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歌用一部《妖貓傳》讓電影專家吵翻天

近日,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組織專家研討了陳凱歌導演的新片《妖貓傳》,張頤武、鍾大豐、楊遠嬰、陸紅實、賈磊磊、張衛、趙衛防、王海洲、皇甫宜川、趙彤、索亞斌、左衡、王純、李星文、胡建禮等專家出席了研討會。大家對《妖貓傳》十大焦點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焦點一:幻術

影片《妖貓傳》由黃軒、染谷將太、張雨綺、秦昊、阿部寬、劉昊然、歐豪、張天愛等主演,在中國古裝電影長廊中比較突出地表現了幻術,幻術不僅是影迷好奇心關注的焦點,出乎意外地也成為專家們關注的焦點:

陳凱歌用一部《妖貓傳》讓電影專家吵翻天

有的專家指出:這部電影用幻術重現了唐朝的燦爛與輝煌,講述了幻與真的關係,幻術超現實的,人能飛,因而也是超重力的,能變成仙鶴,幻術召喚回大唐的盛景,重現了大唐的輝煌,從極美到極樂,但幻術之後是慾望及其限制。幻術也是電影之術,從這個角度看現幻術一方面是錢,一方面是慾望,最後積澱出那些所謂燦爛的東西。

影片中妖貓在試圖重建極樂之樂的理想世界的目的,正是通過對金錢、對慾望的把控來完成的。這個故事非常具有隱喻性和爆發力,凱歌導演把電影之道,道之電影,把人類的大故事講得很好。

有的專家指出:《妖貓傳》中奇幻場面的營造主要靠幻術,但是相由心生,本片高明之處就在於用“感情”來維繫幻術,利用了人們對大唐盛世繁華景象的情感渴求,打造出一個如夢如幻的虛擬世界。它不像其它同類型影片那樣是通過簡單的敘事邏輯來展現幻術的,這體現出了陳凱歌的匠心。

陳凱歌用一部《妖貓傳》讓電影專家吵翻天

有的專家認為幻術是貫穿影片情節線的一個重要內容,而且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建立很多人對自我行為和自我認識的關照,這其間有許多地方,讓你不知道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幻的。影片是在講真和幻相互關係之道。影片中幾乎所有的局部,都在解構已有的建構和已有的講述,解構的還有人們對於盛唐的記憶。那場極樂之宴就是由幻術大師變出來的,所以最後指向了一種結構性的、不可知的東西。在這個基礎上,其實我們可以做出各種各樣的讀解,

“凱歌這部片子的好處是在於他提供了比以前的作品更豐富的讀解可能性,但是他又不給我們一個特別明確的結果,在這一點上,我覺得他想讓你覺得:我跟一般的商業電影不一樣,影片中有更深的東西可以讀解,如果讀不出來,那就看表面這一層吧。”

焦點二:楊貴妃

專家們討論了楊貴妃的形象塑造及其意義。

陳凱歌用一部《妖貓傳》讓電影專家吵翻天

有的專家指出:《妖貓傳》用一個女人來展現大唐的輝煌,這個人就是楊貴妃,她是大唐盛世“文化軟實力”的代言人,她和另一幫代言人(即以李白、白居易為代表的詩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正因為如此,這個女人的身上被寄予了一種特殊的情懷,一種足以迷倒萬千臣民的神秘魅力,所以她僅回眸一笑便可以讓皇帝、百官乃至大唐百姓一見傾心,甚至可以把白龍和丹龍迷得神魂顛倒,這裡其實是用了一種誇張的藝術表現手法。

有的專家認為:這部影片是一個女人的史詩。原來有一個傳說,說楊玉環沒有死,後來去了日本,為什麼影片有那麼多筆墨放在楊玉環的故事上?這值得深思。近些年來拍楊玉環的電視劇、電影非常多,但沒有一個很成功的,好像一沾楊玉環就特別背,翻案也沒翻得多麼漂亮。這部影片企圖走出窠臼,它彷彿在說:女人不是禍水,一個朝廷的滅亡不能以一個女人的死亡來替代。

