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不以愛好為目的收藏,都是耍流氓

(導讀:那麼收藏是不是有利可圖?在弄明白了收藏可以陶冶情操、收藏可以以群會友這兩點之後,我認為收藏是可以賺錢,而且可以賺大錢。有云:“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都是耍流氓”。我想說不以愛好為目的的收藏都會無功而返。)

不以愛好為目的收藏,都是耍流氓

“融藝書畫”簽約畫家——包洪波作品欣賞

不以愛好為目的收藏都是耍流氓

中國有句古話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們生活有自己的社交圈,有酒友、有驢友、各種友……通過興趣來分,收藏也是如此。在收藏圈裡大家一起探討,可以取長補短,博採眾長,學到很多東西,自己可以分享很多心得給別人。我認為收藏是高層次的平臺,可以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樂趣所在。

當下藝術收藏圈處於深入調整階段,幾年前我接受採訪時就說過,藝術品收藏調整期很快就要到了,那時我認為中國拍賣的二級市場應該關掉70%,剩下的拍賣公司把拍品數量減少70%,這樣市場就健康了。為什麼呢?中國大部分拍賣公司將一級市場的生意搶到自己這裡,國外一級市場是存在的,但是國內的一級市場基本等於零。你搞收藏,原來可以找一家畫廊或古董店,現在大部分人都去了拍賣行。其中,大部分人對拍賣市場有困惑,比如拍賣的東西是否真賣、東西是否保真、賣掉後能否收到錢等等,令很多人望而卻步。

不以愛好為目的收藏,都是耍流氓

“融藝書畫”簽約畫家——潘小明作品欣賞

在這個時候以群會友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進入收藏群可以先交朋友,群裡一定有好人、有壞人、有人才、有庸才。中國收藏界分很多等級,這些等級是自然而然、根據收藏類別和檔次形成的。進入某個圈,還有具體的劃分,因此做收藏,一定是很窄的圈子,只能量力而行,做你能力範圍內的事。字畫圈還分古代字畫和近現代,古代字畫分古代繪畫和古代的書法,近現代字畫分近現代繪畫和近現代書法……當每件事分類分到極致時,往往能做強做精,以群會友會更有效果、更加到位。

我搞收藏幾十年了,那麼收藏是不是有利可圖?在弄明白了收藏可以陶冶情操、收藏可以以群會友這兩點之後,我認為收藏是可以賺錢,而且可以賺大錢。有云:“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都是耍流氓”。我想說不以愛好為目的的收藏都會無功而返。

不以愛好為目的收藏,都是耍流氓

“融藝書畫”簽約畫家——張建華作品欣賞

收藏首先必須以興趣愛好為目的,因為喜歡就會專一,喜歡以後就會不厭其煩琢磨,投入真心感情,沒有功利性的。其次是要量力而行,做收藏首先要有閒錢,因為收藏和旅遊、慈善一樣,屬精神層面享受。為什麼那麼多賭博的人破產,因為他們不懂得量力而行,收藏和賭博一樣會上癮,讓人慾罷不能。現在我去世界各地,看到很多人搞收藏,很多東西是假的。這是方向沒有擺正,看到一件東西就覺得和自己的一樣,但是他不明白,沒有一模一樣的東西。

收藏的終極目標是陶冶情操,傳承中國文化,副產品是有利可圖。但是大家要親自去試。拿著錢進入這圈子來買賣。用自己的錢,如果上當受騙了,會刻骨銘心。其實收藏圈很有意思。從1993年朵雲軒中國第一場拍賣開始,有很多人看不到了不玩了。因為他們上當受騙輸掉了太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不出來了。但是中國還有一句古話叫“吃一塹長一智。”不玩就沒有長智,如果你堅持,就會長一智。

