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美國興起“FIRE 運動”:想方設法不工作,立志要 30 歲退休

編者按:做好職業規劃是慎之又慎的一件事。本文作者Joy Shan在“Getting FIREd”一文中講述了FIRE運動。這一運動號召在30歲時就退休,然後去低生活成本的國家生活。但是,基於作者觀察,這一美好想法仍面臨著許多現實問題。

羅伯特和薩拉·羅斯從2014年結婚以來,就已經在考慮自己再不用工作的日子,並數著存款想這一想法什麼時候能成為現實。羅伯特說:“我從來都不熱衷於醒來去上班,然後用時間換金錢的日子。”他們住在澳大利亞,並依賴於互聯網謀生:薩拉運營著一個營養博客,羅比特在做在線銷售。2016年,這對夫婦搬到了舊金山,那裡的科技行業薪資最高。羅伯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大數據公司擔任工程師,年薪18萬美元。薩拉在繼續管理自己的博客的同時,又找了一份諮詢工作。從此以後,他們過上了記下每一筆支出,精打細算的日子,節省下收入的70%。在對月生活成本進行評估之後,兩人認為需要有30萬美元的投資資金才能在退休之後靠股息生活。夫婦二人計劃在兩年內完成達成這一目標,之後就辭掉工作滿世界遊蕩。

現年23歲和27歲的薩拉和羅伯特,是經濟獨立、提前退休運動(FIRE,the 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 movement)的一份子。這一運動誕生於第一次互聯網泡沫來臨時期,並在金融危機期間獲得發展。運動的中心原則是自力更生:基於收入最大化和支出最小化,幾乎所有狂熱者都相信,自己可以實現提前幾十年退休的願望。他們在網站上互相交流信息。其中一個網站是Mr. Money Mustache,它由一個在30歲退休的工程師編寫。在該論壇上,38000名用戶的討論範圍從實用主義(“關於最大化房屋售價的建議”)到個人層面(“改變他人信仰的50個方法”)。

美国兴起“FIRE 运动”:想方设法不工作,立志要 30 岁退休
美国兴起“FIRE 运动”:想方设法不工作,立志要 30 岁退休

1. 這是一種用鷹嘴豆做成的素食“金槍魚”沙拉食譜。“我們每餐都吃豆子。”薩拉說。

2. 薩拉讓種子在罐子裡發芽。

3. 為了取消每月的健身房會員資格,羅斯在家中佈置了一個家庭健身站。

4. “我從來都不熱衷於醒來去上班,然後用時間換金錢的生活。”

5. 一個作為充電站的廢物利用盒子。

“我們家的每一樣東西都是有用的。那些不太重要的東西要麼是免費得來,要麼很便宜。這讓我們的住處顯得有些錯亂。”羅伯特說道。

FIRE社區有自己的分類法。還處於“欠缺狀態的FIRE”的人生活狀態和羅斯類似,他們位於舊金山的公寓裡盤子三四隻,牆壁光禿禿,床墊放在地板上。他們制定了更低的生活標準並計劃將節省下來的錢花在生活成本較低的國家。而另一種極端是“過溢狀態的FIRE”:收入高的專業人士生活水平像實習生,這樣他們就可以享受中產階級的退休生活。26歲的軟件工程師丹尼爾·英伯曼雖然排斥FIRE的標籤,但是自己的生活卻與這一理念相貼合。他的目標是掙得1500萬美元。

“自從開始在科技行業工作,我就一直在考慮賺錢的事,而當我來到硅谷時則開始思考賺多多的錢然後退休。”丹尼爾說道。身處創業激情的浪潮中,他為自己設計了三步計劃,目前正處於第一步:(1)從工作中學習的同時建立一個50萬美元的創業基金。(2)最終成立一家小公司坐收利潤或者將其出售。(3)積累到足以能夠辭掉工作的錢,然後成為一名音樂家或是天使投資人。