陳凱歌用一部《妖貓傳》讓電影專家吵翻天

有的專家還分析道:這部影片通過楊貴妃的塑造:表現出對女性的崇拜,同時還在表達這樣一層意思:在沒有危機的時候,楊貴妃是大唐盛世的一個代表、一個驕傲,大唐所有的輝煌都通過這個女人來實現,她也是慾望的代表,楊貴妃美到極限後,男人一看就暈了,很多男人願意為她而死,但是一到危險來臨的時候,大唐就不需要她了。影片對女性的悲劇命運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影片在批評男性的前提下完成了對女性的崇拜。

有的專家還說:兩位少年的視角代表了原著作者的視角,這裡表達著原作者對中國的大唐盛世的很多想象,影片裡無所不在的唐城和特效所打造的視覺奇觀,也體現了兩位少年對楊玉環莫名的喜歡和崇拜,一見楊就願意為其付出全部的情感。這從側面表現出楊玉環的光彩照人和難以抵擋的魅力。

三、焦點三:唐明皇

既然讚美了楊貴妃,那麼影片對唐明皇的描寫站在什麼角度呢?是不是唐詩《長恨歌》中描寫的深情皇帝?

陳凱歌用一部《妖貓傳》讓電影專家吵翻天

張魯一飾演的唐明皇

有的專家認為:《妖貓傳》可以說是從當代女性視角,對《長恨歌》這一經典歷史文本中的唐明皇進行的一次解構。 白居易的《長恨歌》把“唐明皇”描繪成一個深情的帝王,“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成為千古流傳的愛情佳句,但是影片通過對楊貴妃死亡真相的揭示,徹底暴露了這個人物的“真實面目”,皇帝為愛哭瞎雙眼是騙局,實則是被妖貓挖去了雙眼;他其實一直把楊玉環當成一件高貴的玩物而已,為了權力隨時可以犧牲掉愛情。

有專家還指出:唐明皇有過愛情,但在特殊情況下,求生的意志戰勝了他曾有過的刻骨銘心的愛情。唐明皇在影片中其實是虛偽、自私、狠毒的,成為美好女性的對立面,這個故事解構了唐明皇只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傳說,比較符合當代女性的審美需求,而且充滿戲劇性,可謂是一舉兩得。

有的專家分析道,凱歌導演對唐明皇有獨到的人性觀察,描述了唐明皇的諸多不妥,將他的人性往深裡挖掘,表現出對封建君主思考的深度。

焦點四:白居易

對影片塑造的白居易,專家也有各種說法:

陳凱歌用一部《妖貓傳》讓電影專家吵翻天

有的專家認為:導演通過對白居易的塑造,體現了他自己對文人、對中國傳統的知識分子或者對藝術的一種致敬。

有的專家說,灑脫不羈的白居易對皇帝死亡真相的執意推測,以及對楊貴妃死亡之迷的執著破解;一方面表現出詩人高貴的自由人格,另一方面也展現了大唐的開明風氣。這與當下形成了一種巧妙的對應,同樣是一名藝術創作者,導演陳凱歌顯然對這種寬鬆舒適的創作環境和心態有所向往。

有的專家指出,影片表現出白居易高於李白的傾向,這與日本學界的對李白和白居易誰高誰低看法是一致的。

有的專家分析到,對陳凱歌來說,白居易就是他自己,白兄就是陳兄,影片中的白居易具有歷史的高度,他是宏大的,他要探尋兩個極樂的不同。

<strong>焦點五:妖貓

陳凱歌用一部《妖貓傳》讓電影專家吵翻天

對於影片的核心形象妖貓,專家們也是眾說紛紜:有的專家指出:妖貓有象徵意義。首先,它是大唐盛世的見證者,它是楊貴妃最忠誠的守護者,在貴妃隕落後,它吹響了復仇的號角。其次,無處不在的它成了慾望的禁令,它要把現實的慾望全部壓抑掉,重新建立一種秩序,所以當陳雲橋在妓院行男女之事的時候它出現了,而後又在妓院裡掃了眾人的雅興。黑貓(妖貓)就是楊玉環的復仇替身。<strong>


