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妖貓傳》與我心中的大唐盛世差多遠?

《妖貓傳》是一部必然會有諸多爭議的電影,因為它打破了很多電影拍攝的套路,也就冒犯了觀眾被養成的觀影習慣,所以我對《妖貓傳》的評價是,這是一部你無論看了多少影評聽了多少爭論,都不如你親自到電影院看完它的電影。

每個人都能在電影裡面,找到觸動自己的地方,關於它的好與不好,其實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妖貓傳》與我心中的大唐盛世差多遠?

首先在講《妖貓傳》之前,先插播一小段語文課。講講白居易的《長恨歌》。

白居易的《長恨歌》本身可以分三部分。(也有人說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安史之亂前後延時間軸實寫,楊貴妃如何獲寵“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她與唐玄宗的生活如何奢華“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唐玄宗如何專寵於她而不務政事“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安史之亂爆發玄宗帶著她出逃“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最後軍隊逼死楊貴妃“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第二部分是失去了楊貴妃的唐玄宗的悲痛。在逃亡地四川他想楊貴妃,“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戰亂結束後,他來到楊貴妃死亡地馬嵬坡,想要找回楊貴妃的屍骨,可是居然空無一物。“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回到了長安的唐玄宗,面對著物是人非,感受到徹骨的寂寞與思念,從天黑難眠到天亮“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然後他發現一個問題,為什麼楊貴妃死去了這麼多年,卻從未和他夢中相見?

第三部分是全詩的高潮,也是技法上最了不得的部分,白居易運用了超現實的寫法(唐朝就這麼厲害),讓楊貴妃再度登場。他幻想了玄宗找到道士幫自己尋找楊貴妃的靈魂。最後在蓬萊仙山找到了已經成為太真仙子的楊貴妃,面對玄宗派來的使者,她梨花帶雨,把信物送給使者,並留下了最出名的愛情誓言“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整首《長恨歌》氣勢恢宏,既壯麗,又纏綿,金句遍地。

《妖貓傳》與我心中的大唐盛世差多遠?

但隨著年歲漸長,我慢慢發現《長恨歌》並沒有最早以為的那麼完美。它裡面有一個最重要的邏輯bug:楊貴妃到底是怎麼死的?唐玄宗在貴妃之死裡扮演什麼角色?這也是貫穿整部《妖貓傳》的關鍵情節。

很多人推薦它的首要原因,是它拍出了美輪美奐的盛唐氣象,很多人詬病它的原因,是因為張榕容飾演的“洋貴妃”超出了人們以往對楊貴妃的認知。

《妖貓傳》劇情核心部分是奢靡的極樂之宴,也是全方位展現陳凱歌對盛唐想象的段落,其實那個段落所有讓人驚歎的場景基本上都是幻術造就的,也暗喻著盛唐的繁華不過也是一場幻夢。

《妖貓傳》與我心中的大唐盛世差多遠?

我還記得讀《妖貓傳》小說的時候,作者夢枕貘將盛唐比作是一枚成熟的果實,無數人覬覦著它的飽滿圓融,等待它落地的剎那將之狠狠蹂躪,這個人不是安祿山,也必然會是其他人,“盛極而衰”的自然規律,誰也無法逃避。

真正讓我驚喜與讚歎的,展現出大唐繁華氣象的,其實不是極樂之宴,而是白居易帶著空海和尚疾行長安城的段落,陳凱歌搭建起了大名鼎鼎的西市,街道兩邊商鋪林立,行人摩肩接踵,喧鬧嘈雜,卻難掩一派勃勃生氣,這,才是華夏文明青年期的大唐真正的樣子。

《妖貓傳》與我心中的大唐盛世差多遠?

《妖貓傳》與我心中的大唐盛世差多遠?

當時長安城的構造如上圖,後世的“買賣東西”中的“東西”一詞含義,正是從東市西市中演化而來

傳說中“八方來使,萬國來朝”的長安,其地位就如同今時今日的紐約,是世界的中心,也是多種文明盡相交融、和諧發展的國際化大都會。

《妖貓傳》與我心中的大唐盛世差多遠?

《妖貓傳》與我心中的大唐盛世差多遠?

△西市各種商鋪,其繁榮可見一斑

唐代文明是極其開放的文明,“種族歧視”這種詞彙在那個時代並未誕生,無論你是哪國哪族人,只要你學會漢語,通過了科舉考試,你可以在唐朝和漢族人一樣擔任官職,片中阿部寬扮演的阿倍仲麻呂,中文名晁衡,開元年間參加科舉考試,高中進士,後歷任左散騎常侍兼安南都護、安南節度使等官職。

晁衡與李白、王維等皆是好友,歸國時傳聞他在海上遇難,李白聽了十分悲痛,還曾揮淚寫下了《哭晁卿衡》的著名詩篇:“ 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妖貓傳》與我心中的大唐盛世差多遠?

他和空海和尚都屬於遣唐使的一員,當時的日本每隔幾年就會遣大批遣唐使來唐朝,唐朝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語言、文化、先進的科學技術等傳授給這些遣唐使們,又由他們帶回日本國內。

只有對自己的文化極具自信的文明才敢這麼做,衰落期的文明無一例外地會走向封閉和敵視外來文明的道路。

根據文獻記載,安史之亂前,長安城的常住人口有一百萬,而外來的常住異域人士就有一萬人之多,也就是每一百人裡面就有一個外國人,胡姬當壚賣酒不過是尋常事,富貴人家誰不豢養幾個新羅婢(菲傭)、崑崙奴(黑人)?

