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得了高血压,要不要吃阿司匹林?

范范范小轩


描述中您也提到阿司匹林并不是个降压药,可是很多高血压的人都在吃,那么,是否有高血压就一定得服用阿司匹林呢?

答案当然是: 不一定!

得了高血压一定要改善生活方式,限盐、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合理运动,如果生活方式改变血压仍不达标,就需要服用降压药。

那么,什么情况下,有高血压的人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呢??

小剂量阿司匹林主要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指南中明确规定,如果高血压同时出现了高血压并发症之一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可以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病再发;

如果高血压没有并发症。血压控制良好(150/90mmHg以下),同时有以下危险因素中的2项: 吸烟、低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是服用阿司匹林的适应征。


什么情况下,有高血压的人不适合服用阿司匹林呢?

1.血压没有控制到150/90mmHg以下,服用阿司匹林出血风险大;

2.有服用阿司匹林的其他禁忌症或慎用的情况,如阿司匹林过敏、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病史、哮喘、痛风等;

3.阿司匹林抵抗,也就是说,吃阿司匹林并没有起到抗血小板的作用,这是由个体差异决定的;

4.有高血压脑出血病史。

因此,高血压并不一定必须服用阿司匹林,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和目的来选择是否服用阿司匹林。有些高血压的人用不着或者不适合服用阿司匹林可以不服。有些没有高血压的人有可能需要服用,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决定。

更多健康问题,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李博士和你谈健康。如果你喜欢李博士的问答,请多多转发和点赞!


李博士和你谈健康


王大爷患高血压20多年,前一段时间听他的老朋友李大爷说他也患高血压,为预防高血压的一些并发症,医生建议他服用阿司匹林。于是王大爷也效仿李大爷每日服用阿司匹林,可是最近常觉得胃不舒服,去医院就诊,诊断为药物所致胃溃疡。

小剂量阿司匹林可用于预防脑缺血发作、暂时性脑缺血、心肌梗死、动脉瘘或其它手术后的血栓形成。实践证明,小剂量阿司匹林不仅能减少致命和非致命性心肌梗死,也能降低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有研究表明,每日服用阿司匹林75mg,可使心肌梗死发生减少36%,心血管意外发生减少15%。阿司匹林一般每日服75~100mg,对预防脑卒中、心肌梗死的复发等是有益的。但在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服用阿司匹林会出现以下不良反应:有时会出现呕吐、恶心、腹痛;大剂量和长期服用可引起胃炎、隐性出血,加重溃疡和消化道出血等。如果在餐后与适量碳酸钙同服,可减少反应的发生,但不宜与碳酸氢钠同服,宜间隔2小时左右。

(2)由于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因此正在使用肝素或华法令抗凝剂者及有严重肝病或出血性病变者不可服用阿司匹林。手术前应停用阿司匹林以防出血不止。

(3)胃、十二指肠溃疡者、消化道溃疡出血者、出血体质者、哮喘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应禁用阿司匹林。

(4)长期大量服用阿司匹林可出现头痛、眩晕、耳鸣、嗜睡、视听力减退、出汗等反应,严重者有精神紊乱和酸碱失衡,遇到上述情况应立即停药。

(5)有过敏性鼻炎、鼻息肉、慢性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过敏性症状)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心功能不全者、血小板减少者,应慎用阿司匹林。


中国药闻


王医生,我高血压十多年了,听人说得吃阿司匹林,不吃就会脑梗,是不是?

吃不吃阿司匹林不是单纯高血压决定的,得不得脑梗也不仅仅是有没有高血压决定的,更何况阿司匹林有一些风险,一定要评估好再决定是否吃。


该吃的人,不吃不但会增加脑梗风险,还会增加心梗,心衰,冠心病等等风险。

不好吃的人,吃了不但没有用,还会增加出血风险,得不偿失。

我们先看看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1、常见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的人,不能服用,会加重出血;非肠溶阿司匹林如果不与餐同服会引起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 口服阿司匹林可直接剌激胃黏膜引起上腹不适及恶心呕吐。

2、全身脏器活动性出血,阿司匹林会加重出血。

3.、过敏反应、哮喘 ,阿司匹林后可引起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哮喘等过敏反应,会引起哮喘大多严重而持久。

4.血液病,需要血液科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定夺。

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因为阿司匹林又有这些副作用而畏惧阿司匹林,因为任何药物都是双刃剑,都有副作用,对于副作用了解越详细,我们用起来才更放心。

目前抗血小板指南指出:有明确心脑血管疾病及外周血管疾病的朋友必须吃。 具体说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塞,脑缺血,四肢血管狭窄,颈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等等血管斑块或狭窄或闭塞的情况需要长期口服阿司匹林。

