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奧迪產品負責人走馬上任上汽大眾,A7 或成上汽-奧迪首款國產車型

在 6 月 26 日舉行的上汽集團年度股東大會上,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稱,上汽-奧迪的項目正在按各方既定的時間表推進。德國大眾集團也對外宣佈,奧迪公司已經受讓其所持有的 1% 上汽大眾股份,正式成為上汽大眾集團的股東之一。

奧迪產品負責人走馬上任上汽大眾,A7 或成上汽-奧迪首款國產車型

上汽大眾工商信息顯示,相關股權變更已經於 6 月 14 日完成,現在上汽大眾的股權結構為:上汽集團 50%、德國大眾 38%、大眾中國 10%、奧迪 1%、斯柯達 1%。

奧迪產品負責人走馬上任上汽大眾,A7 或成上汽-奧迪首款國產車型

上汽 50% 的持股比例表明這家合資公司仍遵守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政策》中,中方持股比例不得低於 50% 的規定。今年 4 月,中國發改委說通過 5 年過渡期取消汽車行業外資股比限制,乘用車(也就是轎車、SUV 等)外資股比限制要到 2022 年取消。

在給媒體的聲明中,上汽大眾表示奧迪入股,意味著上汽大眾已經具備生產和銷售奧迪產品的資質,“為上汽奧迪計劃中首款產品的開發和生產籌備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實際上今年 3 月的時候,德國大眾集團和奧迪就分別表達過和上汽合作的意願。前大眾集團 CEO 馬蒂亞斯·穆勒在當時舉行的日內瓦車展上表示,大眾將盡最大努力擴大與上汽、一汽集團的合作。隨後奧迪也發佈聲明稱,一直在與上汽討論未來的可能。

與此同時,奧迪中高端轎車、SUV 和跨界車型產品負責人 Fred Schulze 被派往上汽大眾擔任技術執行副總,負責上汽大眾的製造、物流和產品管理業務。

奧迪產品負責人走馬上任上汽大眾,A7 或成上汽-奧迪首款國產車型

界面新聞 4 月還曾援引跟上汽大眾關係親密的供應商消息稱,上汽-奧迪事實上從沒有真正停止過,這一進程正在加快,並且 A7 很可能是上汽-奧迪的首款國產車型。

不過,上汽和奧迪的合作嘗試最早發生在 2016 年 11 月。當時上汽發佈公告稱,“上汽引進奧迪品牌產品進行製造、銷售,並向中國消費者提供新能源汽車、智能互聯移動出行服務的可能性進行探討,從而進一步深化公司與德國大眾的合作。”

奧迪產品負責人走馬上任上汽大眾,A7 或成上汽-奧迪首款國產車型

在奧迪在華銷量下滑、寶馬和奔馳銷量卻一路提升的情況下,舉債經營的奧迪經銷商擔心新合資公司會加劇銷售難度、毛利進一步壓縮甚至虧損,因此以暫停向奧迪提車為由向奧迪施壓。2017 年 1 月,奧迪在華銷量首次低於寶馬和奔馳。財新引述奧迪經銷商聯會的話稱,因銷售網絡過剩,奧迪經銷商虧損嚴重,2014-2016 年經營虧損合計達 280 億元。

奧迪產品負責人走馬上任上汽大眾,A7 或成上汽-奧迪首款國產車型

2017 年 2 月,奧迪和一汽大眾的經銷商簽署“三亞聲明”(因為在三亞簽約),供應商要求在奧迪中國銷量實現 90 萬輛前不會考慮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大眾集團方面則表示跟上汽-奧迪的談判會重啟,但在 2018 年之前這個項目不會實質性落地。

但到了 5 月 10 日,奧迪經銷商聯會控訴奧迪不承認此前達成的共識,雙方摩擦再啟。奧迪在經營數據報告中稱,受到中國市場“暫時的特殊情況”影響,奧迪在華銷量遭遇重挫,一季度下降 22%。這裡指的特殊情況即奧迪、一汽、和經銷商之間的博弈。

奧迪產品負責人走馬上任上汽大眾,A7 或成上汽-奧迪首款國產車型

最後多方在 5 月 19 日達成和解,奧迪承認“三亞合約”中供應商的訴求,還同意上汽-奧迪成立後,在中國銷售和服務的產品全部在當前的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在現有有展廳和服務區域提供銷售和服務。

這等於是將汽車營銷環節中最有利可圖的售後業務留在了一汽大眾奧迪經營網絡內。今年奧迪和一汽在 3 月 7 日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新組建一家獨立的銷售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