胡餅、胡旋舞、酪飲等唐代流行的飲食歌舞,都是不折不扣的舶來品,又在唐代被髮揚光大。

《妖貓傳》與我心中的大唐盛世差多遠?

△片中張天愛扮演的舞姬玉蓮跳的就是西域傳來的胡旋舞

所以當看到有人評價說黃軒演的白居易也太狂了吧,我想說能有幸生活在那個年代的年輕人怎能不狂,怎能不為自己的國家和文化驕傲?

只有晚唐的詩人才會吟出“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你看看初唐中唐盛唐的詩人,哪個不是意氣風發的少年郎?哪個不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這種相信全世界都將為自己低頭的狂傲,只有強大的國力和文化作支撐才能實現,在那個年代,謙遜不是美德,低吟、懷疑、痛苦的聲音從來不是主流。

這也是為什麼杜甫在唐代不得志,而在後世才逐漸為人所理解和推崇,甚至隱隱有超過李白勢頭的原因,因為我們已經失去了孕育李白的土壤,甚至失去了理解他的能力。

《妖貓傳》與我心中的大唐盛世差多遠?

辛柏青僅僅用了五分鐘,就演出了一個狂傲的謫仙人李白

但是看完之後我有一種強烈的感覺:這個端莊有餘,風流不足的楊貴妃是《妖貓傳》的楊貴妃,但不是大眾心中的楊貴妃。張榕容和張雨綺很美,在片中的扮相也很美,而且張榕容也符合了夢枕貘原著中對楊玉環有一半胡人血統,因此才備受玄宗寵愛的設定。

《妖貓傳》與我心中的大唐盛世差多遠?

張榕容飾演的楊貴妃

因為我們對楊貴妃,乃至大部分唐代仕女的認識,應當有種又豐腴又嬌憨的氣質,肉感的風情中帶著一抹純真,研究敦煌歷史的專家說,唐代對女人的審美是瘦骨豐頰,也就是豐滿圓潤,而不是渾身贅肉的大胖子,大胖子是沒法跳急速旋轉動作靈巧的胡旋舞的。

《妖貓傳》與我心中的大唐盛世差多遠?

所以,豐腴感不是胖,而是有別於骨感的圓潤感,體現在有點肉的臉龐和肌膚之中,微微透露著盛世的慵懶,錐子臉夠不上這個標準。

《妖貓傳》與我心中的大唐盛世差多遠?

唐代仕女是什麼樣的不用憑想象,周昉的《簪花仕女圖》裡全都有

《紅樓夢》裡寶玉曾拿寶釵比楊貴妃,說“怪不得他們拿姐姐比楊妃,原來也體豐怯熱。”,曹公是如何描述寶釵的長相呢,第五回裡說她“生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

《妖貓傳》與我心中的大唐盛世差多遠?

日本人熱愛楊貴妃熱愛到直接將她視作觀音的化身,京都泉湧寺供奉的“楊貴妃觀音”像是日本將她神化的最高表現。相傳這尊雕像是由僧人湛海在南宋造(寺院宣稱是唐玄宗監製),於1255年帶回日本的。《泉湧寺文書》雲:“建長七湛海宗師自宋歸朝,帶回佛牙舍利、楊貴妃觀音像、十六羅漢像、月蓋長者像及韋馱天像等。”

《妖貓傳》與我心中的大唐盛世差多遠?

日本的楊貴妃觀音像

唐玄宗李隆基,治下出現了開元盛世,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盛世之一,這是唐朝最鼎盛的階段。同時,盛世代表著什麼?這段時期,是自從隋文帝統一中國以來,中國國民收入最高的時期。

也就是說,大唐國力萬邦來朝,百姓安居樂業,幸福指數爆棚,全因唐玄宗的為政舉措,他創立了一個盛世。

而更重要的是,電影中的楊貴妃,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卻只愛唐玄宗一個人。再這樣的條件下,也形成了唐玄宗的人設,一個異常理想化的高傲君王。

《妖貓傳》與我心中的大唐盛世差多遠?

電影中唐玄宗為安祿山擊鼓相迎

且電影中有兩個細節展示:

羞辱晁衡,明知對方有意示愛自己的貴妃,非但沒有殺他,反而滿不在乎,因為他心裡明白,楊貴妃除了自己,根本不可能愛上別人,聯繫起讓楊貴妃在眾人面前盪鞦韆的設定,說明這個人很自負。(你們儘管去追,追得到算我輸)

為安祿山擊鼓,打算依靠自己的人格魅力來平息即將到來的叛亂,說明這個人很理想化。

從中也不難猜出楊貴妃以後的命運,這樣一位皇帝,把自己當成“半神”,當社稷江山與美人性命只能二選一之時,他當然選擇前者。

基本上這部精心製作的《妖貓傳》還是值得一看的,當然如果其中的大唐盛世與楊貴妃與你想像不同,也不要緊,畢竟這也是一部小說改編的,更多的是注重於小說,就像是你不能看三國演義來學三國曆史吧。

或許大家帶著這副心情去看《妖貓傳》就能在之中找到自己的“雲想衣裳花想容”的美人或者美景吧。

《妖貓傳》與我心中的大唐盛世差多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