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2017中国金牌理财师特别报告(三):财金通董事长薛桢梁专访

随着中国个人财富快速增加和积累,在互联网+时代下,理财客户对于资产配置、金融产品、风险管理、咨询服务和支付操作有了更高要求,当下理财市场对理财规划师的关注度日益增加,而当前持证理财规划师规模已不能满足理财市场的巨大需求和理财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基于此,胡润百富携手业内领先机构——美信全球、功夫财经推出《2017中国理财师特别报告》,旨在通过特别报告:

一方面解读中国理财师市场现状、行业乱象及未来发展趋势,致力于为投资理财等行业建立健康、有序的行业发展规范,并期望在帮助社会公众洞悉全球金融市场、了解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的过程中,使他们丰富自我、积累财富,完成由富及贵的转变;

另一方面期望通过行业权威专家、相关学术机构和理财者的深度访谈调研,制定一份帮助理财者快速甄选优秀理财师的指南手册,为促进理财行业发展和优秀理财师挖掘添加助力;

同时我们也会通过评选制定中国金牌理财师TOP100榜单,通过最大限度的媒体曝光,为行业树立标杆和增强行业影响力。

2017中国金牌理财师特别报告(三):财金通董事长薛桢梁专访

本期深度访谈专家:财金通董事长薛桢梁。以下是访谈内容:

一. 中国理财行业概况

1.请您简单谈谈,中国理财行业发展现状如何?呈现出什么特点?

行业总体进步挺快的。过去没有真正的“理财”概念,跟“投资”无区别,目的就是增值、获取收益,无论是投资、理财还是财富管理,大部分的操作就是用客户的钱来赚钱;从这个意义上说,跟前端的“理财”没有太大关系,跟“综合端”有关,即:同等风险下获得最大回报,或在同等收益下承担最低的风险。

真正有理念的,还是少数。理财从生活出发,跟生活目标有关:补缺口,钱少叫理财,钱多叫资产配置。少数真正具有理财理念的,大多是精英的保险公司从业人员。其他机构的人不多,普通理财师以产品为导向,以收益为核心竞争力。而真正意义上的理财,是从生活出发,需要为退休、送子女出国等具体目标而进行规划。

2. 从整体市场来看,理财行业市场总规模有多大?其发展变化趋势是怎样的?

理财市场的规模肯定是海量的,这个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众多企业都是希望钱生钱,所以这个行业的发展会很迅速、规模也在不断壮大。

3. 中国理财行业市场的供需状况如何?

– 产品端:总体来说,中国市场上的产品不如国外丰富,但呈发展的态势

– 机构端:大部分机构还是以产品为中心、销售为导向,理念没有到位,导致未能培养出大批优秀的理财师

– 理财师端:中国目前缺乏真正的理财师,即懂得从生活角度出发、为客户做规划的专业人员(供需不平衡)

4.当前理财市场产品运营现状和监管状态是怎样的?

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理财产品会越来越丰富。中国的理财产品总体较单一,跟监管有关。保险公司只能卖保险,不能从事其他领域的交易。相对来说,银行的灵活性较大,可以卖保险和基金。然而国外基本开放,客户可自由选择。

5. 根据您的经验,当下中国理财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哪些乱象或遇到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是亟需考虑和解决的?您怎么看待这些问题或有什么建议?

最大的问题,是大家都看重收益。理财本身,还是从生活出发。不知道赚多少,才够。也不清楚何时该止损。等于把途径当目标了(本末倒置)。这是核心的问题,可惜一二十年未解决。

作为金融培训和咨询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理念上的引导,让愿意接受核心理念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学习什么叫理财和财富管理。中国人学技术快,转变理念不容易。方向对了,就能解决问题。

理财师就是前端跟客户打交道的人;当理念提升了,对客户的了解,也会有质的变化。

6. 全球主要经济体理财市场发展概况如何?与中国理财市场相比有何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中国的理财市场有哪些地方可以借鉴国外?

