服會引起噁心、嘔吐、上腹部不適或疼痛等。 口服阿司匹林可直接剌激胃黏膜引起上腹不適及噁心嘔吐。

2、全身臟器活動性出血,阿司匹林會加重出血。

3.、過敏反應、哮喘 ,阿司匹林後可引起皮疹、血管神經性水腫及哮喘等過敏反應,會引起哮喘大多嚴重而持久。

4.血液病,需要血液科醫生根據具體情況定奪。

當然我們也沒有必要因為阿司匹林又有這些副作用而畏懼阿司匹林,因為任何藥物都是雙刃劍,都有副作用,對於副作用瞭解越詳細,我們用起來才更放心。

目前抗血小板指南指出:有明確心腦血管疾病及外周血管疾病的朋友必須吃。 具體說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腦梗塞,腦缺血,四肢血管狹窄,頸動脈狹窄,椎動脈狹窄等等血管斑塊或狹窄或閉塞的情況需要長期口服阿司匹林。

其目的就是預防這些病變進一步加重。 這些人群,吃肯定比不吃好,可以明顯降低發病率,住院率,死亡率。

對於一級預防吃阿司匹林,就是說還沒有心腦血管及外周血管疾病,只是有高危因素而去預防心腦血管及外周血管疾病的方案,過於複雜。 需要具體評估,王醫生只能簡單說50歲以下,70歲以上的目前沒有證據證明阿司匹林有好處或壞處,不建議一級預防。

而50-70歲的朋友,您需要去醫院找個心內科醫生算算,評估一下,看有沒有必要吃阿司匹林。

高血壓只是是否服用阿司匹林的一個危險因素,不能簡單的根據是否合併高血壓來判斷是否服用阿司匹林。而是要結合糖尿病、高脂血症、吸菸、年齡、性別來綜合評估!


心血管王醫生


您好!感謝提問。我是大連市中心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惠大夫。其實,關於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問題,糾結了很多人,有很多人錯誤的認為,到了年齡之後,為了心腦血管系統的健康,應該常規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這些常見的心腦血管系統疾病。

其實不然,錯誤的服用阿司匹林,不但不會得到很好的預防效果,卻可能會出現一些出血等不良反應。

的確,作為百年老藥阿司匹林,確實為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系統疾病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其實,在最早期阿司匹林是作為解熱鎮痛藥,而應用於臨床,後來發現阿司匹林有對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夠預防和治療缺血性心腦血管系統疾病,如冠心病等。

而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而需要根據高血壓患者未來發生心血管系統疾病的風險而定。如果是高危的患者,可能需要服用包括阿司匹林在內,加上他汀類藥物等藥物來預防,但是如果是低危的患者,就不需要積極的服用阿司匹林。

從簡單來講,如果高血壓患者,男性大於50歲,女性大於60歲,再合併一項以上的心血管系統疾病危險因素,則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這些危險因素包括吸菸,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等。


惠大夫在江湖


點右上角“關注”更便捷瞭解醫學知識。

一、“阿司匹林”不是降壓藥,而是抗血板藥物,得了高血壓吃“阿司匹林”主要是為了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二、特別說明一下:目前臨床主要用的是“阿司匹林腸溶片”。高血壓患者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是有嚴格的規定的,“阿司匹林”用於中國人群ASCVD一級預防的推薦意見,是建議以下這樣高血壓人群服用阿司匹林(75-100mg/d)進行的ASCVD一級預防:

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良好(<150/90mmHg),伴有以下3項危險因素中的至少2項:①年齡(男性≥ 45歲或女性≥55歲),②吸菸,③低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1.04 mmol/L)。


三、當然對“阿司匹林”過敏者禁用;同時下列情況應禁用:①活動性潰瘍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②血友病或血小板減少症。③有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體抗炎藥過敏史者,尤其是出現哮喘、神經血管性水腫或休克者。


路標指向老年病


這是一個年前就提出的老問題了,看了看多遍文章講的大多數是阿司匹林的付作用之類,因為正在吃或猶豫要不要吃阿斯匹林的人太多,覺得還是要深化一下對阿斯匹林的認識。

首先要明確阿斯匹林究竟是起什麼作用的,只有在血管內粥樣斑塊一旦破裂時具有抗血小板激活後形成血栓的作用。血管內一旦血栓形成血流完全閉塞會造成心臟、大腦、大動脈發生梗死(梗塞),其後果是心肌梗塞、缺血性腦卒中(腦梗)、肢體缺血性壞死等。

