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最近被《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刷了屏,看过的人纷纷叫好

这是一篇最接近真实的药神影评。

1、 药神改变中国

最近被《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刷了屏,看过的人纷纷叫好。

好到什么程度呢?即使在以挑剔著称的豆瓣网上,也得到了9.0的超高评分。上次中国电影能跨越9分这个优生线,还是在2002年的《无间道》。

最近被《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刷了屏,看过的人纷纷叫好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药的故事。

因为在中国买进口药太贵,得了绝症的病人吃不起。而印度的山寨药巨便宜,国内2万多一盒的药,在印度200块就能买到,药效还不打折。

于是,徐铮扮演的程勇就干起了倒爷的营生,把印度药带到中国去卖。这个行为,间接帮助了许多吃不起进口药的穷人,程勇被称为"药神"。

这个故事改编自真实事件,再次引发了社会对药价畸高问题的关注。甚至很多人开始认为中国应该做出改变,学习印度,让药价一撸到底。

2、 世界穷人的药房

就像电影中说的,印度素有"世界穷人的药房"之称。医药产业全球第三,以物美价廉的山寨药著称。

曾经的印度,也饱受天价药的困扰。因为按照国际惯例,大家都要保护专利,进口药在专利期内想卖多贵都可以,国际资本家当然是不会放过这个薅羊毛的机会。

到了1970年,不堪其扰的政府决定实行"强制专利许可"的政策。

所谓强制专利许可,从"强制"俩字就可以看出,是个霸气侧漏的政策。大白话就是神马专利都好不使,所有公司都能山寨。

因为配方都是公开的,所以山寨药立即充斥了整个市场。市场竞争也使得价格越标越低,之前的天价药都卖出了白菜价。

最近被《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刷了屏,看过的人纷纷叫好

此后,几乎全世界的仿制药都集中在印度,连美国穷人都偷偷跑去印度嗑药,足见其价格优势有多大。

西方那些资本家本来薅羊毛好好的,经过这样一搞再没人买他们的高价药,当然不满。但强龙不压地头蛇,印度政府把这些公司的投诉统统驳回。

据说,这一行为还获得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点赞。

三、天价药的元凶

有人会问,为什么中国不学学印度,这样天价药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嘛?

首先,印度这套,不是想学就能学。专利强制许可的实施,需要有两个前提条件:

· 被仿制的药能治疗传染性的疾病,比如当年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出于人道主义可以模仿;

· 只针对贫穷国家。当年非洲有一种叫"河盲症"的病,美国一种叫"默沙东"的药就可以被强制模仿,到了最后人家厂商直接免费赠送,还被写进了哈佛大学的社会责任案例宣讲。

所以,印度能搞这套,最大的优势就是穷。中国现在GDP总量世界第二,人均GDP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哭穷不好使。

最近被《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刷了屏,看过的人纷纷叫好

其次,天价药的病根,并不是简单的海外药商黑心导致。

比如电影中天价药的原型"格列卫",在中国卖2万3,到了香港只卖1万7,美国是1万3,澳大利亚1W,韩国只有3000,以上单位都是人民币。

很多跨国公司的专利药,到中国都成了全球最贵。显然中国本身就给天价药提供了存活的土壤,这个稍后再细说。

3、 天价药的成本

那些进口药之所以卖这么贵,山寨药又这么便宜,和成本有很大关系。

一片药的成本,对于山寨药商来说,就是个材料费,什么一硝二硫三木炭之类,哈哈哈。

最近被《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刷了屏,看过的人纷纷叫好

这些材料费,在整个售价(山寨药的便宜价格)中占比一般也就5%左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对于发明这种药的厂商来说,成本主要在发明这种药所产生的成本,而不是药片本身。

一般从新药研究到批准销售要经历10-15年的时间。

同时新药研发有极高的失败概率,每10000种潜在新药,能进入第一阶段临床前研究的只有250种,进入第二阶段临床研究的个数不超过5个,能够走到最终销售的只有1个。

成功率只有万分之一,可以说发明新药和买彩票差不多。不论是时间还是金钱,成本都是巨大的,最终都要分摊到药价里。

那么,巨大是有多大?还是得让数据来说话,下表是8大国际药业巨头的单个新药研发成本情况:

排名最末的诺华药业,就是电影中天价药原型"格列卫"的生产商。诺华在其中成本最低,即便如此,开发一款新药也要40亿美元!

