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4 刘禹锡的一首诗,短短四句,每句一景,犹如四幅画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正月至长庆四年(824)夏在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任刺史。竹枝词原是古代四川东部人口头传唱的一种民歌,刘禹锡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采用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九首》,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是组诗《竹枝词九首》的最后一首,这首诗是一幅巴东山区人民生活的风俗画。

刘禹锡的一首诗,短短四句,每句一景,犹如四幅画

竹枝词(其九)

刘禹锡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烧畲:烧荒种田。

刘禹锡的一首诗,短短四句,每句一景,犹如四幅画

这首诗是一幅巴东山区人民生活的风俗画,不是着力于表现山水的容态精神,着重表现的是巴东山区人民劳动的美,创造力的美。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满山的桃李花竞相开放,一层又一层,山中袅袅炊烟升起处是山村人家。前句写春日山间特有的桃花李花同时开放的美景。后句由景及人,透过山顶云雾,终于找到了绣出满山春色的主人所在。山美,花木美,都来自山村居民的劳动之美。两句宛然两幅图画,美不胜收。

刘禹锡的一首诗,短短四句,每句一景,犹如四幅画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挎着长刀、戴着短笠的男人们根据传统的办法前去放火烧荒,准备播种;戴着饰物的青年妇女们下山担水,准备做饭。作者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借代,“银钏金钗”代青年女子,“长刀短笠”代壮年男子,正好捕捉了山民男女的形象特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对仗,既有上下句的对仗,又有句中自为对(即当句对),使得语言十分凝练,表现了山村居民热气腾腾的劳动场面。

全诗短短四句,每句一景,犹如四幅画图,由满山的桃李花引出山村人家,又由山村人家引出劳动男女戮力春耕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欢欣愉悦的心情和对劳动生活的向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