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称,未来不仅可以设置生育基金鼓励生育, 还要对丁克征税,你怎么看?

一人独守一梦


最近生育问题被热烈讨论,各路专家也出来建议了。
前两天南京俩教授建议征收生育基金,以刺激大家生二胎。今天,又有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又把目光对准了丁克一族,建议对他们也征税。
中国丁克家庭真的不是很多,现在没有具体数据,但是百万户应该是有的。
早在90年代,上海还对丁克家庭给予奖励,一直补了10多年。如今,却又想对这些人征税了。
其实,真要征税,也征不了多少,毕竟丁克是小众,不成气候。但是,落下的是非口舌,却远远大于实际作用。
对于生育大事,希望专家们少些套路,多点真诚,多给出点真正有效的建议。
目前看了这么多建议,大部分都是给财政补贴,完善学前托教等,并没有切入核心问题,即大家最关心的房子问题。
现在年轻人为了买房可以说是耗尽财力,甚至动用了六个口袋,那可是养老钱啊。目前养老的问题,恐怕不比生育的问题小,年轻人上有老,下有小,还要多生,压力山大啊。
现在农村生二胎的积极性还算比较高,只要不买房的家庭,基本都会生二胎。但是,一旦买房,年轻人压力就大了,日子过的都紧巴巴。
城市的更不用说了,二胎家庭真的不多。身边就个别有点钱的80后还敢生二胎。
敢不敢生,想不想生,这是两回事。谁不想多子多福啊,那些丁克,也对未来养老问题一片迷茫,虽然现在过的很舒服。但是,高昂的成本,要是生俩男孩,两件婚事,两座房的压力,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要用一辈子去消化。
希望看点真正有诚意的建议和措施,让人敢生才是硬道理,而不是光顾着用征税的强制方法。90后,说实话真的不适用强制法。忍辱负重的时代要过去了。
每天坚持原创,已经很多年了,其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也希望各位能够给些鼓励,关注,点赞,留言都可以!感谢读者,感谢粉丝的长久陪伴!

赵冰峰财经


又一经典高论!专门指向不能生育的丁克家庭,实在荒谬绝伦,亘古未有?

我不知这些专家教授研究的什么?对人类有何贡献?为什么说话如同放屁,一个比一个离谱,一个比一个变本加厉?

作为一名教授,切忌睁眼说瞎话,要以事实为依据,就这么信口雌黄,只顾眠前利益,违背人伦道纲,不深思熟虑,不计前因后果,实乃误国殃民,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告诉我们,社会的第一生产力是人,是人的根本,而不是牲畜?人是要大写的人!既要有高贵的尊严,又要有卑微的品德!人可以忘记自我,但绝不能忘记国家,忘记民族!

人口数量要增加,人口素质更要求提高!只有这样,才符合国家建设的需求,才符合民族振兴的目标。

身为政法大学的教授,干好自己的份内事,带好你的学生就很不错了,就算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否则,就是贻人口实,误人子弟!

中国的教授还真是很多,稍不留神就有教授跳出来出谋划策,高谈阔论。可你们尊重历史了吗?放眼未来了吗?你们甚至连摆在面前的事实都看不见,凭什么跑出来指指点点,兴风作浪?

向丁克家庭征税,凭的是什么?据我所知,中国现有光棍三千万,你拿什么理由去征收税款,人家连老婆都娶不到,你去帮他们生育?另外有部分实际困难的家庭,人家生得起却养不起,你会去帮他们哺养孩子?还有一些因身体或心理上有疾病的家庭,你去向人家征税,人家连生存温饱都没有解决,你开得了口,下得了狠心?

国家鼓励生育二胎,是一项长远的国之大计,不是一年二年之内就能够解决和达到目的?国家要信任人民,人民更要信任国家!在这方面,国家与人民要团结一致,共同建立互帮互助,互惠互利的原则为基础,才有可能爱国爱家,共同度过难关!




用户22954642155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称,未来不权可以设置生育基金鼓励生育,还要对丁克征税。这说法实在是荒谬,不结婚的人和不生二胎的家庭都是因为生活压力太大造成的,本身就很痛苦,再去增加这些活得艰难人的负担,简直是无知。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子多福,现在不愿意生二胎的家庭是生不起,一线城市现在培育一个小孩将其培育成才,到小孩大学硕士毕业,至少花费需要上百万,还不算上父母付出的全部心血。靠生育基金那点补贴有何用。

不愿意结婚的大龄男女大部分是生活的压力太大,谁不希望有个幸福的家庭呢,对于没有结婚的男女来说,你能给他们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让他们买得起房子,结婚的事情他们都愿意,男青年没有房子没有工作,拿什么结婚,谁愿意嫁给他,结了婚拿什么养家,很多女孩结婚的要求并不高,男方有个房子有个工作就可以,可是就这么简单的要求,很多年青人如果父母没有能力的话,就难以做到。