没错,小小一片药,代价就是40亿,还是美元。

"格列卫"这款天价药,是治疗白血病(血癌)的特效药。对于这个家喻户晓的绝症,这款药能神奇到什么地步?只要你一直吃,你就不会挂。

但缺陷也同样明显,就是得一直吃,而且无法根治,一断还是会去见马克思。

靠着这个天价"神药",每年能给诺华药业带来50亿美元的进账!而这个天价的专利保护期是20年。

也就是说,就算成本很高,其实第一年这药的所有成本已经收回,剩下19年每年纯赚50亿美元。所以,天价药和这些资本家是肯定脱不了干系的。

四、天价药的病根

药商每年进账的50亿美元,并不一定就是价格标太高带来的。因为影响销售额的因素有俩,第一是价格,第二是销量。

但"格列卫"这款药,在美国售价只有中国一半,在韩国更是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全世界的进口药到了中国都成全球最贵,因此把所有的锅都丢给生产商也不客观。

中国的进口药贵,是一层层加上去的。我们以"格列卫"的售价23500元为例,一层层还原这款神药的真实价格,过程中你就会知道谁才是高价药的元凶。

· 医院把药用23500的价格卖给病人,自己抽成15%,实际成本是20500;

· 医院的药是哪里来的?是从一些流通企业那买来的。中间会有7-8个经销商层层传递,每一个要抽走7%左右的利润,最后用20500的价格卖给医院。剔除这些经销商的利润,第一个经手的经销商成本是11900元;

· 第一个经销商的药从哪里来的?从国际药企买来的,通过进口。抗癌药的关税是5%左右,剔除关税后国际药企卖给第一个经销商的价格是11300元;

现在,再用国际药企的售价11300和病人到手的23500相比,足足差了一倍!可以说高价药的病根,国际药企只占一半,剩下的一半都在国内。

4、 中国的药方

针对天价药的病根,中国其实早就开出对症下药的药方:

· 国际药企不是卖的贵嘛,由官方出面和他们谈判。由于中国市场的准入权掌握在官方,所以施压卓有成效,争取到了买三盒送九盒的优惠,使得病人每年买药花费从28万降到7万;

· 医院不是有加成15%的惯例嘛,在2017年后被取消

· 中间经销商不是层层盘剥嘛,在2017年1月份开始实行两票制,从药厂卖到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等于只保留1个经销商,另外7个经销商都凉凉了;

· 进口不是有5%的关税嘛,2018年5月份开始取消抗癌药关税,直降为0!;

· 要是老百姓还是买不起怎么办?国家通过社保给予补贴,个人只需要承担30%!2015年开始,"格列卫"就已经开始进入地方医保范围,病人负担大大减轻。

· 在专利权到期后,鼓励仿制药,通过竞争用市场化方法降低药价。神药"格列卫"的专利在2013年已经到期,2个月内就有两款仿制药上市,药价迅速回落。

经过上面这些大招,现在"格列卫"(学名伊马替尼)的价格已经降到1024元2盒,还补助300元,平均下来病人每月买药只需要花360元!

最近被《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刷了屏,看过的人纷纷叫好

这和电影中200元的印度山寨药,已经没多大差别。所以,电影里的场景是曾经的中国,而不是现在的中国。

就像徐铮在电影中被捕时说的:他们吃不起天价的进口药,他们就只能等死,甚至是自杀。不过,我相信今后会越来越好的,希望这一天早点到吧,我相信我们的国家会慢慢变好。

最近被《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刷了屏,看过的人纷纷叫好

其实,他说的那一天已经到来。

五、撕掉标签的决绝

至于要不要学习印度抛弃专利保护,或者只在医药领域放开,想都不用想就可以否定掉。

上面说了,高价药一半的病根在国内,在17年以来,两票制、取消医院加成、进口抗癌药0关税等,中国高价药的土壤正被清理,这样药价可以下降一半。

另外一半,国家通过谈判、和医保补贴的方式,老百姓承担的药价至少再下降70%。

因此,高价药完全是可以解决的。药本身是救人的,害人的是不合适的制度。

但践踏专利这个口子,绝对不能开。

中国人很聪明,但就是搞不了发明,是困扰我们很多年的问题。原因也很简单,过去不重视对专利权的保护,辛辛苦苦投入巨资研究出的东西,转眼就被别人给抄走了。

别人只有原材料成本,你搞发明的还有巨额的研发成本,成本比别人还高怎么和别人竞争?结果发明人反而被山寨的给挤垮了,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这样谁还愿意踏踏实实搞研发?曾经的中国制造,是山寨的代名词,15年美国公布的山寨品来源中国遥遥领先:

最近被《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刷了屏,看过的人纷纷叫好

就像印度的山寨药一样,山寨药就只能卖山寨价。一样的质量,售价200块和2万块的差距,就是低端制造和高端制造的价值落差。

所以,要想成为制造强国,而不是制造大国,一定要支持创新,而保护专利就是最好的方式,绝对不能因噎废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