其目的就是预防这些病变进一步加重。 这些人群,吃肯定比不吃好,可以明显降低发病率,住院率,死亡率。

对于一级预防吃阿司匹林,就是说还没有心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疾病,只是有高危因素而去预防心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疾病的方案,过于复杂。 需要具体评估,王医生只能简单说50岁以下,70岁以上的目前没有证据证明阿司匹林有好处或坏处,不建议一级预防。

而50-70岁的朋友,您需要去医院找个心内科医生算算,评估一下,看有没有必要吃阿司匹林。

高血压只是是否服用阿司匹林的一个危险因素,不能简单的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来判断是否服用阿司匹林。而是要结合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年龄、性别来综合评估!


心血管王医生


您好!感谢提问。我是大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惠大夫。其实,关于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问题,纠结了很多人,有很多人错误的认为,到了年龄之后,为了心脑血管系统的健康,应该常规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这些常见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其实不然,错误的服用阿司匹林,不但不会得到很好的预防效果,却可能会出现一些出血等不良反应。

的确,作为百年老药阿司匹林,确实为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实,在最早期阿司匹林是作为解热镇痛药,而应用于临床,后来发现阿司匹林有对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够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等。

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而需要根据高血压患者未来发生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而定。如果是高危的患者,可能需要服用包括阿司匹林在内,加上他汀类药物等药物来预防,但是如果是低危的患者,就不需要积极的服用阿司匹林。

从简单来讲,如果高血压患者,男性大于50岁,女性大于60岁,再合并一项以上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危险因素,则需要服用阿司匹林,这些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等。


惠大夫在江湖


点右上角“关注”更便捷了解医学知识。

一、“阿司匹林”不是降压药,而是抗血板药物,得了高血压吃“阿司匹林”主要是为了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二、特别说明一下:目前临床主要用的是“阿司匹林肠溶片”。高血压患者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是有严格的规定的,“阿司匹林”用于中国人群ASCVD一级预防的推荐意见,是建议以下这样高血压人群服用阿司匹林(75-100mg/d)进行的ASCVD一级预防:

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150/90mmHg),伴有以下3项危险因素中的至少2项:①年龄(男性≥ 45岁或女性≥55岁),②吸烟,③低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1.04 mmol/L)。


三、当然对“阿司匹林”过敏者禁用;同时下列情况应禁用:①活动性溃疡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②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③有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史者,尤其是出现哮喘、神经血管性水肿或休克者。


路标指向老年病


这是一个年前就提出的老问题了,看了看多遍文章讲的大多数是阿司匹林的付作用之类,因为正在吃或犹豫要不要吃阿斯匹林的人太多,觉得还是要深化一下对阿斯匹林的认识。

首先要明确阿斯匹林究竟是起什么作用的,只有在血管内粥样斑块一旦破裂时具有抗血小板激活后形成血栓的作用。血管内一旦血栓形成血流完全闭塞会造成心脏、大脑、大动脉发生梗死(梗塞),其后果是心肌梗塞、缺血性脑卒中(脑梗)、肢体缺血性坏死等。

血栓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动脉内的不稳定的粥样硬化软斑块一旦破裂(炎症反应过度、动脉痉挛的机械性应力等因素作用下),凡是血流中的血小板流经并接触粗糙的破口即会被激活并产生瀑布现象(只要碰到激活的血小板其他血小板也都被激活)并暴露出纤维蛋白受体,纤维蛋白和激活后的血小板上的纤维蛋白受体连接便形成了血栓,以血小板为主体的是白血栓。而阿斯匹林是通过抑制血栓素A2即TXA2来阻止血小板激活(未激活的血小板不会聚集),当然还有其他途径也可以激活血小板如ADP和水蛭素等,波力维就是通过阻止ADP途径防止血小板激活的。所以服用阿斯匹林只有在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时起到阻止血小板遇溃破口、被激活的作用来防止血栓形成!

所以不是年龄大的人都要吃(许多活到九十几岁的老人、动脉狭窄血流减少还有许多斑块但从没有发生过血栓事件是因为从未发生过斑块破裂),它也不能防止动脉硬化和粥样斑块形成、不能防止斑块破裂、不能降低血粘度,不能防止房颤患者血栓脱落形成脑栓塞、或静脉血栓脱落形成肺梗塞,没有活血化淤作用、更不能降压、只有当斑块破裂的瞬间起到抗血小板激活形成血栓的作用。

那么哪些人应该服用阿斯匹林呢?

