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鸟界里的“长颈鹿”,脖子一伸比腿还长2倍,画风随时崩坏


地球上存在着这样一种可能随时崩坏画风的鸟儿,它们就是黄苇鳽,常常栖息在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带富有水边植物的开阔水域中。普通状态下的黄苇鳽和其他鸟儿没有区别,画风很和谐,而且还能隐隐约约看出它们拥有一双大长腿,然而当黄苇鳽开始捕食后,美好的画面就全蹦了。

看图中黄苇鳽捕食的模样,脖子伸出的长度远远超过了身体本身,看着让人有些心疼又有些滑稽。一双长腿虽不及丹顶鹤之类的鸟儿,但在体型小的鸟类中,黄苇鳽的一双腿绝对能称得上是大长腿,然而在它们的逆天的长脖子衬托下,长腿变得若有若无。

黄苇鳽的脖子是真的很长,伸到极限时是自己腿的近2倍,堪称鸟界中的长颈鹿。更重要的是,它们的脖子能够自由收缩,不进行捕食时,光看外表和其他鸟儿没什么区别。

黄苇鳽主要分布在南亚、东南亚、东亚、大洋洲以及美国等地区,范围还是挺广的。在我国广东、以及台湾地能看见它们的身影。这种鸟儿以鱼、虾、蛙、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常常两脚站在芦苇和蒲草上,伸长脖子去捕食。

黄苇鳽的巢穴通常搭建在芦苇,一窝五六枚蛋大概需要20天孵化完成,而刚出生的小黄苇鳽也展现出了长脖子这一特点,总是会伸长脖子等待母亲喂食。

黄苇鳽的羽毛颜色由灰、黑、白三种颜色相间组成,外形更像麻雀,老实说,它们的外表并不怎么讨人喜欢,也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漂亮的鸟,很少有人会考虑将这种鸟作为宠物。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鸟儿只有这单一物种,再无其他亚种分化。再加上黄苇鳽分布的比较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而且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虽然科学家表示,这种鸟儿并没有种群灭绝的危险,然而就我国的黄苇鳽情况来看,它们的数量确实一直在减少。曾经,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和长江以南地区曾大量反而分布,但几十年来,我们很少能够在野外看见这些鸟儿的身影了。虽然这种鸟儿的画风崩了些,但还是相当具有特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