不以愛好為目的收藏,都是耍流氓

今年4月5日香港蘇富比拍賣了一件張大千的《桃源圖》,成交價是2.7億港幣。張大千的畫作有個特點,他畫過最好的畫基本上都不是用來賣錢的。因為他很會經營自己,他把最好的畫送給達官貴人。達官貴人給的回報比賣出的金錢更多。張大千畫這張畫時年紀大了,欠了很多筆墨債,有的收了錢沒有畫。這幅作於1982年,當時張大千開價60萬新臺幣,買家裡有臺灣清玩雅集創始會長蔡一鳴先生。蔡先生覺得60萬新臺幣貴,沒有買。大千去世後,張大千的夫人把這幅畫賣給了與她關係不錯的香港電影導演、製片人楊帆,80萬新臺幣賣出。楊帆1987年為了開拍鐘楚紅和張曼玉主演的電影《流金歲月》,把《桃源圖》送至蘇富比拍賣,最終以187萬港元成交,被美國人(麥克塔格特夫婦)買走。多年後老夫婦去世,後代將遺產捐給慈善機構,遂又拿回蘇富比拍賣。1986到2016正好三十年時間,賣2.7億港幣。所以我們從其中明白收藏的兩個樂趣。第一是你可以去研究它。第二點,做好量力而行和喜歡這前兩點,然後留得住。如果是喜歡,量力而行,可能不會賣掉,就像這對美國夫婦,要看得到、買得起、藏得住。大藏家張宗憲先生認同我的觀點,認為買貴東西是對的,當時買最貴的東西,買得心疼,但最後賣出的時候可以賣得很心跳。上世紀八十年代張宗憲在香港拍賣會花一百多萬港幣買了件杏林春燕琺琅彩碗,在2005年左右賣了一個多億。

不以愛好為目的收藏,都是耍流氓

“融藝書畫”簽約畫家——許振作品欣賞

以我個人經歷來說,我只收藏近現代畫。我是這樣認為的,從民國開始,整個社會各界都沒有認真對待過近現代書畫,主要收藏對象是古代書畫。我想我從民間是可以收到好的近現代書畫。果不其然,現在頂尖的近現代書畫都在民間,頂尖的古代書畫在博物館。找到收藏的點,就會做得比較好,比如收藏張大千最好的是臺灣的林百里、收藏傅抱石最好的是美國的鄧仕勳、收藏瓷器最好的是香港的張宗憲,收藏當代紅色題材最好的是劉益謙夫人、龍美術館館長王薇。

在這裡我想再舉個例子。我在找畫的過程中曾經把北美一戶老人家的畫買走了。買完畫之後,老人說我家車庫裡還有很多瓷器。一看幾百盒,都是原來的包裝。封條上寫的“1953年香港船運公司”。瓷器我不懂,但是有一點,我買他家的畫沒有假,以前做生意很講誠信。這戶人家也是我以藏會友找到的。我這樣跟老人家說:瓷器我不懂,你覺得我買畫給你留下深刻印象,那我就來買你的瓷器。我先買一半,定個價。老人家出2000美金一件,我說行。我運回來放在國內一個拍賣公司,賣了很多錢。等把這些生意做完後,老人家說我們地下室庫房裡還有件東西,你要不要去看?是老祖宗留下的一件玉器。放了很多年,上面灰很厚,稍微擦拭了一下,幾個人搬出來一看,上面有圖案。

不以愛好為目的收藏,都是耍流氓

“融藝書畫”簽約畫家——吳曉光作品欣賞

老人說這東西是傳下來的:瓷器和書畫賣的錢是我養老的,這件賣掉我想給我的子女們分點錢。兩個女兒一個兒子,給每個女兒300萬元,兒子400萬元,整個一千萬元。老人說我手裡有買這件東西的契約,是民國34年(1945)的買賣憑證、收據。收據上寫“賣現大洋八萬”。我請香港朋友在圖書館查1945年的八萬值多少錢,回覆說可以在彌敦道買三棟樓。我說買吧。我相信他的人品,善有善報。決定買後我開始研究,在這塊玉背面發現款,是乾隆皇帝的一篇文章,講到“商山四皓”。後來我把這件宮廷玉雕精品放在了佳士得拍賣,佳士得定價500萬元,低於我買的價格,但是我想“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最後拍了6000多萬元。

以上種種故事、現象無非是想說明怎樣收藏不會無功而返呢?首先陶冶情操、其次以群會友,最後才能有利可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