1.有过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不是脑栓塞)、支架植入术后、搭桥手术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下肢动脉闭塞再通后的患者必须长期甚至终身服用。

2.经血管内超声、体外血管超声、CT或核磁共振等检查确实有不少软斑块合并有三高的患者具有的1-2种危险因素以上(与斑块多少、动脉管腔狭窄程度无关)应该长期服用。

3.曾发生过急性冠脉综合征(必须有经验的心内科医生诊断)无论梗塞与否都应服用。

4.初发性或劳累性心绞痛,发病症状典型,有心电图动态改变、硝酸甘油舌下含服能迅速缓解又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长期嗜烟者四条中有一条或以上的患者应该服用。

5.特别提一下腔梗患者是否要服用:首先腔梗是动脉末梢血管堵塞(比如大树最远端树叶前的茎)至今病因不明,只有各种假设,腔梗病灶仅有几耗米,如不发生在功能区连症状也没有,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很多75-80岁的人头颅CT做下来是多发性腔梗,许多人自已从不知道。如果没有其他血管梗塞事件、三高控制良好的患者就防止腔梗来说不必要吃。

以上几条是患者经常会遇到、会困惑的问题,有些可能不同于指南和共识,必竟阿斯匹林最主要的付作用是出血,消化道尤其是胃出血是常见的,重者脑血管出血时它会加重出血。因此有出血倾向的人禁用或慎用。尽管出血的发生率较传统预防房颤患者血栓脱落发生脑栓塞法令和新一代抗十因子和抗二因子的抗栓药沙斑类、达比加群等要少得多、比新一代抗血小板药物和抗纤维蛋白受体药物的出血风险也要低得多,但一旦碰到你那就是100%了。顺便说一句:如果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身上出现淤青还能服用吗?这说明了起到了抗血小板作用,大多数是无意中碰撞的结果。如果出现大面积的淤血或不断扩大,应停用或减量服用。出现黑便应查大便隐血,尤其是不管什么原因有过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附合上述条件者还是应该用,只是注意大便颜色或定期检查大便隐血试验,既方便又省钱,三次以上陽性不得不停药了。希望对医学知识有兴趣的同仁和读者有邦助。

2018.4.22


我想说点真话


一、阿司匹林什么时候吃?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常用药,作为一个百年老药,阿司匹林在众多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其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作用后,又焕发了第二春!阿司匹林的作用,也主要是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预后,或者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也只有这些时候,阿司匹林才需要吃!也就是说,确诊心脑血管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后以及用于心脑血管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一级预防的时候,我们才需要口服阿司匹林!

二、高血压和阿司匹林的关系?

如果患者没有心脑血管疾病,也没有罹患心脑血管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高危风险,也就是没有必要进行心脑血管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一级预防的必要,那么高血压患者也是不需要口服阿司匹林的!但如果已经罹患心脑血管疾病,或者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很高,比如男性大于50岁,女性大于60岁的高血压患者,再合并一项以上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危险因素比如吸烟肥胖、高血脂等,则需要服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三、阿司匹林吃了都是好处吗?

阿司匹林再神奇,没有必要口服阿司匹林的患者长期服用后,也会有其副作用!比如胃肠道的损害!以及高血压患者血压没有控制稳定的情况下服用增加脑出血的风险等等!所以,如果没有必要服用,即便有高血压,也无需为了“获益”而服用阿司匹林!

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心健康


阿司匹林时预防动脉粥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基础药物,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到目前为止,还是国际和国内医学界的首选药物。而高血压又是引发心血管问题,动脉粥硬化的高危因素,好像这么看来,得了高血压,吃阿司匹林会有所帮助,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今天李药师就来给您分析一下给高血压和阿司匹林的关系。

李药师谈健康,点击右上方红色按钮“+关注”,更多健康用药知识与您分享!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服用阿司匹林吗?

要想弄明白什么人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问题,首先要明白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问题的作用机理。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问题的主要机理是通过抑制血栓素A2的形成,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有效的预防血栓的形成。因此,对于没有生成血栓风险的朋友,是没必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

高血压患者,如果是单纯的高血压,没有其他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建议先调整生活方式和(或)服用药物,以控制血压平稳为主,没必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什么情况下高血压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对于这个问题,我国的阿司匹林专家指南中给出了明确的用药依据,如果有高血压,且控制良好的情况(至少控制在150/90mmhg)下,如果还有以下三项危险因素中的2项,可考虑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问题:

  1. 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

  2. 吸烟

  3. 高密度脂蛋白偏低,HDL-C<1.04mmol/L

除了上述危险因素,还可以考虑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早发现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情况,都可以咨询医生是否可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问题。

什么情况下高血压患者不能服用阿司匹林

实际上,有一些高血压患者有些情况下是不宜服用阿司匹林的,考虑什么情况下不要服用阿司匹林呢?