血栓又是怎麼形成的呢?動脈內的不穩定的粥樣硬化軟斑塊一旦破裂(炎症反應過度、動脈痙攣的機械性應力等因素作用下),凡是血流中的血小板流經並接觸粗糙的破口即會被激活併產生瀑布現象(只要碰到激活的血小板其他血小板也都被激活)並暴露出纖維蛋白受體,纖維蛋白和激活後的血小板上的纖維蛋白受體連接便形成了血栓,以血小板為主體的是白血栓。而阿斯匹林是通過抑制血栓素A2即TXA2來阻止血小板激活(未激活的血小板不會聚集),當然還有其他途徑也可以激活血小板如ADP和水蛭素等,波力維就是通過阻止ADP途徑防止血小板激活的。所以服用阿斯匹林只有在動脈內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時起到阻止血小板遇潰破口、被激活的作用來防止血栓形成!

所以不是年齡大的人都要吃(許多活到九十幾歲的老人、動脈狹窄血流減少還有許多斑塊但從沒有發生過血栓事件是因為從未發生過斑塊破裂),它也不能防止動脈硬化和粥樣斑塊形成、不能防止斑塊破裂、不能降低血粘度,不能防止房顫患者血栓脫落形成腦栓塞、或靜脈血栓脫落形成肺梗塞,沒有活血化淤作用、更不能降壓、只有當斑塊破裂的瞬間起到抗血小板激活形成血栓的作用。

那麼哪些人應該服用阿斯匹林呢?

1.有過心肌梗塞、腦血栓形成(不是腦栓塞)、支架植入術後、搭橋手術後、心臟瓣膜置換術後、下肢動脈閉塞再通後的患者必須長期甚至終身服用。

2.經血管內超聲、體外血管超聲、CT或核磁共振等檢查確實有不少軟斑塊合併有三高的患者具有的1-2種危險因素以上(與斑塊多少、動脈管腔狹窄程度無關)應該長期服用。

3.曾發生過急性冠脈綜合徵(必須有經驗的心內科醫生診斷)無論梗塞與否都應服用。

4.初發性或勞累性心絞痛,發病症狀典型,有心電圖動態改變、硝酸甘油舌下含服能迅速緩解又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長期嗜煙者四條中有一條或以上的患者應該服用。

5.特別提一下腔梗患者是否要服用:首先腔梗是動脈末梢血管堵塞(比如大樹最遠端樹葉前的莖)至今病因不明,只有各種假設,腔梗病灶僅有幾耗米,如不發生在功能區連症狀也沒有,年齡越大發生率越高,很多75-80歲的人頭顱CT做下來是多發性腔梗,許多人自已從不知道。如果沒有其他血管梗塞事件、三高控制良好的患者就防止腔梗來說不必要吃。

以上幾條是患者經常會遇到、會困惑的問題,有些可能不同於指南和共識,必竟阿斯匹林最主要的付作用是出血,消化道尤其是胃出血是常見的,重者腦血管出血時它會加重出血。因此有出血傾向的人禁用或慎用。儘管出血的發生率較傳統預防房顫患者血栓脫落髮生腦栓塞法令和新一代抗十因子和抗二因子的抗栓藥沙斑類、達比加群等要少得多、比新一代抗血小板藥物和抗纖維蛋白受體藥物的出血風險也要低得多,但一旦碰到你那就是100%了。順便說一句:如果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後身上出現淤青還能服用嗎?這說明了起到了抗血小板作用,大多數是無意中碰撞的結果。如果出現大面積的淤血或不斷擴大,應停用或減量服用。出現黑便應查大便隱血,尤其是不管什麼原因有過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附合上述條件者還是應該用,只是注意大便顏色或定期檢查大便隱血試驗,既方便又省錢,三次以上陽性不得不停藥了。希望對醫學知識有興趣的同仁和讀者有邦助。

2018.4.22


我想說點真話


一、阿司匹林什麼時候吃?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聚集治療的常用藥,作為一個百年老藥,阿司匹林在眾多循證醫學證據證明其在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作用後,又煥發了第二春!阿司匹林的作用,也主要是改善心腦血管疾病的預後,或者用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也只有這些時候,阿司匹林才需要吃!也就是說,確診心腦血管等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後以及用於心腦血管等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一級預防的時候,我們才需要口服阿司匹林!

