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农村山里的石竹子,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胶东老农民


夏季一到,农村山里到处都会看到开着各色的石竹子花。我相信我的同龄人中,大概很少有人 喝过石竹子泡水。石竹子泡水应该属于六零七零后们的记忆吧。小时候,我跟着老妈去山里, 只要见到石竹子花,老妈就会念叨她们小时候的事情。告诉我她们那个时候,夏天都会用石竹 子烧水喝,说虽然她不知道为啥要喝石竹子水,但大家都喝,想必是对身体有好处。


在过去,每年夏天麦收的时候,基本每家都会去山里拔了石竹子回家,洗干净后就丢进锅里, 然后把锅里添了水,用柴火烧开锅,再舀一大盆放在桌上,等到一家人从山里干活回来,每人 喝一大碗石竹子水,清凉解渴又防暑。老妈说,那时候用石竹子烧的水,可比现在超市卖的凉 茶好多了,纯天然绿色无半点污染,是大自然馈赠的。


石竹子花和根皆是药,不但可以活血通经络,消肿利尿,对咽炎肾炎膀胱炎都有很好的功效。 晒干了煲汤喝,对尿道炎效果明显。

其实,如果从山里挖了回家栽在花盆里,朴实清雅的石竹花,不仅可以美化家居环境,还能够 吸收有害气体,将有害气体转化为对人无害的氧气。石竹花散发出来的淡淡花香,不仅会起到 杀菌的作用,还具有平复人的不良情绪,缓和心情的特殊功效。


一品小十六


农村山里的石竹子,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农村山里的石竹,在建行渐远的老家叫“节节草”,大概是因为石竹草一节一节的原因吧。对于石竹,农村人是再熟悉不过得了,在六七十年代,到了夏天,石竹水那可是解暑的最好饮料了。

石竹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善良的夫妇,为躲避战乱和徭役,躲进了深山,以采药为生。虽说日子过得清贫,却也恩恩爱爱,逍遥自在。后来,两口老来得子,取名石竹。在石竹6岁那年,老汉为换取日用品,背着草药出山以药换物遇到一群地痞无赖,无赖们为抢老汉的钱财,竟将他活活打死。


后来,石竹的妈妈得知消息后,急火攻心,一下子病倒了。小小的石竹便用柔弱的双肩担负起生活的重担。他的行为感动了住在附近的花仙,每当石竹进山采药时,便化身一美女,为石竹指点。并让石竹将一种草采回家,让他烧水给他母亲喝。寒来暑往,不觉间十几年过去了,石竹也长成一位英俊的小伙子,他母亲的病也好了。在母亲的默许下,石竹和花仙结合在了一起。

后来,附近一些村民也为避徭役,搬来附近居住。看到石竹采药的时候经常顺手摘几棵节节草,回家烧水喝,便问其故。石竹一五一十将这种草将母亲因急火攻心的病治好的事情,和村民们说了。后来,那些村民也都用这种草烧水喝,因此草无名,又因是石竹用此草治好了他母亲的病,所以后人称这种草为“石竹”。

石竹的功效

石竹草中含有皂甙、丁香酚、苯乙醇、苯甲酸苄酯、水杨酸苄酯、水杨酸甲酯等成分,有清热利尿,破血通经,散瘀消肿的作用。据医书《本草备要》中记载:“降心火,利小肠,逐膀胱邪热”等作用,传说中石竹就是利用这种草“降心火、逐邪热”的特点治好他母亲的病吧。

观赏、净化空气

石竹除了可以烧水喝解暑止渴以外,还可以作为盆栽观赏。如今,已经培育出多种供人们观赏的品种,是很好的观赏花卉。其实,古时候就有以石竹为观赏花卉的记载。“春归幽谷始成丛,地面芬敷浅浅红。车马不临谁见赏,可怜亦解度春风。”一诗,就是宋代王安石描写石竹之美而作。

因为石竹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氯气,故而也有人将它作为净化空气的植物放在家中,在观赏的同时也可以起到清新空气的作用。

我是建行渐远,欢迎朋友们与我交流互动。


建行渐远


农村山里的石竹子,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看到这个题目,马上想起自己老家山上那一片片的石竹子花,非常鲜艳。知道农村的老人都会采一些回家,晒干后来当茶,用来泡水喝,至于石竹子的作用和功效,听老人们说那可是真不少。今天,山村梅花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第一,石竹子可用于治疗尿道炎、膀胱炎、肾炎等泌尿系统的炎症。从前,邻居家的老人,小便不畅,经常憋的直叫唤,后来孩子带他到医院检查,诊断为尿道炎、肾炎。医生给他开了中药,他问这中药里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医生很直接地告诉他:就是山上的石竹子。他听了之后,连药也没拿,回家拿出自己平时摘的石竹子,就开始泡水喝。因为他以前只是看到别人摘,他也摘了一些,可他不习惯喝茶。过了十几天,他的症状就完全消失了,再去复诊,彻底治愈了。



第二,石竹子对关节炎和毒蛇咬伤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如果得了关节炎或是被蛇咬伤,那么就用鲜石竹子,捣烂后,用烧酒和起来,敷在伤痛的地方,能起到消炎止痛,袪毒的效果。 石竹子对肠道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经常喝石竹子茶,对肠道中产生的以上炎症,都有很明显的白抑制作用。


以上是山村梅花对问题的回答,需要提醒的是:怀孕的妇女不能使用。如果觉得对,请点赞和转发。


山村梅花


竹叶,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淡竹

具有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功效。主治热病烦渴,口疮尿赤。

功能

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

主治

1、热病烦渴:本品甘寒入心经,长于清心泻火以除烦,并能清胃生津以止渴,可用治热病伤津,烦热口渴,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之证,外感风热,烦热口渴。2、口疮尿赤:本品上能清心火,下能利小便,上可治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下可疗心移热于小肠之小便短赤涩痛,温病热陷心包,神昏谵语之证。

来源

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

用法用量

煎服,6-15g;鲜品15-30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