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经常为别人服务的人,他的心非常敏锐,到哪里都能感知别人的需求

经常为别人服务的人,他的心非常敏锐,到哪里都能感知别人的需求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无论多么难的事情,无论多么大的事情,都是从细处开始的。每一天,我们提起一句话:“我能为您做什么?”建立这样的思维模式,一件小事也要去做,时时处处提醒自己,多为别人做,做多了就养成了习惯。

新东方英语董事长俞敏洪有一次在大学演讲,讲他读书的一段故事:“在北大读书的时候,我一直有一种为同学服务的精神。我个人成绩不怎么好,但我从小就热爱劳动,我希望通过劳动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所以我从小学一年级就一直打扫教室卫生。到北大以后,我养成一个习惯,每天为宿舍同学打扫卫生,这一打扫就是四年,所以我们宿舍从来就没有排过卫生值日表。另外,我每天都拎着宿舍的水壶去打水,把它当作一项体育锻炼。最后还产生这样一种情况,有时候我忘了打水,同学们就说:‘俞敏洪,怎么还不去打水?’我觉得打水不是一件吃亏的事,因为同学们在一起,互相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大学毕业十年以后,到了一九九五年,新东方做到了一定规模,我希望找合作者,就到美国和加拿大找我的老同学,他们在大学的时候,都是我生命的榜样。为了吸引他们回来,我带了很多美元,在美国大把地花钱,想让他们知道在中国也能赚到钱,我想这样大概他们就能回来。后来他们果然回来帮我,他们回来帮我却是一个非常意外的理由,他们说:‘俞敏洪,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给我们打了四年的水。我们知道在你身上有一种精神,当你有饭吃时,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所以和你一起共事,我们心里很放心。’”

新东方掌门人也是从大学打水开始做起的。我们会想:“打水有什么难的?”但是坚持四年容易吗?坚持四年自己有没有成长?坚持四年内心有没有变化?修心从生活中修。怎么修?一点一滴,多年积累,到最后就成了。你的心越来越整洁,就是长期反复坚持做,每一天总是说:“我能为你做什么?”大家不要小看这个事儿,经常为别人服务的人,他的心是非常敏锐的,到哪里都能感知别人的需求。人的心是能够被训练的。方法很简单,两个字“利他”,五个字“为他人着想”,或者“为人民服务”。这都是练心最根本、最有力的方法。

以前我给学生讲创业课,创业需要基本功,如果基本功不够,可能不是创业,是撞墙。那怎么考试?限时两分钟,写出能为这个班级做的五件事。两分钟以后,大部分人完成任务,少部分做不到。还不够,限时一分钟再写五件事,你能为这个班级同学做的事。结果只有很少的人过关。还不够,最后出一道考题,现场举手,即兴回答,能为别人做的五件事,而且不准和前面的事重复。这时你会发现,人和人的差距出现了。有人连五件都写不出来,有人一张口能说出二十件来。

有位同学写不出五件,我们就引导他,比如说,老师口渴了,给老师倒杯水可不可以?老师站着讲课累了,你搬个凳子让老师歇歇脚,可不可以?他说:“原来这么简单。”是很简单。那怎么写不出来?想不到。为什么想不到?因为平常没有做。谁做了谁就能想到;谁没有做,谁到时候就想不到。人和人有没有差距?

后来那些同学就问我:“老师,为什么要考这道题?”我就问他们,创业要带团队,要搞销售,如果你不能感知顾客的需求,不知道能为顾客做点儿什么,你这个销售称职吗?所以销售不是先学,是先练。大家如果见过销售行业真正的高手,就会发现,你在他身边如沐春风。他善解人意,特别会为别人着想,所以他说什么,别人都信任。这个本事是多年练出来的,不是一瞬间学出来的,所以要练。从哪里练?从小事练。

台湾有个忠信学校,他们的学生就业率是百分之百,各大企业都抢着要。这所学校校长叫高震东,从学生上学开始就练这些小事。他在报告中讲到,我要训练我的学生“天下兴亡,我的责任”这种思想。比如校园不干净,这是大家的责任。你想这么大一个校园,你不破坏我不破坏,它会脏吗?脏了之后大家都想去弄干净,它还会脏吗?我们指望几个工人来做这个工作,说这是他们的事,我们是来读书的,我们不是来扫地的,这种观念要不得。你读书干什么?读书不是为了服务国家吗?眼前的服务都不能做,能为未来服务吗?当前的责任都不能担,未来的责任能担吗?水龙头漏水你不去堵,你说那不是我的事儿,那是总务处的事儿,这是错误的。还有人有更坏的毛病,打开水龙头以后发现没有水,又开第二个,还没有,又去开第三个,这样的学生要接受批评。为什么?第一个没水,第二个会有吗?

人没有远虑怎么行?一个人要练习看得远,如果只顾眼前,不顾将来,不可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忠信学校教学生就从这些小事开始练,练三年,毕业后学生们特别受欢迎。有人问:“你们的学生是什么专业?”高震东说我们学生都是“服务专业”毕业的,都最会服务了。他也在学校强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天下有大事吗?没有,任何小事都是大事,积小恶则成大恶,积小善则成大善。培养良好的习惯,就是从很小的事开始的。

有一天上午,高校长和其他一些校长一起。礼堂里有很多废纸,校长们说我们来捡吧,高校长说不要捡,等学生来捡,我看一看学生们能不能看到,他们脚下这些纸屑应该捡起来。这就是给他们上的一堂最好的课。

我去过山东一所中学,那所中学的副校长也有这样的习惯,他在校园里看到纸屑都要顺手捡起来,后来过了不久,他的学生也都学会了。就是教学生做小事,小事做好了,大事也能做得好。因为无论大事小事,心是一样的。小事想不到,大事更想不到。爬楼,无论爬三层楼还是爬十层楼,都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爬上去的。

回到家里多为父母做事,到了班级多为同学做事,走进课堂多为老师做事,走进社会多为大众做事。不要嫌累,要感谢这些机会,也不要担心做不好,只要去做,就一定会越做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