二、高血壓和阿司匹林的關係?

如果患者沒有心腦血管疾病,也沒有罹患心腦血管等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高危風險,也就是沒有必要進行心腦血管等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一級預防的必要,那麼高血壓患者也是不需要口服阿司匹林的!但如果已經罹患心腦血管疾病,或者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很高,比如男性大於50歲,女性大於60歲的高血壓患者,再合併一項以上的心血管系統疾病危險因素比如吸菸肥胖、高血脂等,則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進行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

三、阿司匹林吃了都是好處嗎?

阿司匹林再神奇,沒有必要口服阿司匹林的患者長期服用後,也會有其副作用!比如胃腸道的損害!以及高血壓患者血壓沒有控制穩定的情況下服用增加腦出血的風險等等!所以,如果沒有必要服用,即便有高血壓,也無需為了“獲益”而服用阿司匹林!

親,看懂了嗎?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您!


心健康


阿司匹林時預防動脈粥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基礎藥物,對於心血管疾病的一二級預防到目前為止,還是國際和國內醫學界的首選藥物。而高血壓又是引發心血管問題,動脈粥硬化的高危因素,好像這麼看來,得了高血壓,吃阿司匹林會有所幫助,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今天李藥師就來給您分析一下給高血壓和阿司匹林的關係。

李藥師談健康,點擊右上方紅色按鈕“+關注”,更多健康用藥知識與您分享!

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服用阿司匹林嗎?

要想弄明白什麼人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問題,首先要明白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問題的作用機理。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問題的主要機理是通過抑制血栓素A2的形成,從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有效的預防血栓的形成。因此,對於沒有生成血栓風險的朋友,是沒必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

高血壓患者,如果是單純的高血壓,沒有其他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建議先調整生活方式和(或)服用藥物,以控制血壓平穩為主,沒必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

什麼情況下高血壓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對於這個問題,我國的阿司匹林專家指南中給出了明確的用藥依據,如果有高血壓,且控制良好的情況(至少控制在150/90mmhg)下,如果還有以下三項危險因素中的2項,可考慮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問題:

  1. 年齡:男性≥45歲,女性≥55歲;

  2. 吸菸

  3. 高密度脂蛋白偏低,HDL-C<1.04mmol/L

除了上述危險因素,還可以考慮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早發現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情況,都可以諮詢醫生是否可以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問題。

什麼情況下高血壓患者不能服用阿司匹林

實際上,有一些高血壓患者有些情況下是不宜服用阿司匹林的,考慮什麼情況下不要服用阿司匹林呢?

1.高血壓控制不理想:如果血壓無法控制到150/90mmhg以下,不可以服用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問題,阿司匹林抵抗血小板凝集的藥理作用,同樣也有導致出血的風險,血壓控制不住的話,會增加腦出血的風險。建議血壓控制在140/90更佳。

2.有內出血風險: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最大的風險還是導致內出血的風險,如果有胃出血、腦出血病史,或凝血功能紊亂的高血壓患者,也是不宜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


李藥師談健康


阿司匹林確實不是降壓藥,因為高血壓是腦卒中最重要的危險因素,腦卒中包括出血性的腦卒中和缺血性腦卒中,70%以上的腦卒中都高血壓有關。而缺血性腦卒中佔腦卒中的大部分,所以高血壓病人用阿司匹林預防缺血性腦卒中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也是有條件,有適用症的。


阿司匹林最先是作為一種解熱鎮痛藥應用於臨床,現多作為抗血小板聚集藥物,用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及復發。對於有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壓、肥胖、吸菸、年齡大於50歲者,口服阿司匹林可降低其發生心腦血管病的風險。

阿司匹林的作用與劑量有關:<100 mg/d時,抑制血小板。這一抑制作用持續血小板的整個生命期(8 ~ 9 d),臨床表現為出血時間延長。

非心原性卒中所以阿司匹林臨床推薦:(1)抗血小板藥物優於口服抗凝藥物。可選氯吡格雷(75mg/d)或阿司匹林(75—150mg/d)。對於高危患者,氯吡格雷優於阿司匹林。(2)考慮出血風險,不推薦常規使用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但對於頸動脈狹窄支架成形術或1年內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患者,應聯合氯吡格雷(75mg/d)和阿司匹林(100—300mg/d)。