有的專家覺得,貓用妖來表達,更像一個精靈,像個貓精,實際上它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是一個有靈魂的人,因為它附著了人的心靈,在西方文化裡,黑貓是很不吉利的東西,它出現預示著某種兇相。但凱歌卻從別的角度使用貓,讓它做敘述者之一,別有深意,恐怖的東西很恐怖,奇幻的東西又很奇幻。

陳凱歌用一部《妖貓傳》讓電影專家吵翻天

但有的專家針鋒相對地說,片中的黑貓有吉祥的意義,有想象的意義,貓有九條命,這有很深奧的意思。作為皇帝的寵物它是貓,但放出來,它又是一隻虎,貓在變化之中,你會發現貓是大唐歷史唯一的講述者,這裡充滿了暴力和兇悍,貓的隱喻裡包含了這樣一層意思,就是為那個時代贖罪,貓是一個復仇者,它終止了陳雲橋這些人的慾望,具有象徵意義。

焦點六:影片主題

這部電影的主題也是引起專家爭論的焦點之一,大家各持己見,看法不一,有的認為它是佛教主題,有觀點認為它是命運主題,有的認為它是女性的立場表達,有的認為它是完整的歷史隱喻……

陳凱歌用一部《妖貓傳》讓電影專家吵翻天

認為影片是佛教主題的專家指出:《妖貓傳》表達了佛教的真實觀:你以為你看見的是真實的,其實不是,因為任何事務都是發展變化的,一切事物皆無自性,皆無固定的狀態,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所以你看到只是幻象,大唐的宮廷內曾經那麼輝煌絢麗,可多年之後,宮內水池尤在,但人去樓空,留下的只是枯枝敗葉,“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霧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幻象是佛教關於真實的世界觀。這個片子不斷在表現幻象,在強調歷史的非真實性,強調它的無常性,楊貴妃再美也是無常的,大唐再盛也是無常的。影片中最明顯的佛教符號就是“空海和尚”,作為佛教代表,和白居易一起全程參與了對楊貴妃死亡真相的調查和揭秘,從而似乎強調著萬事皆空的佛理。

有的專家認為,這部影片呈現出的佛教生死觀、涉及了關於靈魂的表述。其實小和尚一直在尋求佛教中的超越生死的觀念,其中有一句臺詞也與這種觀念有關:“我的靈魂不在軀體裡很久了”。全片瀰漫著濃重的佛教色彩的價值觀傳遞。它講述了創作者對於生死、對於逝世的理解。從影片內容呈現看,凱歌導演對佛教有很深入的研究,這與當下的其它影片相比,表現出自有的獨特之處。

陳凱歌用一部《妖貓傳》讓電影專家吵翻天

認為影片具有命運主題的專家說:陳凱歌的許多影片都貫穿了對命運的思索,外界迫使自己和命運進行抗爭,《道士下山》有這個影子,《妖貓傳》也有這個影子,所有人的結局都不能說很完美,但實際上都是他們對自己既定命運的抗爭,這個意念在凱歌的電影裡一直有延續。陳凱歌在這部電影裡設定了兩種命運,一種是楊貴妃的死,一種是和尚從日本來,這是一個哲學的命題,怎麼樣才能夠到達幸福的彼岸而不被現實痛苦所糾纏,影片在引導觀眾向這方面探索,實際上陳凱歌不想給一個很完整的答案。對於李白來講,這個隱秘的幸福彼岸就是做詩,對陳凱歌來講,彼岸就是電影,其實一部電影的表達,給我們想象的空間,有時比它顯現出來的多很多。

