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此女将南京屠杀公诸世界,一出版就畅销美国,但自杀原因让人气愤

1937年12月13日,六朝古都南京陷落于侵华日军的铁骑之下。在这之后的6周时间里,毫无人性的日军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在那段时间里,30万手无寸铁的国人惨遭屠戮,往日美丽的金陵城化作一片人间炼狱,考量着人性的底线。

在这样的情况下,却也依旧有良善之士挺身而出阻挡日军的兽行,他们中有如约翰·拉贝这样的外国人士,勇敢地建立安全区,护卫着无辜的市民;也有田波烈、蒂·徳丁这样无畏的记者手执笔杆,在报纸上痛斥日军暴行,大胆地在前线、在现场取材披露日军的暴虐……

此女将南京屠杀公诸世界,一出版就畅销美国,但自杀原因让人气愤

影视剧中拉贝保护中国难民

作为国人,我们自然不会忘记这段悲恸的往事,也不会原谅犯下这滔天大罪的侵华日军。不过,在东京审判之后,这件事情在国际上却渐渐被时间的风沙所掩埋。西方人记住了纳粹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记住了震撼世人的巴丹死亡行军,却忘记了南京城中的哀嚎,直到一名叫张纯如的女性和她所写著作的出现,才将这历史的迷雾拨开,重新让西方世界得以审视这段罪行。

张纯如,这位明眸皓齿、一脸英气的女性出身在一个华裔知识分子家庭中,她的父母在美国从事理工学科的研究,她的祖父张铁军曾是一名抗日将领。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出身,使得她在之后的人生路上选择了这一直面人性恶劣与残暴的事业。

此女将南京屠杀公诸世界,一出版就畅销美国,但自杀原因让人气愤

张纯如

原本,受其父母影响,年轻时代的张纯报读了伊利诺伊大学的计算机专业,不过生来酷爱写作的她却在即将毕业的时候转而去了新闻专业。1898年,本科毕业的张纯如一边在《芝加哥论坛报》担任记者,一边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就这样开启了自己的作家生涯。

1996年,初出茅庐的张纯如便凭借《钱学森传(蚕丝)》获得业界的好评,更是赢得了包括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和平与国际合作计划奖”、太平洋文化基金会在内的一些基金会的赞助。与此同时,她也在着手准备着一项更为宏大却又艰辛的项目:书写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著作。

此女将南京屠杀公诸世界,一出版就畅销美国,但自杀原因让人气愤

其实,早在张纯如的孩提时代,她的父母便同她提起了家乡一座名为南京的城市,以及这座城市如何成为了一片血染的地狱。1994年,张纯如便暗暗定下了这个目标。那年,她第一次见到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照片,在愤怒之余,她更是不解,为何这样的事件会有人否认它的存在?为何在英语世界中,没有一本专著提到了该事件?

内心的纯真与正义,驱使着这位年轻的女性承担起这个沉重的责任:“这本书能不能赚钱我不管,对我来说,我就是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当年南京发生的事情!”

此女将南京屠杀公诸世界,一出版就畅销美国,但自杀原因让人气愤

电影《南京!南京!》镜头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张纯如开始了漫长且又煎熬的三年著书路途。在下定决心的第二年年底——那个对她来说煞是寒冷的冬天,张纯如在美国国家档案馆和华盛顿国会图书馆完成了《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的初步资料准备,同时也开始了对幸存者的拜访。

此女将南京屠杀公诸世界,一出版就畅销美国,但自杀原因让人气愤

为了搜集到令人信服的资料,张纯如可谓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当中。除了重新发掘出了像《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这样当时亲历者所写的记录外,还遍访国内资料和幸存者,尤其实在南京采访期间,更是每日花费数十个小时在工作上之上。

当时,同她一起工作的王卫星回忆道:““她那时才27岁,由于气候不适应,经常感冒,但她的工作一点也不耽误。当时南京的天气很热,她不顾自己的身体,把大部分时间用在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寻访日军暴行发生地以及翻阅国内资料上,每天工作时间有10小时以上。”

此女将南京屠杀公诸世界,一出版就畅销美国,但自杀原因让人气愤

1997年,在香港回归的同一年,耗时三年的第一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著作——《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也终于出版。令张纯如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本书出版后第一个月便登上《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而这本在年末发行的图书更是直接成为了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书籍。从这,亦可见西方世界对这类事情的重视,也使得一直以来含糊其辞的日本政府如坐针毡。

此女将南京屠杀公诸世界,一出版就畅销美国,但自杀原因让人气愤

该书出版的第二年,日本驻美大使齐藤邦彦公开发表声明,污蔑《南京暴行》是“非常错误的描写”,这一声明当即遭到了中国驻美大使馆,以及美国各界华侨的一直抗议。而身为作者的她更是遭到了日本右翼势力分子的骚扰与报复。原本在写作过程,直面那些血淋淋的真实资料已经几乎耗尽了张纯如的精力,而书籍出版之后,张纯如更是不断接到威胁信件和电话,如此这样又侵蚀掉了她年轻而稚嫩的心神。

2004年,在留下三份遗书之后,不堪重负的张纯如选择了自杀,伴着一声枪响,这一朵直面风霜的玫瑰就这样香消玉殒。那一年的她,只不过36岁。

此女将南京屠杀公诸世界,一出版就畅销美国,但自杀原因让人气愤

作为一个柔弱的女性,张纯如展现了无可比拟的刚强。面对那无辜死去的30万同胞,她直面人性险恶与残暴,手握令人悲痛的现场资料,为同胞在异域奔走呼号。为了正义,她无悔地燃烧着自己,照亮了那一片历史的阴暗面。


佳人已逝,在正义之路上我们却依旧需要前行。直到前几日,日本国内的NHK电视台才开始播放关于731部队的纪录片,而日本政府对于南京大屠杀一事依旧含糊其辞,对于侵华一事更是不愿承认。对此,我们除了对日本政府大加批评,还要尽早争取让他们做出最诚恳的道歉,不止是为了那些在战争中逝去的国人,还有这一位风中玫瑰——张纯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