使用阿司匹林做為心腦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的總體原則應根據患者的危險分層,選擇中高危患者給予阿司匹林。而下列患者不應使用阿司匹林一級預防:無任何危險因素年齡≤65歲的女性,高血壓患者既沒有心血管疾病也沒有。腎功能不全或心血管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不伴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


臨床推薦:(1)合併下述3項及以上危險因素者,建議:

(1)服用阿司匹林75—100mg/d:男性/>50歲或女性絕經期後、高血壓[血壓控制到<150/90mmHg]、(血壓要控制到這個水平很關鍵的,否則容易引起出血)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癥、肥胖(體質指數≥28kg/m2)、早發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歲、女<65歲發病史)、吸菸。

(2)合併慢性腎病的高血壓患者建議使用阿司匹林。

(3)不符合上述標準的心血管低危人群或出血高風險人群不建議使用阿司匹林;30歲以下或80歲以上人群缺乏阿司匹林一級預防獲益的證據,須個體化評估。

(4)所有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前應權衡獲益/出血風險比。

(5)對阿司匹林禁忌或不能耐受者。可以氯吡格雷75mg/d口服替代。

怎麼樣?你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的話請不要忘記點擊“關注”二字再“點贊”一下呀,也可以多轉發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我是專業的神經外科從事介入的醫生,會有更多的腦血管疾病健康知識,乾貨“奉獻”給你的。謝謝。

老年人傷不起

上百元神經營養神藥與幾塊錢的腦復康有啥區別?

怎麼預防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發生?

缺血性腦卒中三個治療方法比較,孰優?

腦中風臥床病人一個重要的護理措施一定注意?

高血壓病人吃降壓藥後反而更加頭暈是怎麼回事?

動脈瘤術後服用雙抗後為什麼仍然發生腦梗塞?

後交通動脈瘤栓塞術後動眼神經麻痺能恢復嗎?多久才能恢復?

防治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兩大法寶!


神經介入戴醫生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確實可以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高血壓患者都適合吃阿司匹林。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最早用於醫療解熱鎮痛藥,後來在上個世紀70年代,被發現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截止到今日,阿司匹林已應用了上百年,它在人體內有抗血栓的作用,可以抑制血小板的釋放反應和聚集,被國際上公認為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物。

並不是所有高血壓患者都適合吃阿司匹林

1、一般來講,在我國,如果是50歲以上的高血壓患者,如果血壓控制的好,血壓控制到150/90以下時,就可以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但事情並不是絕對的:

  • 有研究發現,如果是患有心肌缺血的高血壓患者,服用或不服用阿司匹林,其實最後患心血管疾病的幾率是相似的。

  • 還有部分患者對阿司匹林具有抵抗性,這部分人如果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心腦血管疾病發生概率反而更高一些。

2、如果是50歲以下的高血壓患者,合併有糖尿病、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肥胖、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吸菸史、血脂異常等,應該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但是應注意小劑量服用(75-100毫克/天)。

3、血壓不穩定或者太高(185/110),最好不要服用阿司匹林,以防止因血壓急劇上升而引起顱內出血。

還有哪些人不能吃阿司匹林

1、如果是70歲以上的老年人,慎用阿司匹林,因為這個年齡段的老年人多有凝血功能障礙,服用阿司匹林,會增加出血的風險。

2、如果近期做過眼科、內臟、顱腦手術的人群,應禁止服用阿司匹林。

3、如果平時牙齦、皮膚經常出血的人,應禁止服用阿司匹林。

4、對阿司匹林過敏的人群(如:哮喘病患者)應禁用阿司匹林。

5、如果患有腦溢血、肝硬化及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的患者,應禁止服用阿司匹林。

寫在最後

雖然阿司匹林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但是對於高血壓患者,更應該把重點放在控制血壓、調節血脂上面,同時合理膳食、適當運動、戒菸限酒、穩定情緒、營養血管等,這些相比阿司匹林的風險,都要更加安全有效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