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張麗雲:一片冰心在大同玉壺

你好,我是玉石玩家張麗雲,每天寫一篇原創文章分享我的經驗和觀察,希望能給你一些啟發和幫助。這是第三十四篇原創文章。

你看見這個題目是不是感覺有些文藝腔調,其實玉器的成型和盤玩本身就帶著強烈的文化氣息,而玩家呢也有別於藏家和商家,對一件玉器玩家不見得全部擁有,也不見的有礦物學家的專業,但是她的欣賞和直觀感受卻是真實地帶著濃濃的文化氣息,和文學修養。

在一塊瑪瑙玉髓料面前,你怎麼也不會把它與一件精美的玉器聯繫起來,因為未經加工的瑪瑙玉髓原料就是石英質巖二氧化硅和最普通的石頭、沙子沒有多大的差別。當年卞和獻玉璞,就是因為沒有人認識,才被當成騙子有了欺君之罪,蒙受了不白之冤。

玉礦在自然界存在的形式不同,玉料的生成原因與過程也不相同,所以開採的情況有所不同,就大同玉而言能得到一塊上好的玉料挺難。

玉壺在大同玉雕件中即是趣味玩意又能作為擺件觀賞。

大同玉壺欣賞

1、孫子的小玩意玉壺,這是專賣店老闆慷慨的贈送品,小孫子第一次看到就被它的可愛吸引住了眼球,痴痴地看著,玉壺,玉壺地叫著,現在真成了他的愛物。

張麗雲:一片冰心在大同玉壺

2、掏堂工藝製作的一套大同小玉壺和玉杯

,你說它是擺設嗎?可它還有實用價值,最起碼能做一套精巧的酒具。兩把小玉壺各有千秋,一個光潔,一個俏皮俏色。六個小玉杯白潔油潤,實在是可愛至極。這就玩家的心態,感覺不到它的價格,只欣賞它的美色。

掏堂工藝

掏堂,就是挖空容器的內部。用鋼捲筒旋進玉器的中央,玉器的中央會出現一根圓柱,稱作玉梃。

再由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振錘取出玉梃,力道不對,不是玉梃取不出來,便是整件玉器碎裂。然後用彎形的扁狀的錐頭慢慢琢磨,掏空玉器的內膛。掏堂是一道比較難的製作玉器工藝。

(1)掏堂工藝製作的大同白玉南瓜壺

張麗雲:一片冰心在大同玉壺

(2)掏堂工藝製作的大同俏色南瓜玉壺

張麗雲:一片冰心在大同玉壺

3、大同白玉南瓜壺配六個晶瑩剔透的白玉小杯,有趣又有用。

張麗雲:一片冰心在大同玉壺

4、大同玉俏色玉壺配六個晶瑩剔透的玉杯,作為擺件看著特別可愛、作為用具也未嘗不可呀。

張麗雲:一片冰心在大同玉壺

大同玉壺油潤通透,精光內蘊。它擁有冰種翡翠一樣的通靈,和田美玉類似的肌理,更有一種俏雕和雲紋的朦朧之美。

大同玉壺一器一色,透明晶瑩。大同玉,在明朝已經開發利用,如今在天下玉家各闢蹊徑的時代,在大同市本地玉石愛好者共同努力和發掘下巧妙利用大同玉系中不同品種,開拓創新,創作了一件又一件可以傳世佳作。

跟著玉石玩家張老師的文字走進古都大同最美之一的大同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