有的專家認為,陳凱歌似乎懷疑所有終極美和代表著終極真理的東西,他疑問這類終極是否曾經存在過,如果存在過,那它以怎樣的方式存在過?在《妖貓傳》中,楊玉環的美就是代表了一種終極真理,而探尋她死因的過程就是尋找終極真理的過程。白居易和空海代表了兩個追求的向度,一個是要追求極致的藝術,一個是要追求解脫的宗教的含義,最後它完成的是理想價值意義上的破滅和重建,這才是陳凱歌電影裡一以貫之的東西。

有的專家覺得:觀眾可以從影片中體會到陳凱歌導演對生命的一種感悟,面對不可抗拒的命運,個體生命應該怎樣釋懷和放下,它涉及到這樣的命題。白龍變成了貓,到處復仇,就是因為他的執念,但是這種執念到頭來終是一場空,大唐盛世不再,楊玉環也不可能再次甦醒,導演在影片最後也是對它的復仇行為給予了否定。當然,對於白居易和空海來說,揭秘大唐懸案的過程,未嘗不是一次修行。

陳凱歌用一部《妖貓傳》讓電影專家吵翻天

有的專家認為這部影片的精神內核是女尊男悲,是站在女性視角反思歷史。

有的專家對此補充說:極樂之宴是真核的東西,是導演對歷史的思考,水滿則溢,極樂十天之後便成了大悲,也是在提醒我們居安思危,還要韜光養晦。

有的專家覺得:這部片影片在努力在建構一個世界觀,一個關於中國古代神話想象的世界。中國電影一直在世界觀建構方面不太有建樹,原來的武俠小說有一套江湖規則和門派以及武俠價值觀,然後提供給你想象力。我們的電影一直缺這個,所以怎麼建一個自己的世界觀和與之呼應的形象體系,這個片子可以說是一個嘗試。

有的專家認為:這部電影是歷史的隱喻,極度地宣傳輝煌,表現極度大唐的燦爛感,充滿著隱喻性想象,它在講人生如戲,歷史如戲,講述了大唐從彎到直的歷史,講述了大唐神秘的魅力超越了原有的力量,講述了極樂的世界,這個極樂既有感情的極樂,又有秩序的極樂,黑貓挖眼睛是秩序的禁令,所以影片講了大唐從感性到理性的絕對飛躍,凱歌把電影之道,道之電影以及人類的大故事講得很好,總得來說,這部電影為電影史做出了貢獻。

焦點七:故事結構

這部影片的故事結構,是專家爭論的又一焦點: 

陳凱歌用一部《妖貓傳》讓電影專家吵翻天

有的專家覺得這個故事很大膽,在真真假假之間,在歷史史實和大膽虛構之間尋找一種邏輯關係,整部影片的邏輯關係比較嚴謹,劇本完成度也比較高。

有的專家指出《妖貓傳》是其片名,但這部影片可以說由兩部片子組成,前面是一部片子,後面是一部片子,前面和後面其實是兩個故事、人物稍微顯得有些隔離感。前面的部分可能對於市場回報和吸引觀眾有利,但是和後半部分的似乎拉開了距離。

有的專家反而認為這是一種獨特的結構方式:它是小敘事,大歷史,用黑貓開戲,引出重大的歷史事件,執念很深,想回到盛世的大唐。最後影片把中國最偉大的時代通過想象的方式和豐富的技術手段展現了。

焦點八:長恨歌

陳凱歌用一部《妖貓傳》讓電影專家吵翻天

影片似乎否定了著名詩歌《長恨歌》的歷史真實性,對這一點,專家們也意見不一,有的專家認為影片經過了否定過程之後,又回到了原來《長恨歌》文本原點上,有的則認為否定就是否定,沒有回到原點。 

