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寧波年輕媽媽狠摑4歲女孩,背後是未成年人的危機

近日,一則名為“兩幼兒爭搶玩具,寧波年輕媽媽狠摑4歲女孩”的網帖在各大新聞論壇掀起軒然大波。寧波海曙區一家遊樂園內,兩名女童在爭奪玩具過程中有拉扯爭吵,其中一名女童的家長上前“護犢”,先後多次打向另一名女童。

被打女童的母親郭女士。是在銀億南城商業中心三樓一家店內上班的,女兒今年上幼兒園小班,4歲半,偶爾會來商場玩耍,為了不耽誤自己上班,郭女士每次都將孩子放在隔壁一家遊樂園內。事件發生後郭女士連忙趕到遊樂園,在門口碰見了一名帶著孩子的女子,老闆告訴她,孩子就是和對方發生的衝突,兩人一碰面對方女子就開罵了起來,指責對方孩子沒有教養,沒說幾句,女子便離開了,而郭女士也顧不上對方,徑直進去找女兒甜甜

寧波年輕媽媽狠摑4歲女孩,背後是未成年人的危機

在網帖中,被打女童約四五歲模樣,左側臉部紅腫。通過一段段零碎的小視頻我們可以看到,打人者是其中一名孩子的母親,因為自己孩子和別人在爭搶玩具中受了“委屈”,她便上前加入到了孩子們的爭吵中。

眾多網友看了帖子後紛紛表示憤慨:

網友“奈何.奈何”:“看得我好氣憤 必須嚴懲這個惡婦!”

網友“00999900”:“孩子打架,往往牽動大人的心。大人對於孩子過分的溺愛,為自己孩子出頭做事,這是不在愛自己的孩子,而是在隱形地害自己的孩子……”

網友“nbck1023”:“如果是對方小孩錯了,也最多教育下,不應該用手打小孩的,小孩的事情不應該大人動手,不然小事也會變大事的。”

網友開熱氣球的豬:孩子的臉都紅腫了,頭部是不是因此受到震盪,幼小的孩子和成年人不一樣的,要檢查的。心理是不是受到創傷,這個肯定有,創傷有多少大,造沒造成嚴重後果,正規的心理科要評估檢查一下的。報警。做完以上檢查,費用要惡婦承擔。做父母的要保護好你自己的孩子。不要怕維權,保護幼小不但父母有責,整個社會都有責任的。毆打未成年人,無法無天的是吧?不付出代價,真當目無法紀可以橫行天下了?

事後打人的年輕媽媽還發了一條朋友圈,

寧波年輕媽媽狠摑4歲女孩,背後是未成年人的危機

在事情網絡擴散之後,又給郭女士發了個短信,說明原因並道歉

寧波年輕媽媽狠摑4歲女孩,背後是未成年人的危機

派出所也跟進了這件事情。

寧波年輕媽媽狠摑4歲女孩,背後是未成年人的危機

事情還在進一步的處理當中,最終我們等待法律最後的判決。

可是在這件事情的背後,卻看到了中國家長的缺失。看到未成年人的危機

一,家長的陪伴,陪而不伴。

我們可以在畫面中看到這個家長在陪伴孩子玩樂的時候,一直坐在旁邊玩手機,當孩子發生爭執的時候並沒有第一時間出現,阻止事情的發生,而是在自己的小孩被“欺負”之後才從手機的世界中脫離出來,並表現出了自己的憤怒和情緒激動。

身邊有不少家長都是陪孩子的典範,關於陪孩子,中國父母絕對可以榮登吉尼斯世界紀錄,在我還沒有孩子的時候,身邊的過來人,就開始關心我,趁你還沒有孩子,能玩就趕緊玩,能樂就趕緊樂,等有了孩子,你的時間就再也不是自己的了。確實我們看到很多父母每天陪孩子上下學,陪孩子寫作業,睡覺前還講故事,還有的家長千里迢迢陪讀,一天的時間似乎都消耗在孩子身上。

我鄰居的小孩今年上小學,每天晚上吃完飯就在飯桌上寫作業,他媽媽就陪在他身邊,小孩寫作業,她玩手機,時不時,還叮囑兩句,快點寫,快點寫,別磨磨蹭蹭的。如果孩子稍微有點不樂意,馬上開啟唐三藏模式,歷數自己的各種辛苦和操勞,就為了讓你好好讀書,再拿別人的孩子出來比較一下,簡直把自己說成是全天下最偉大的母親,毫不例外的感動了自己,但是似乎沒有辦法感動小孩。

總以為跟在身邊是就是陪孩子,殊不知,不帶心的陪伴其實是在害孩子,

育兒專家說:“如果大人從來不能專心陪孩子玩,孩子的自我是一直孤獨的,長大後他可能變得非常自我,只知道有自己而不知道有他人。”

真正做到陪伴的,是融到小孩的世界當中,感受他的內心感受,如果實在有事情要做,就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哪怕是在家裡完成工作,做家務,只要讓孩子看到你對待事情的態度,也能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也是高質量的陪伴,最遠的距離是當孩子需要你的時候,坐在身邊的你卻在玩手機。

二,監管疏忽,這不是放養,而是在害孩子

現在有的家長喜歡把一句話掛在嘴邊,我家的孩子是放養的,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郭女士把小孩放到遊樂場讓小孩子玩的這種行為,實在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自己還要上班,監管上的疏忽也直接就導致了悲劇了發生,關於監管的疏忽造成的悲劇這些年更是層出不窮。最讓大家記憶深刻的是小悅悅事件,去年有近千萬的的孩子意外受到傷害,而大多數與監護人監管不到位有關。

而且在事情發生的時候,遊樂場的工作人員的不作為,也讓人感到震驚。可是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歐美會發生什麼情況呢。

在歐美國家,有比較完善的法律條規,尤其是在保護未成年人方面,上世紀70年代,美國國會就已頒佈《兒童虐待與疏忽報告法》。

去年成都市有位粗心的家長,把小孩忘記在車裡兩個小時,小孩在車裡已經熱暈了,滿臉通紅昏迷不醒,接到路人的報警後,警察打破車窗把小孩救出來,為此民警的受還被車窗割傷,更狗血的事情是,車主居然質問民警,要求民警賠償損失。難道父母之間才是真愛,我只是個意外。

可是同樣的時間在法國也有以為粗心的家長,把小孩留在車內,結果被法院判了五年監禁。

還有新移民華人媽媽李小姐為求方便,將9歲兒子留在圖書館後自行前往附近超市買菜。誰知半小時後回來發現圖書館工作人員報警,孩子滿臉淚痕站在多名警員中間。李小姐此疏忽之舉引兒童福利局介入調查,甚至可能失去撫養權。

“圖書管理員等人在懷疑家長照顧孩子有疏忽時可以直接報警,例如在學校體檢中發現孩子身上有傷痕疑似家暴的話,可以直接報警。

我們整天說,孩子是明天,是未來,這些年在未成年人的保護上,我國也出臺了很多新規,比如校車,比如學校欺凌等等,只有當全社會都共同關注重視起來,我們的孩子才能在湛藍的天空中自由飛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