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一組珍貴的老照片:激情燃燒的歲月 文安窪裡來了天津知青


1961年7月,為了解決天津市缺糧問題,當時的河北省天津市農林局在河北文安縣興辦了“天津市國營文安窪農場”。農場下轄新橋農場、李莊農場、黃甫農場、界圍農場和小務農場五個分場。1962年8月,第一批天津知青900多人分別從大清河或子牙河乘船上行,來到了文安窪農場各分場。

1962年8月23日,第一批到達李莊農場的十四名女知青,被稱為“文安窪十四姐妹”。她們的事蹟多次被刊登在《天津日報》上。

1964年9月,第二批天津知青來到文安窪農場,被分配到李莊農場200多人。圖為1964年9月4日,天津五十一中的老師乘船送自己的學生到李莊農場工作。

1964年12月,文安窪農場總場撤銷,五個分場獨立。李莊農村當時有一個機務隊,下有一臺東方紅鏈軌拖拉機,兩臺進口四輪拖拉機,後來又添置了一臺東方紅-28拖拉機。圖為李莊農場機務隊成員合影。

李莊農場的知青們駕駛東方紅-28拖拉機進行中耕鋤草作業。

李莊農場的知青們駕駛收割機在收割糧食。

1975年,李莊農場的知青們駕駛拖拉機在開溝作業。

雖然已經有了一些大型農機具,但是多數工作還是依賴人工。圖為李莊農場的女知青在搓玉米粒。

1965年12月,李莊農場的知青參加天津專區籃球錦標賽的合影

1967年春節,李莊農場的知青們合影留念。

1967年,李莊農場的知青們在天津的合影。

1969年2月,李莊農場知青合影。

李莊農場女知青合影

李莊農場女知青合影

李莊農場女知青合影

李莊農場男知青合影

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起,李莊農場的天津知青們陸續返城。但正是他們的艱苦勞動,使得文安古窪5萬畝荒灘變成了良田。如今,當年的激情如火的知青們都已經到了垂暮之年,他們正在漸漸老去或已經消失,但他們的故事不應該被遺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