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2 新晉純電動車企走訪記:國能,不走尋常路造車|中國汽車報

新晉純電動車企走訪記:國能,不走尋常路造車|中國汽車報

在目前獲得國家發改委核准,拿到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15家新造車企業中,國能是第9家。

資料顯示,國能全稱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總部位於瑞典特羅爾海坦市,為當年收購瑞典薩博公司而創立,主要創始人為瑞典籍華人蔣大龍。

2015年6月,國能為拓展中國市場,在天津濱海高新區註冊成立子公司國能新能源汽車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24億元。2015年10月天津工廠開工建設。

繼2017年末國能天津工廠首輛試製車型下線後,最新的消息是2018年6月,國能汽車在上海舉行智能電力公路“三網融合”平臺暨上海國能新能源汽車基地啟動儀式期間,對外宣佈計劃在上海松江投資建廠。

本期《中國汽車報》“新晉純電動車企走訪記”,是從走訪國能汽車天津工廠開始的。

新晋纯电动车企走访记:国能,不走寻常路造车|中国汽车报

1

天津工廠完工倒計時

6月25日,當記者到達天津濱海高新區國能汽車建設中的工廠時,發現工廠尚未完工仍在建設。施工單位(東風設計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相比之前的計劃,工程已延期。

新晋纯电动车企走访记:国能,不走寻常路造车|中国汽车报

“因為資金到位晚的原因,施工有所延後。按照合同約定,我們的工程款在去年4、5月就應該到位30%。對於施工方來說,拿不到錢就不敢去購買機器人和工程設備。今年5月,國能汽車給我們打了8000萬元的工程款,之後讓我們加快施工。”該負責人告訴記者。

記者向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高新區“)負責人求證此信息。這位負責人表示,資金緊張是國能這樣的新造車企業共同的問題。

新晋纯电动车企走访记:国能,不走寻常路造车|中国汽车报

7月5日,記者在專訪國能汽車董事長蔣大龍時,向他詢問工廠建設情況。

蔣大龍表示,目前國能天津工廠基本處於收尾階段,外圍道路也已修好。國能天津項目佔地面積716畝,為節約土地資源,同時考慮成本,工廠選擇了一塊回填地,施工難度比較大。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點區域,天津非常注重環保問題。工廠在施工過程中,遇到嚴重霧霾天氣、重大活動等都要配合停工。停工後很多工人就都回家了,會在一定程度上延誤工程進度。“如果不涉及停工問題,我估計還能提前兩到三個月。”他說。

蔣大龍表示,近日天津工廠專門召開了工廠衝刺階段供應商大會,為保證順利完工做衝刺準備。預計天津工廠一期項目7月下旬建設完成,8月上旬將進行項目梳理,之後一兩個月內正式完工。“天津工廠的建設給了我很多正能量,眼看著一片荒土地變成現代化工廠,讓人感到非常振奮。就像自己孩子出生的那一瞬間,很幸福。”蔣大龍說。

2

兩國三地開拓國內外市場

2017年1月,國能汽車獲得國家發改委的純電動乘用車項目建設批覆,拿到了很多新造車企業都期盼的生產資質。按照規定,國能汽車需要在獲取生產資質後的兩年內向工信部申報企業和產品准入,而准入的前提是完成工廠建設並推出符合標準的樣車。

新晋纯电动车企走访记:国能,不走寻常路造车|中国汽车报

去年12月,國能天津工廠啟動試生產,首款純電動汽車NEVS 9-3EV下線。國能方面稱,首款車型NEVS 9-3EV繼承了純粹的薩博DNA,採用了全新的鳳凰E平臺,並根據中國用戶使用場景進行了針對性優化。目前,這款車型上市工作正在推進中,但具體上市日期並未確認。

蔣大龍告訴記者:“在我們項目的推進過程中,國能發現國內市場、國際市場都有很大空間,未來電動汽車的企業訂單量會很大。目前天津工廠產能一期5萬輛,二期可以擴展到20多萬輛,即使這樣,也不一定能滿足市場需求,所以國能還需要一個新項目。就在去年12月天津工廠試生產時,上海市相關政府領導也到了現場。他們希望國能去上海建立分廠。”

經過一番商談,目前,國能確定紮根上海。

“國能的供應鏈體系中60%左右的零部件來自長三角地區,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很快,電動汽車需求增長也很快。國能從天津到上海的佈局,不是這山望著那山高,而是出於戰略考慮。位於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個地區的工廠可以協同發展,形成互補。未來上海工廠可以對接東南亞市場,天津工廠可以對接歐洲市場,內銷與出口可以形成良性互動。

”蔣大龍說。

新晋纯电动车企走访记:国能,不走寻常路造车|中国汽车报

天津高新區負責人向記者透露,2012年收購薩博後,國能曾與青島方面合作落地本土化項目,但因多種原因不得不終止。天津高新區抓住機遇,用最短時間決策,由高新區下屬國有公司出資2億美金收購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部分股權,把國能汽車項目引到入天津。而後,國能天津工廠建設過程中,高新區政府從研發團隊、廠房建設等方面都給予了支持和服務,後續國能投產後將給予三年封頂9億元的銷售補貼。至於國能汽車後續又規劃在上海建廠,這是企業根據自身發展需要進行的選擇。