有些專家這樣分析:《長恨歌》在影片中是一個很有趣的文本,它對大唐盛世的描述直接影響到《妖貓傳》電影文本的影像建構,通過幻術展示出一幅幅盛世圖景,但是在敘事推進中通過對一樁歷史懸案真相的揭秘,讓已經建構起來的盛世圖景又迅速被解構掉,也顛覆了觀眾對於《長恨歌》原本的認知,巧妙地是,導演通過男主人公白居易在影片最後的覺醒,不再刻意去修改出一版真實的《長恨歌》,所以又回到了最初的版本。就像原本的平靜的湖面,被一塊石子激起一波漣漪,最後又迴歸平靜,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觀眾可以感悟到很多人生的哲理。

有的專家說道:在看的過程中,一開始覺得這是一部偏驚悚的片子,但看到後面,就想探尋楊玉環到底是怎麼死的。影片中白居易最後決定不再修改《長恨歌》,《長恨歌》實際上寫的是白龍對楊玉環感情的故事,這對之前的《長恨歌》的故事認知比較顛覆。

陳凱歌用一部《妖貓傳》讓電影專家吵翻天

<strong>焦點九:大唐氣象和畫面製作

專家們對影片表現出的大唐氣象及其畫面製作同樣反響熱烈:

有的專家指出:《妖貓傳》對陳凱歌前幾部影片所呈現出的一貫風格還是有所承襲的,比如說絢爛的特效場面,在本片中具體表現在大唐盛世的視覺呈現。陳凱歌導演的影片喜歡追求“極致”。

有的專家認為:這部影片的展現的大唐氣象以唐明皇和楊玉環為焦點展開,以男人對楊玉環的欽慕為角度展開,這樣有其典型性但也有侷限性。  

有的專家分析說:影片用高飽和度的色彩和廣角鏡頭展現大唐的輝煌,用宏大的視角體現出了大唐的繁華和迷亂。

有的專家特意指出:影片中盛唐時代極樂之樂的盛大狂歡和道士種西瓜對比起來看很有意思,畢竟是靠幻術營造出來的景象,雖然看熱鬧的群眾看上去都很高興,但可能到頭來可能是一場空。盛唐在不同人眼中,有著不同的含義。

陳凱歌用一部《妖貓傳》讓電影專家吵翻天

專家們對影片的畫面和製作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有的專家覺得:這部影片裡的特效可以說是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視覺盛宴,鏡頭的應用以及畫面的剪輯都很到位,並把影片故事融入其中,數字技術把大唐的景觀呈現得美輪美奐。

有的專家說道:在視覺特效方面,為了拍這個電影,陳凱歌跟當時的政府和開發商合作花了20多億做了唐城,它和橫店的古代建築是完全不同的,這部影片裡的唐城的視覺新鮮度是很高的。實體拍攝,再加上較好的特效,復原了人們對唐朝的想象。

有的專家覺得這個電影給觀眾的第一個感受是:它的三維數字技術用的比較好,三維技術大量用在了觀眾想象的世界裡,但在我們生活當中是不能經歷的,只有在電影中才能經歷,比如船在海波當中來回翻卷,最後被拋到海里,還有盛唐奇幻的極樂之宴比較震撼。

焦點十:導演的創作追求與市場把握

專家們認為導演在創作中有一種認真的態度,導演對觀眾和市場有自己的把握和認識。

陳凱歌用一部《妖貓傳》讓電影專家吵翻天

有的專家說:就創作的本身來講,凱歌導演是在不停的嘗試突破自己,因此對影片上映後的市場反響和專業評價是拭目以待的,無論這個影片會引起什麼樣的討論,但對中國電影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有的專家回憶:這些年來,從《梅蘭芳》到《趙氏孤兒》,再到《道士下山》,每一部都有新的視覺探索。雖然有人評價凱歌有的電影作品總是半部好片,前一小時很精彩,後半部分就有後勁不足的感覺。但《妖貓傳》改變了過去的慣性,是比較暢快淋漓地完成了整部影片,也可以稱得上是凱歌近十年來最好的一部作品。

