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別人家孩子吃飯不用管,你家的吃飯滿屋跑,看了你就知道為什麼

我們收到很多次關於孩子不好好吃飯該怎麼辦的詢問。通過家長的描述,發現孩子的表現基本相似:辛辛苦苦準備的輔食,還沒喂上一口,寶寶就不肯乖乖坐著吃;總是伸手去搶碗裡的食物;弄得滿身、滿桌、滿地到處都是!

其實這是件好事,說明寶寶有自主進食的慾望,只是苦於手口協調能力還不足,才導致家長看到孩子喜歡玩食物的假象。

想教寶寶吃飯,應該怎麼做呢?

其實吃飯是不需要特別地去教的,只要順著寶寶的發育特點,配合一些簡單的「手指食物」,鼓勵寶寶自己吃,他們就會主動學習吃飯了。

1

手指食物的好處

1、 鍛鍊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

當寶寶開始自己抓東西吃的時候,他們就會用力思考如何抓、如何吃,這對於鍛鍊寶寶的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很有幫助。

2、 鍛鍊咀嚼能力

對寶寶來說,學習咀嚼是件很重要的事情,通過手指食物的引入,幫助寶寶更好地學習如何咀嚼。

2

手指食物有哪些

每個寶寶的發育進程不同,添加手指食物,就要綜合考慮寶寶的抓握能力、咀嚼能力、吞嚥能力來安排。 我們為大家準備好了食譜,爸爸媽媽們可以作為參考:

3

7~8 個月的寶寶

適合片狀、條狀的食物

因為這時的他們只會用拳頭去抓握食物,適合吃好抓、軟爛、方便吞嚥的食物。

  • 軟質水果:牛油果片/條、香蕉片等;

  • 蒸軟的蔬菜:西蘭花小朵、南瓜條、紅薯(紫薯)條、冬瓜條、山藥條等。

食譜舉例:

  • 香蕉條:去皮,切成約 6 cm 左右的條狀,適合寶寶抓握,可以裹上嬰兒米粉防滑。

  • 冬瓜條:冬瓜去瓤去皮,切成適合寶寶抓握的小條狀(約 6 cm),蒸 / 煮至軟爛。

  • 小朵西蘭花:洗淨,掰成小朵,蒸 / 煮至軟爛。

4

9-10個月的寶寶

適合有點嚼勁、能運用手指抓的大點的條狀、塊狀食物

因為這時的他們咀嚼能力已經有所提高,小手也慢慢地張開,能夠比之前抓得更穩。

  • 軟質水果:煮熟的蘋果片/塊、芒果條 / 塊、獼猴桃塊、火龍果塊等

  • 蒸熟的蔬菜:胡蘿蔔塊、白蘿蔔塊、西蘭花塊、花菜塊、萵筍塊、香菇塊等

  • 熟的其他食物:豬肝、三文魚塊、饅頭片、麵包片等;

  • 市售手指食物:磨牙餅乾;

食譜舉例:

  • 白蘿蔔塊:去皮,切成小塊,蒸 / 煮至熟軟。

  • 萵筍塊:去掉外皮,切去老根,將萵筍中比較嫩的部分,切成條塊狀,蒸 / 煮至熟軟。

  • 豬肝塊:浸泡去血水後洗淨,切成小塊,加蔥姜去腥,煮熟。

5

11-12個月的寶寶

可以根據情況考慮加入一些比較難嚼的肉類和混合的手指食物,也可以適當添加一些顆粒狀手指食物。

因為這時的寶寶,咀嚼能力更好了。

  • 煮熟的肉:雞肉絲、牛肉鬆、蝦仁、豬肉粒等;

  • 混合食物:餛飩/餃子(切小塊)、肉丸、雞蛋餅等。

食譜舉例:

  • 手工蝦球:蝦去頭去殼去黑線,用刀切碎,然後加少量澱粉、蛋清,剁成泥。把蝦泥搓成大小合適的球狀,蒸或水煮 5 分鐘,晾涼就可以給寶寶吃啦。

  • 豬肉棒:把白菜、豬肉用料理機攪拌成泥,加澱粉、一點水,順著一個方向攪拌上勁,然後把豬肉捏成棒狀,用手稍稍壓緊,放鍋裡蒸熟,放涼切塊 / 條就行了。

  • 鮮蝦胡蘿蔔木耳丸子:鮮蝦肉、胡蘿蔔、木耳入料理機打泥,混合澱粉、蛋清,順著一個方向攪拌上勁,然後捏成球狀,上鍋蒸十分鐘,晾涼就可以給寶寶吃了。

注意:

在給寶寶吃新的手指食物前,記得一定要先少量嘗試,便於觀察孩子是否過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