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1 陝西大荔:槐花林中秀美食

陝西大荔:槐花林中秀美食

陝西大荔:槐花林中秀美食

陝西大荔:槐花林中秀美食

穀雨前夕的沙苑,萬畝棗林綻開綠芽,各種花兒爭奇鬥豔,賞心悅目,俊美如畫。4月19日,在陝西大荔縣沙苑腹地的蘇村鎮沙南村槐花林中,縣商務局《吃在大荔》欄目組策劃主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賞槐花、秀美食主題活動。

60多位文化人士、餐飲行業精英和吃貨群的成員歡聚槐林,錄製 “吃在大荔” 節目,講述大荔美食故事,展示美食製作風采,期間載歌載舞,旗袍走秀,詩歌朗誦,精彩紛呈,異常熱鬧。

上午10點,大家按照約定,在大荔沙苑景區“龍”雕塑大門前廣場集合,記者應約與《吃在大荔》欄目組編輯、原創文學平臺《草廬書屋》主編首先到達。商務局《吃在大荔》欄目組負責人、本次活動總策劃吳兢,協同餐飲股長陳晨,以及掌上大荔掌門人、百度大荔吧吧主周光緊隨而至。不一會兒,只見10多輛小轎車列隊駛來,一擺溜兒停在了風景如畫的廣場上,一時間,廣場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拍照的,摘花的,閒聊的,竟也熙熙攘攘。約莫20分鐘後,大荔縣“常相會”流動餐車拉運著餐飲設備和桌椅板凳尾隨到來。

人員和設備基本到齊,吳兢和陳晨便扯開寫有“《吃在大荔》欄目組,賞沙苑槐花美景,品大荔特色美食!”的紅色橫幅,指揮著讓大家趁著這雄偉的龍門做背景先合影留念,幾分鐘後,吳兢一聲令下:“出發了!”

“各位司機注意啦,把車都開到路邊,一個跟著一個,向槐花林出發!”大荔縣吃貨群的群主張瑞謙大聲說道。

十多輛車子循著一路的棗樹林魚貫而入,向沙苑深處挺進。其實,走了才四五公里,便到了沙南村的“滑沙場”,蜿蜒在“滑沙場”景區的邊沿,車子進入了諾大一片槐樹林,各自停靠下來。這裡,曾經是皇家的“御馬場”和“狩獵場”,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杜甫和白居易就曾盛讚沙苑美景,杜甫的《沙苑行》千古流傳。

穿著花格子旗袍的大荔電視臺著名美女主持人劉華藝女士,走下車來,身後跟著的是另一名高挑個子的大荔縣旗袍學會的女士,她也是穿著旗袍,還打著個粉色的花傘,風姿綽約,還有幾位縣電視臺年輕帥氣、扛著攝像機的拍攝人員,紛紛下車。

大家搬桌凳的、提煤氣罐的、拎食材的、綁橫幅的、用長杆鉤子鉤槐花的各自忙活,緊張有序,十幾分鍾便準備停當。

東邊的是大荔縣有名的 “香再來關中咥餃子”攤位,其員工穿著工作服,從現場的槐樹上就地取材,弄來了一些新鮮的槐花,開始蒸槐花麥飯,有的正在和麵,有的正在包肉餡槐花餃子和素餡槐花餃子;南邊的是“同盛源”羊肉泡,老闆楊師傅親自動手,正在做著水盆羊肉和涼拌羊肉兩種大荔傳統美食;北邊有兩家,一家是曾經開了20年多年的大荔西關夜市“眼鏡燒烤”,店主一身廚師裝,今天除了做烤羊肉串、烤牛肉串和烤五花肉串外,還在精心製作他們的招牌美食雞蛋粘餅和菜盒子。另一家是大荔神泉故事羅非魚,名廚汪奇師傅今天給大家帶來了與時俱進的食尚品牌碳烤羅非魚。這種羅非魚具有20多種有益人體健康長壽的微量元素,經過碳烤後吃起來更加美味,更加養生。

這裡的沙苑槐花林足有幾萬畝,我們所處的地方比較低凹,周圍是連綿的沙丘林帶。6個餐桌在槐花林中擇蔭而擺,錯落有致。移動音響裡唱著流行的歌曲,陽光從高高的槐樹上透射下來,微風吹拂在臉上,頓感心境美好,煞是愜意。大家分桌而坐,開始享用這些“免費的午餐”,時而會分搶而食,時而會嬉笑吵鬧,其情悠悠,其樂融融。

槐林中間的一張桌子旁,美女主持人華藝拿著微型話筒準備就緒,兩位今天特邀的嘉賓、當地文化人李躍峰和武老師坐在美女旁邊,2名攝像師架好了機位,開始現場訪談。

幾分鐘後,大家隨著鏡頭首先來到了“眼鏡燒烤”的攤位前,兩位嘉賓和主持人邊走邊聊,談笑風生,感慨無限。從雞蛋粘餅到精美烤肉、從槐花麥飯到槐花水餃,從傳統美食羊肉泡到食尚品牌羅非魚,其營養價值、刀工火候、挖掘傳承、神奇故事等話題一一介紹,真的讓人垂涎欲滴。

“肉餡槐花餃子熟了!”

“來一把烤肉!”

“給我們再拿兩瓶啤酒!”

槐花林裡吆喝聲、談笑聲、悠揚的歌聲此起彼伏。一會兒,旗袍走秀表演吸引了八方食客;一會兒,詩歌朗誦毛主席的《沁園春·雪》的男中音豪氣迴腸,大家圍成了一個圓圈,載歌載舞,歡笑聲隨著美味佳餚飄蕩在沙苑槐花林裡……

大荔,鄉村旅遊如火如荼,這些餐飲人正在把美食故事融進食客的美好記憶,正在搭建一個引領食尚前沿、為餐飲人排憂解難、力推行業規範標準化和服務精細人性化的互動平臺,正在把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吃在大荔’行動理念變成現實。(武德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