对比中美的理财市场:美国的投机心理很低,产品比较综合,从生活的需求管理资产。而中国目前的现状,跟最近三十年财富快速累积的发展有关,赚钱成了主流,理财师跟着客户走,引导较少。

监管机构的引领很重要,国内重在防风险,整个开放性差。有理念,但可为客户做的事有限。比如(私人)信托,在中国具有受托人资质的,仅有60多家公司。但国外很多人都可申请。

7. 您认为未来五到十年,中国理财市场发展趋势和方向是什么?

理财市场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无法估计五年,能培养出许多真正的理财师。但一定会有更多具有真正理财观念的专业从业者。更高层面是为高净值人士服务,即培养和评选财富管理师(他们面对的客户,资产无缺口,实现了财富自由)。

展望未来五到十年,监管会更开放、金融产品(保险、基金、定投等)能打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不受限制。老百姓投资股票意义不大,可选择债券、股票基金等投资方式。

2017中国金牌理财师特别报告(三):财金通董事长薛桢梁专访

二. 中国理财规划师市场现状

1. 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的理财规划师市场发展现状又如何?处于什么水平?市场发展特性有哪些?

优秀的理财师,必须取得客户的信任,了解客户的家庭情况;这是前端人员的本质差异。

CFP和AFP是行业认可的资质,国际引进,不属于国家监管的范围。专业证书不同于从业证书。证券、银行、保险从业证书是国家规定的门槛,不具备资质的人员,进行相关操作有风险。专业证书高于从业证书,通常专业人才都有具备了从业证书。

2. 中国目前具有理财规划能力的人群规模、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人群分布不清楚。入门也算,前端从业人员(客户经理、理财经理等)人数众多,比如保险公司有7、8百万的业务人员。

跟客户打交道、从事金融产品销售的,广义上都称为“理财师”。但光做产品销售,就不能算真正的理财师。

3. 一名合格的理财规划师应该具备哪些知识领域和专业技能?

理财师是一个综合性的岗位,涵盖所有金融面,包括交易规划、退休规划、遗产规划、税务规划等。合格的理财师,是懂税务、保险、房产投资等多方面的全才。

4.理财规划师的具体工作内容包含哪些?能够提供给理财客户的专业服务都有哪些?与国外相比,主要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应该如何改善提升?

理财师的工作内容,简言之,就是销售金融产品。比如保险公司人员卖保险、银行员工关心客户的家庭收入状况推荐产品等。如果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工作内容就更深更广。

绝大多数的理财师,其实是销售员。只根据客户抗风险的能力,相应推荐投资产品。真正合格的理财师,是通过具体行为观察的。举个例子,好的理财师了解客户的需求,推荐相应的长/短期投资方案并帮助客户规划。

2017中国金牌理财师特别报告(三):财金通董事长薛桢梁专访

5. 理财客户的对于投资理财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理财客户对于理财产品和配置方式的了解程度如何?针对理财客户的需求,理财规划师能够提供到何种程度?

购买金融产品的消费者,就称为客户,不过他们大多不了解理财的专业知识。通常可投资资产达到600万元及以上的,才能算“高净值人士”,对于他们的服务,称为“财富管理”。

6. 理财规划师的主要收入分别来自哪些方面?其中主要的是什么?为什么?

理财师的收入,跟他所在的机构有关。比如保险公司的从业人员,领取保险佣金;银行职员主要靠工资等。保险佣金的构成,通常是按比例分配;另外,保险公司对团队长,给予一定的激励奖金。

7. 在互联网+时代下,理财规划师的机会与挑战都有哪些?

互联网+的时代,对理财师的挑战挺大。未来了解家庭情况、投资目标,会变得更便捷。客户只要输入家庭数据,就可通过理财软件,自动出分析报告,以及相应的推荐。在这个发展趋势下,光卖产品的理财师会被淘汰。普通从业者也将面临挑战。

三、甄选优秀理财规划师标准

请您以专家的角度,帮助理财客户制定一个如何快速从良莠不齐的理财师中甄选出优秀理财师的指南手册,告知理财客户可以通过哪些标准筛选到可信任、优质的理财规划师。

2017中国金牌理财师特别报告(三):财金通董事长薛桢梁专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