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十年后三百多地震孤困孩子回家:“娃儿虽长大,家永远都是家”

十年后三百多地震孤困孩子回家:“娃儿虽长大,家永远都是家”

十年后三百多地震孤困孩子回家:“娃儿虽长大,家永远都是家”

十年后三百多地震孤困孩子回家:“娃儿虽长大,家永远都是家”

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 杨晨 见习记者 杨金祝 摄影 雷远东

21岁的张森眼睛里噙着眼泪,这个快1米8的高个子男孩使劲憋着,想把哭腔咽下去。

站在他眼前的,是十年前照顾过他的张爱莲妈妈,记忆中那个温柔坚定帮他散去阴霾的身影,如今只到他的肩膀。

“是小张森呀,你长大了。”张爱莲踮起脚,想摸摸当年那个虎头虎脑的孩子,张森蹲下身体,乖巧地将头伸到张妈妈手下。

终于,最后一根弦崩断,他一把抱住眼前的身影,哽咽道,“张妈妈,我好想你。”

——这是一次穿越十年的重逢。

十年后三百多地震孤困孩子回家:“娃儿虽长大,家永远都是家”

曾经,安康家园是672个震区孤困孩子的家,在这里,他们拥有了“安康爸爸”、“安康妈妈”、兄弟姐妹,时间向前,孩子长大,读书、升学、离开,热闹的小院逐渐冷清。

时光,将思念酿成醇香的酒,成长,让重逢成为可待的现实。5月9日,曾在安康家园生活过三百多位的孩子,终于聚首。

“我们长大了”——穿越悲怆,淌过离别,时光的藤蔓结满成长的花,相似重逢,正发生在这里的每个角落。

赴约

三角梅繁花正盛,沉甸甸地从安康家园的大门垂下,一墙之隔的小学正是下课时间,一片闹闹嚷嚷。

27岁的叶巧站在门口,有点恍惚,这里的一切都还是离开时的模样,而她,已经长大,轻轻抚摸高高挺起的肚子,再过4个月,她将成为一位宝宝的妈妈。

十年后三百多地震孤困孩子回家:“娃儿虽长大,家永远都是家”

“妈妈,多好听的称呼呀。”叶巧想要做个好老师、好妈妈,把自己在安康家园曾得到的尊重和爱,完完整整的传递给学生和孩子。如今,曾在中江做老师的她,带着还没出世的孩子,来赴这一场十年之约。叶巧的丈夫理解妻子的坚持,一路开车将她送到家园。

相比叶巧怀孕出行的小心翼翼,从北京回来的何天龙就背着一个书包,向来舍不得请假的他,这次无比坚定地告诉老板,他是要回家见家人,千里一行,从繁华首都到一方小院,4年时光不过是匆匆一隅,他依旧是那个皮肤黝黑的羞涩少年。

约定的时间越来越近,更多孩子在归来。

18岁的唐铭君在眉山读大学,他提前一天回到安康家园,站在曾住过的204宿舍外,小伙子竟然有点近乡情怯的踟蹰,轻轻推开门,床边自己亲手贴上去的篮球明星海报还在,旁边还多了些纸折花边,“房间的新主人应该是个妹妹。”

何正东自己开车回来,从老家茂县飞虹乡到双流安康家园,190公里的路途足够让他回忆过去十年。20岁那年,他辞去在成都的工作,回到阿坝州创业。如今,正一边跑运输,一边经营着挖掘机事业。在他心中,安康家园的几年,是生命中最无忧的岁月,那时候,每周最期待的就是星期天。因为安康妈妈李红会带着水果、糖果、饼干抑或是逸闻趣事归来,“就像妈妈一样。”

小院越来越热闹。

十年后三百多地震孤困孩子回家:“娃儿虽长大,家永远都是家”

从汶川回来的周艳周美姐妹提着新鲜的车厘子,妹妹周美为了聚会,专门去理发店梳了头发;23岁的龙建华被安康妈妈一眼认出,两人在走廊上笑着拥抱;还有陈敏,8日早上5点过就从茂县出发,9个月大的女儿梦婷一路不哭不闹,看到家园门口的三角梅,小家伙咧着嘴噗噗直笑。

赴约的不止是孩子,50多位已经离开的安康妈妈,也欣然归来。

邓晓琼曾在安康家园做过4年的安康妈妈,一直在家里照顾小孙孙的她,一大早就叫女婿把她从华阳送到双流,她有点紧张,不知道孩子们还能不能认出曾经的“邓妈妈”。

“肯定认得出。”同样已经离开安康家园的安康妈妈吴水仙倒不担心这些,“有次走在路上,突然被人用手蒙住眼睛,叫我老妈,还让我猜是谁,听声音我就知道是杨涛,这孩子倒是一直没变。”