陳凱歌用一部《妖貓傳》讓電影專家吵翻天

但有的專家擔心這部電影有一定的文化深度,會讓個別觀眾處在懂和不懂之間的狀態裡,影片用一種玄幻的方式講述故事,會不會讓有些觀眾覺其太深。有的專家不這樣認為,因為不同的觀眾會在不同的層次上理解這部影片,每一類觀眾都可在電影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有的專家敬佩凱歌導演在這個時候拍出這樣一部片子,雖然票房有一定的壓力,但是他還是把自己想表達的東西灌注於新的作品之中。雖然這樣做有利有弊,但作為一個創作者,不斷的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思想,還是很值得尊敬的。

有的專家指出:從電影形態來講,從過去《黃土地》式的這種極端寫實向現在《妖貓傳》的極端寫意的轉型,陳凱歌的電影觀念有非常大的轉變,他完全把電影作為可以想象的世界來營造,而不再糾結於歷史和現實,所以他的電影具有一種解構和建構的雙重意思,在歷史和神話之間,在現實和歷史之間,在魔幻和想象之間,實際上都是在真相和虛假之間,他在努力架構一個看起來真實世界的同時,用另一種結構的方式回到虛幻的路徑上。因此凱歌的電影經常有一種閱讀的陌生化效果,他能夠對一種過去的電影形態做總體性的總結,而不是在個別的段落上,這是讓觀眾特別認可的一個方面。不管這部影片在商業上怎麼樣,陳凱歌這個電影裡表達了對電影和人生的命題,他說他可以對電影裡的每一個鏡頭鞠躬,這樣的電影是很可貴的。

陳凱歌用一部《妖貓傳》讓電影專家吵翻天

有的專家分析說:整體來講,這個時期的陳凱歌能拍出這樣一部影片是很不錯的結果,這麼多年他在市場化的過程中起起伏伏,最後找到了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凱歌導演是用理性主義的方式來講一個情感故事。他讓你覺得這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故事背後也有著非常偉大的、非常高尚的、非常深刻的對社會或者人生的深刻思考。他在追求影片多層次的表達,所以影片呈現出一種意義複雜性和多元讀解的可能性。在凱歌之前的影片裡我們可以看到比較直接的政治隱喻和社會隱喻,而且經常也會有些暗示讓你去猜測,但這個影片在這些方面有節制,有分寸,而且內容也較豐富。

有的專家還認為:《妖貓傳》滲透著陳凱歌導演審美的理想範式,如果能把這種對於東方美學及其電影語言的嘗試延續下去,是很有價值的。同樣充滿奇幻色彩,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前不久剛上映的美國電影《水形物語》可以作為《妖貓傳》的兩個很好的參照,陳凱歌在這部影片中的初衷和自我定位是什麼,是很值得思考的。

有的專家說:《妖貓傳》基本上完成了一個合乎邏輯的,並帶有懸疑感的完整故事,有照顧觀眾的商業走向,也有文化思考的一定高度。這部作品要比《無極》和《道士下山》在人文價值和美學追求上更出色。影片雖然是講唐朝的故事,但是特別像是在講80年代的故事,對於影片中縱慾的解讀,恰恰是某種理想主義的釋放,更像是對80年代那種完美的、理想的、高歌猛進的狀態的一種追憶。而且講故事的方式很有第五代導演的特色,會使用很多全知視角、限制視點等標誌性敘事手法,跟現在的年輕導演有很大的區別。

陳凱歌用一部《妖貓傳》讓電影專家吵翻天

有的專家從另一種角度分析,說《妖貓傳》是一部日式風格和陳凱歌藝術理念融合在一起的影片。《孩子王》裡陳凱歌那種對很多東西的質疑和解構態度,在這部影片裡還能找到影子;《無極》裡面放風箏的情節,到了本片演化為利用幻術將人變成白鶴飛來飛去。當然,本片也滲透著陳凱歌后現代的思考,但這種思考具有碎片化的散點透視。

除了以上十大焦點外,專家還對影片中的同性愛情、推理解方法等問題展開了研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