蔣大龍表示,當年天津方面投資的兩億美金,兩年後國能就連本帶利還清了。“有人問我,現在隨便拿個PPT都能融資幾億元、幾十億元,國能為何不向地方政府提稅收優惠,也不提落地補貼?我認為,企業生存發展不能貪圖小利,國能汽車在上海落戶沒有拿政府的錢,我們要與政府形成良性循環,與社會形成良性循環,與金融機構形成良性循環,這樣才能支撐企業發展。”

按照蔣大龍的規劃,國能汽車未來會形成瑞典、天津、上海三大生產基地

新晋纯电动车企走访记:国能,不走寻常路造车|中国汽车报

“天津是國能現在重點推進的項目,我們要聚精會神完成建設,並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在天津項目投產後,國能汽車的上海項目也會啟動。此外瑞典工廠的電動化改造也已經完成了,未來可以覆蓋歐美市場。”

3

產品未落合作先行

據記者瞭解,去年的CES Asia 2017亞洲消費電子展上,國能展出了兩款概念車,分別是轎車NEVS 9-3和SUV NEVS 9-3X。這兩款車以薩博9-3為藍本,延續了經典設計風格,同時又注入了新能源“基因”。

新晋纯电动车企走访记:国能,不走寻常路造车|中国汽车报

蔣大龍告訴記者,提起薩博品牌,很多人會想到“人車合一、貼地飛行”這樣的標籤,但很少有人瞭解薩博在電動汽車領域深厚的技術儲備。

實際上,薩博從1965年就開始研發電動車,首批電動車於70年代投入郵局系統使用。最早的薩博電動汽車電池是鉛酸電池,能量密度很低,續駛里程只有15km,但原理與今天的電動汽車基本一樣。薩博認為車不是時尚品,而是頻繁使用的交通工具,因此格外重視質量和節能環保,其產品的風阻係數往往很低,配裝同樣的電池,薩博產品的續駛里程會多出10%。

新晋纯电动车企走访记:国能,不走寻常路造车|中国汽车报

正是看上了薩博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先發優勢和技術實力,蔣大龍當初才作出了這個勇敢的決定。2012年,一個神秘的華裔商人領導成立了NEVS,收購了汽車界的傳奇“薩博”,因為這場全球聞名的薩博收購案,汽車行業才認識了蔣大龍。

在沃爾沃工作時,蔣大龍就曾向時任沃爾沃全球副總裁的特洛根請教未來創業的方向。特洛根告訴他,環保和新能源將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之後,回中國發展的蔣大龍進軍生物發電領域,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而當收購薩博的機會擺在他面前時,他又想到了進軍新能源汽車,於是提出了不同於其他競購者為薩博規劃的繼續走傳統燃油車的路線。蔣大龍說,國能要做的是薩博電動汽車,要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新路

一路走來,蔣大龍從未懷疑過自己的初衷,他堅信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就是平衡地使用各種資源,而解決交通問題,電動汽車則是“終極之道”。

為了提升電動汽車的競爭力,為了讓電動汽車有更好的使用環境,蔣大龍還以前瞻的視野,與很多公司攜手,共同暢想電動出行的未來。

新晋纯电动车企走访记:国能,不走寻常路造车|中国汽车报

去年,國能宣佈採用微軟先進的智能雲技術,打造全球出行服務解決方案。國能方面稱,本次與微軟的合作,旨在運用微軟先進的車聯網技術提升駕乘者的體驗,此次合作將為國能向用戶提供高品質的移動出行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今年3月,NEVS與金沙江資本簽約,國能確定將與金沙江資本在電池核心材料開發、電池製造、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開展全面合作。

今年4月,國能、滴滴出行等31家交通出行、汽車產業鏈企業共同發起成立“洪流聯盟”。聯盟將秉持開放、賦能的核心,共同建設汽車運營商新生態,共同角逐共享化、智能化和新能源化的汽車產業變革。

今年6月,蔣大龍最為看重的智能電力公路“三網融合”平臺,在上海市松江區G60科創走廊落地。

新晋纯电动车企走访记:国能,不走寻常路造车|中国汽车报

就在記者截稿前,蔣大龍發來一條信息,告知國能已與湖北泰特機電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擬在輪轂電機的推廣、聯合研發、資本運作等領域開展全面合作。蔣大龍告訴記者,至此,國能基本完成戰略佈局,為後續快速發展夯實了基礎。

在此次專訪中,記者真切感受到蔣大龍激動的心情,也期待著他心目中的產品、構畫的市場藍圖能夠早日進入市場,成為現實。

新晋纯电动车企走访记:国能,不走寻常路造车|中国汽车报

爆料熱線:

010-56002742;[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