相聚

被时光冲散的人重新聚拢,孩子虽长大,家却永远都是家。

对于双流安康家园的672个孩子而言,地震前,他们有的是小镇富裕人家的儿子,有的是光脚奔跑在田埂上的“淘气蛋”,还有的已经开始为父母分担家务,照顾弟妹。他们的家,有在绿树村边合的平原小村,也有在青山郭外斜的山中乡镇。他们有的是汉族,也有回族、羌族、藏族等少数民族。

地震后,他们的命运,相聚交汇在这一方小院,灾难面前无措的双手被牵起,这里成为他们的新家。

时间向前走,孩子们在长大。当他们为高考挑灯夜读时,时间从一本本笔记中过去;在职校勤工俭学时,时间从他们存下工资的钱包中过去。或者默默的,便从照顾他们的安康妈妈凝视的双眼中过去。毕业时,孩子们打包离开,时间便悄无声音地从行李上跨过。随着越来越多长大的孩子离开,现在,安康家园只剩下48名孤困儿童,其中最小的也已经是初中生,还有20名普高学生,和23名职高学生。

十年后三百多地震孤困孩子回家:“娃儿虽长大,家永远都是家”

这次重新相聚,陈敏觉得小伙伴们的变化特别大,印象中那些害羞的、关系一般的同学,如今都变得活泼爱笑,会主动上来拍着她的肩膀或拉着她的手,大家一起聊聊过去,说说近况。

黄樊带着妻子和快1岁的儿子辰辰归来,离开时孑然一身的少年,如今有了自己的小家,2011年高中毕业后,他很久没有回来了。这次,他发现学校周围的环境变化很大,也有同学叫不出名字,但一看,就知道那就是曾朝夕相处的伙伴。

再次拉着安康妈妈的手,王麒感到了久违的亲切感,他觉得,自己是因为一些人而爱上这里,那些人,是会一起调皮打闹,相互鼓励的兄弟,也是会给他们带吃的,督促他们学习的安康爸妈。考上沈阳医科大学后,王麒见到了更大的世界,但家永远都是这一方小院。

顺欢觉得,自己是在安康家园里找回笑容的。地震中失去双亲后,顺欢曾封闭自己,不想说话,也不和别人交流。在山东日照时,安康妈妈任玲玲每天陪着她,给她讲各种风俗故事,还有同屋的小伙伴,记忆中的董姐姐,会在她噩梦惊醒后,一遍遍告诉她,“没事,没事,要坚强。”

终于,灾难没在这些孩子心中刻下永恒伤疤。

2012年,北大六院的心理专家再次应邀来到安康家园,第六次对孩子们进行全面心理状况评估,评估结果显示,经天灾人逝双重惊骇过的灾区孤困儿童,在“安康家园”生活学习2—4年后,心理康复创造了在短时间内心理障碍总检率、儿童PTSD的患病率和儿童重症抑郁患病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佳绩,并且达到普通人群的百分比,创造了康复的奇迹。

“在或浅或深的伤痕上,开出成长的花朵。”——安康家园园长胡源忠十年来的最大愿望,似乎已经实现。

十年后三百多地震孤困孩子回家:“娃儿虽长大,家永远都是家”

家宴

临近中午,原本的坝坝宴因为下雨被转移到室内,热闹依旧。

——这是一场家宴,在安康家园的食堂,曾经每个月会有场孩子们的集体生日聚会,夏天的绿豆汤,冬至日的羊肉锅,让17岁的李毅记到现在。如今,寂静已久的地方迎来长大的归人,摆了将近30桌的大厅里,人头攒动,闹闹嚷嚷。

这边,久别的伙伴凑在一起拍照,照片中,有女孩正羞涩遮住脸,也有对着镜头大方比“V”,每个人都很高兴的样子。那边,安康妈妈们拉着孩子的手,正絮絮叨叨随意念着。

十年后三百多地震孤困孩子回家:“娃儿虽长大,家永远都是家”

在妈妈们的记忆中,小博和小磊在寝室里烧烤,差点烧了整个家园。小兵总是把指甲留的长长的,怎么都不剪,说是有人欺负自己时,就用指甲狠狠抓他。小林常常躲在被窝里哭,想念妈妈。小李总说世上只有弟弟是最亲的人。还有小军,钱包里总夹着妹妹的照片,说等自己长大有本事了,一定要把妹妹找回来。

安康家园里,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故事,关于勇气、成长、和幸福。而每个安康爸爸和妈妈,也都有故事另一个版本,那是关于关怀、付出、和爱。

在离开安康家园的孩子中,有282名考上大学、342名职高毕业并就业或参军,在安康家园的墙上,贴着孩子们十年前和现在的对比照片,曾经皮实的男孩,现在是目光坚定的解放军战士;脸被晒伤的女孩,成为幸福微笑的新娘;还有在读研的学生、人民警察、老师、企业经理、创业的小老板。

家宴仍在继续,在大家热火朝天的话题中,并没有太多关于以后。于他们而言,回忆并不可怕,因为所经历的有力量,而未来也不会太远,因为重要的是,要活好当下。

十年后三百多地震孤困孩子回家:“娃儿虽长大,家永远都是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