1.高血压控制不理想:如果血压无法控制到150/90mmhg以下,不可以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问题,阿司匹林抵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理作用,同样也有导致出血的风险,血压控制不住的话,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建议血压控制在140/90更佳。

2.有内出血风险: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最大的风险还是导致内出血的风险,如果有胃出血、脑出血病史,或凝血功能紊乱的高血压患者,也是不宜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


李药师谈健康


阿司匹林确实不是降压药,因为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包括出血性的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70%以上的脑卒中都高血压有关。而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的大部分,所以高血压病人用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也是有条件,有适用症的。


阿司匹林最先是作为一种解热镇痛药应用于临床,现多作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复发。对于有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吸烟、年龄大于50岁者,口服阿司匹林可降低其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

阿司匹林的作用与剂量有关:<100 mg/d时,抑制血小板。这一抑制作用持续血小板的整个生命期(8 ~ 9 d),临床表现为出血时间延长。

非心原性卒中所以阿司匹林临床推荐:(1)抗血小板药物优于口服抗凝药物。可选氯吡格雷(75mg/d)或阿司匹林(75—150mg/d)。对于高危患者,氯吡格雷优于阿司匹林。(2)考虑出血风险,不推荐常规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但对于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或1年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患者,应联合氯吡格雷(75mg/d)和阿司匹林(100—300mg/d)。

使用阿司匹林做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的总体原则应根据患者的危险分层,选择中高危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而下列患者不应使用阿司匹林一级预防:无任何危险因素年龄≤65岁的女性,高血压患者既没有心血管疾病也没有。肾功能不全或心血管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不伴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临床推荐:(1)合并下述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建议:

(1)服用阿司匹林75—100mg/d:男性/>50岁或女性绝经期后、高血压[血压控制到<150/90mmHg]、(血压要控制到这个水平很关键的,否则容易引起出血)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肥胖(体质指数≥28kg/m2)、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发病史)、吸烟。

(2)合并慢性肾病的高血压患者建议使用阿司匹林。

(3)不符合上述标准的心血管低危人群或出血高风险人群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30岁以下或80岁以上人群缺乏阿司匹林一级预防获益的证据,须个体化评估。

(4)所有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前应权衡获益/出血风险比。

(5)对阿司匹林禁忌或不能耐受者。可以氯吡格雷75mg/d口服替代。

怎么样?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的话请不要忘记点击“关注”二字再“点赞”一下呀,也可以多转发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我是专业的神经外科从事介入的医生,会有更多的脑血管疾病健康知识,干货“奉献”给你的。谢谢。

老年人伤不起

上百元神经营养神药与几块钱的脑复康有啥区别?

怎么预防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

缺血性脑卒中三个治疗方法比较,孰优?

脑中风卧床病人一个重要的护理措施一定注意?

高血压病人吃降压药后反而更加头晕是怎么回事?

动脉瘤术后服用双抗后为什么仍然发生脑梗塞?

后交通动脉瘤栓塞术后动眼神经麻痹能恢复吗?多久才能恢复?

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两大法宝!


神经介入戴医生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确实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适合吃阿司匹林。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最早用于医疗解热镇痛药,后来在上个世纪70年代,被发现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截止到今日,阿司匹林已应用了上百年,它在人体内有抗血栓的作用,可以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和聚集,被国际上公认为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并不是所有高血压患者都适合吃阿司匹林

1、一般来讲,在我国,如果是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的好,血压控制到150/90以下时,就可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但事情并不是绝对的:

  • 有研究发现,如果是患有心肌缺血的高血压患者,服用或不服用阿司匹林,其实最后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是相似的。

  • 还有部分患者对阿司匹林具有抵抗性,这部分人如果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概率反而更高一些。

2、如果是50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史、血脂异常等,应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但是应注意小剂量服用(75-100毫克/天)。

3、血压不稳定或者太高(185/110),最好不要服用阿司匹林,以防止因血压急剧上升而引起颅内出血。

还有哪些人不能吃阿司匹林

1、如果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慎用阿司匹林,因为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多有凝血功能障碍,服用阿司匹林,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2、如果近期做过眼科、内脏、颅脑手术的人群,应禁止服用阿司匹林。

3、如果平时牙龈、皮肤经常出血的人,应禁止服用阿司匹林。

4、对阿司匹林过敏的人群(如:哮喘病患者)应禁用阿司匹林。

5、如果患有脑溢血、肝硬化及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的患者,应禁止服用阿司匹林。

写在最后

虽然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但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更应该把重点放在控制血压、调节血脂上面,同时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稳定情绪、营养血管等,这些相比阿司匹林的风险,都要更加安全有效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