當丹尼爾開始執行自己的提前退休計劃時,他查了查自己的Mint.com賬戶,並肉痛於裡面的每一美元:他選擇花10美元乘Uber,還是花20美元與朋友共進晚餐?“我思考到大腦都快要停機了。”丹尼爾說道。所以他將決定權交給隨機。每到發薪日,他都有各類支出:一筆用於電子消費產品、一筆用於房子,這是一個浪費錢財的“愚蠢投資”。每個季度,丹尼爾會為自己安排一次“管理”會議,通過回答調查問卷來評估自己的職業、健康、友誼和愛情生活。“如今你怎麼樣?”問卷回到。“在6個月後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有一個指導自己的宏觀規劃。”丹尼爾告訴我。“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會按照手機裡的安排去做,使自己離目標越來越近。”和許多有志於提前退休的人一樣,丹尼爾在加密貨幣上做了一些幸運投資。“這些加密幣讓我的計劃提前了5年,甚至10年。”

有一些人的做法與24歲的喬丹(化名)很像,她將儲蓄視為獲得自由的唯一方法。喬丹在大學裡學習計算機,因為所有人都認為這個專業能賺錢。金融危機期間,喬丹還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女時就放棄了昂貴的舞蹈課,轉而學習免費的編程課程。她對於自己父親失業,並需要與母親一起撫養七個孩子的窘狀感到痛苦。但是科技領域並不如她想象中那麼穩定。在加州海灣區工作了7個月後,喬丹辭職了。經歷4個月的失業期後,喬丹被聘為Lyft的工程師,即將搬回中西部。她是團隊中唯一的黑人女性。彼時正當2017年夏天,詹姆斯·達莫爾在一份備忘錄中稱谷歌的多元化策略是歧視白人男性的行為。“對於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人們很難保持理智。”喬丹說道。她的道德堅守是“為了美好社會而反消費主義和反資本主義”,而其所在的科技行業價值觀卻是“科技只是讓我們有事情可做然後買買買。”。“我喜歡工程師的工作,”她說。“但是我可能不能堅持下去。”

她花了三個月的時間研究FIRE內容,包括經濟獨立文章和Reddits上的內容,以及一本《我來教你如何致富》(I Will Teach You to Be Rich)的書。她瞭解了被動性指數基金、稅收津貼和羅斯個人退休賬戶。由於典型的FIRE熱愛者是年輕的白人男性,所以喬丹需要為自己規劃過程。她拒絕了社區提出的著裝建議(其中有人寫道“我不再去買T恤。我有許多來自各種促銷活動和體育賽事的T恤。”)喬丹搬出了她在舊金山每月2070美元的公寓,搬到了更便宜的房子裡,在Poshmark上賣了80%的衣服,涉身比特幣,並設立自動退休基金。

“有如此多理解世界並進而行動的方法,而我們是改變潮流之人。我們不相信目前的這種制度。”喬丹說道。“我並不知道會從社會保障中得到多少。如果你與我來自同一個地方,那麼就會知道事情可以在一夜之間天翻地覆。”喬丹的目標是在35歲之前擁有72萬美元的儲蓄,並實現經濟獨立。之後她打算去跳舞。甚至做些零售工作或是學習一門新語言。

最近一個週六,大約有30人聚集在舊金山的公共圖書館裡,其中大多數是二三十歲的科技工作者。他們將參加由薩拉和羅伯特組織的關於經濟獨立的討論“節儉 vs. 玩樂”。“這是我們一直試圖討論的問題,”羅伯特告訴我說。“也是我們為數不多的愛好。”

在這兩個小時內的討論中,話題從節儉的黑客談到尋愛的經濟負擔。徒步旅行和遊戲之夜是他們可以接受的活動。“許多棋盤遊戲並不那麼複雜。”一位Airbnb職員說道。“有時我用紙和筆進行創作。”

但是儘管人們都為自己規劃著幾十年的自由,但是很少有人清楚知道應該如何做。與喬丹和丹尼爾一樣,他們對於家庭、愛好等認識模糊不清。一位軟件工程師想要賺取100萬美元這樣她就可以未來在家中相夫教子。而另一位由於耐克的外匯政策8年都沒有買任何新運動鞋的男性想要創辦一家慈善企業。“我還不太確定。”另一個人如此說道。他的僱主谷歌為他提供了優厚的待遇。“有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很不錯。但是我想看看如果自己擁有每週45小時的可支配時間,我會選擇做什麼。”

原文鏈接:https://story.californiasunday.com/tech-retiree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