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陕西乾县作家薛光炜散文《曾过陆陌沟》,沟壑记忆此生难忘

陕西乾县作家薛光炜散文《曾过陆陌沟》,沟壑记忆此生难忘

1986年,我考上民教中师班,在礼泉教师进修学校就读。那时,我们学员都是结了婚有家室的人,每周像中学生一样周日下午到校,周六回家照顾家庭。从我们村去礼泉,行走路线很多,其中一条路是骑自行车过注泔街道穿阳洪店走312公路再到礼泉县城教师进修学校。

陕西乾县作家薛光炜散文《曾过陆陌沟》,沟壑记忆此生难忘

从注泔沟下坡就是陆陌沟。这条沟一半在注泔界,一半在阳洪陆陌界。注泔乡人叫龙王沟,阳洪人叫陆陌沟。峰阳人叫注泔沟。其实这是一条偌大的黄土沟,是千百年甘河与暴雨洪水冲击流淌形成的,沟崖纵立,滩涂广阔。坡坎参差,沟底泔河细流,河谷地带,成片的泔河梨树虬枝远举叶片鹅黄,酥梨飘香,我走渴了,在荒草岌岌的梨树下摘几个梨子放在衣襟上一檫,咔嚓一口,满嘴都是津液浸入心脾,喉咙顿时清爽了许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沟底河水东拐西转,冲刷出历史的印痕,具有震撼人心的人文天籁。高崖上也滋生野草,悄悄开花结实。我每逢过沟,都引发某种灵感,就把自行车撑在盘山路拐角旁,蹲在一个高处,点燃一支香烟,把烟圈朝南吐出,一缕青烟俄尔消散,就有情绪从汗渍瘪廋的胸膛上方逸出,不发思古之幽情,不怨现实之陆离,不恤妻儿之艰辛,不念父母之老迈,一路顺风,什么都不想,全然一青年学子,也学毛泽东那样,站在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写了三首诗参加县工行“人民储蓄赞”诗歌大奖赛,也不抱获奖的希望,竟然被乡政府电话值班室通知去县城参加颁奖晚会,我在礼泉教师进修学校念中师,全然不知,我不在,筹办方要求弟弟去代替领奖,弟回来告诉我,三首诗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囊括全部奖项。而我是高中毕业的青年,当了民办教师,到教师进修学校去拆洗、印染,回来就是有正式中师文凭的公办教师了。生活是第一要务,养家糊口是七尺男儿的基本职责。

陕西乾县作家薛光炜散文《曾过陆陌沟》,沟壑记忆此生难忘

若干年后,不再为生活发愁。再往后就老了,也病了,病得连路都走不了,没有机会再骑自行车过陆陌沟了。也无法找到童年他哥哥了,无法让青年他叔看一看陆陌沟的变故。早前听说有识之士刘小峰先生把泔河沟开发了,建造自然风景园——宝丰园,现在已经初具规模:围泔成湖,整理沟坡滩地。朋友照片发来,我看到现在洲渚列于水中,营造出诗经中《蒹葭》的诗韵氛围,那水中小块陆地上生长的狼尾巴草在风中摇曳,就是“蒹葭蒹葭,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最好情景再现,文人好色,采风文人都想去追赶隐藏在泔河沟里的妙龄女子。伊人在哪里?上游吗?下游吗?顺泔河沟溯流而上,源头在永寿,胸腔在乾县,臀腿在礼泉,尾脚在泾阳,缥缈入黄河。

陕西乾县作家薛光炜散文《曾过陆陌沟》,沟壑记忆此生难忘

啊,泔河妙龄女子一头扎入母亲河黄河去了。

陕西乾县作家薛光炜散文《曾过陆陌沟》,沟壑记忆此生难忘

文人啊,你们要寻找的原来是母亲了。刘总把母亲打扮得端庄贤淑,姿彩熠熠,太温柔可爱了。让我们有空去陆陌沟看看母亲的美丽容颜吧,抚摸母亲黄土皴裂的肌肤吧。体验母亲水的清凉甘洌吧。这也是一种寻根,这也是文人的家园哪!

陕西乾县作家薛光炜散文《曾过陆陌沟》,沟壑记忆此生难忘

薛光炜,1959年生于陕西省乾县峰阳镇薛家村,曾任乾县县志办主任,

《乾县年鉴》主编、《乾县词典》主编、《咸阳大词典》特邀编辑。2010年离岗。

法律顾问:陈刚律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