对于丁克家庭的说法可以用无耻来评价,丁克家庭人家是生不出小孩本来就痛苦,按照某人的说法简直是往人家的伤口撒盐。

我国生育率下降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新技术的出现,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的出现,未来失业的人越来越多,人口下降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需要做的是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怎么能让所有的人有公平受教育的机会,公平发展的机会,让普通的老百姓能简单幸福的生活,只有这样人口下降的趋势才会放缓。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什么财富生活中疑惑也欢迎私信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金融学家宏皓教授


教授们,满脑子都是计划经济的思维,无论是生育基金还是所谓的丁克税,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计划生育,只不过以前是罚款不让生,现在是罚款让你生。


或许他们还知道自己是教授、专家,所以还没有露骨地直接提建议:国企员工不生二胎不得提拔,考公务员的年轻人必须签二胎承诺书才能参加考试,生二胎才能拿到博士学位证书等等。


是否生育孩子,生育几个孩子,都是年轻人的私事,旁人没有权力干涉,这是基本的权利,需要得到保障,我们绝不能再回到计划生育的老路上去。


教授们肯定说,生育基金或者对丁克征税运用的是财税手段,不算干涉年轻人私事。诚然,抚育2个孩子的家庭,必然会比独生子女家庭或者丁克家庭负担要重一些,但也不能将多子女家庭的重担,分摊到另外的家庭身上去。丁克家庭或者独生子女家庭,人家照样正常交个税,照常交消费税、增值税,已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国家做了贡献,为什么还要多收一笔生育基金或者多交一笔税呢?税收的公平性如何体现?


更何况,今年上半年以来,中国的消费增速已经跌到了1992年以来的新低,降税减费已经是大势所趋,现在专家教授们应该多想想怎么为大家减负,而不是继续加码。


如果实在是想为多生育的家庭提供帮助,何不直接增加对他们的补贴,为他们多设置房产税(未来必然会推出)、个税方面的抵扣,这本应当是国家财政应当做的事情,为什么一提到出钱,就想到要在老百姓身上薅羊毛呢?


关注孔方财经,让你第一时间了解热点财经事件背后的经济原理.


孔方财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五十一条明确规定,“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也就是说,根据该法,妇女如果生孩子,就要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如果不想生孩子,那是她的自由。

虽然没有专门针对男性保障的法律,但我想道理是相通,男女双方都有权利自主决定是否生育,什么时候生育,是生育一个还是两个,这是他们的权利和自由,谁也不能剥夺这种权利。

这些专家教授的观点明显与现行法律相悖,作为一个政法大学的专家,难道不知道依法治国的道理吗?

说实话,虽然时代在进步,但是有些人的思路还是没有与时俱进,设立生育基金的提议,究其本质,就是超生征收社会抚养费的翻版,思路是一致的,只不过一个强制少生,一个强制多生。这跟征收丁克家庭的社会抚养税一样,都是侵犯人的生育的权利。

现在一些专家“语不惊人死不休”,不管建议是否可行,反正只要话题具有爆炸性即可,赚足了人气,增加个人知名度,其他都不管了。最近生二胎的话题比较火爆,各路人马都出动了,都希望能分得一杯羹,还有人提议将女性结婚年龄降低到17岁,这样就可以保证在30岁前生育三个孩子,现在大家两个都不想生,还会去生三个?


打虎拍蝇


要是国家设立的鼓励生育基金的话,这倒是一个确保人口增长的好办法,而且行之有效。

但要对丁克一族进行征税,这未免有点说不过去了吧,因为人一生下来就有他生活的权利和自由,个人要想怎么生活,他人总不可能进行强制或者是强迫吧。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自由,离婚也是自由的,结婚的夫妻双方愿意过丁克生活,就要被强制的缴纳征税,这和抢劫的政策有什么不同。丁克的夫妇只有离婚,才能逃脱被抢劫的威胁。

没有了丁克族,只存在单身男女。那是否要对适龄生育的单身男女进行征税呢,看来大学的教授专家肯定会出这个主意。现在的大龄男子多的是,就因为没有钱,娶不起老婆。是不是大学教授和专家呼吁国家实行夫妻配给制,新生人口增长率不就彻底解决了。要是有敢这样呼吁的,我才真正佩服他是教授,是专家。

真正要解决新生人口增长率低下的问题,是需要国家出台符合现实的政策的。就单说一个孩子从生下来起,上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在孩子受教育这一方面,国家实行统一的二胎全免政策,愿意生二胎的夫妇肯定会勇跃的积极响应,这才是正当的合理化的建议。


老蒋闲言


设立生育基金 征收丁克家庭社会抚养费 专家

荒谬的观点!

中国的人口出现断崖式下滑,鼓励和放开生育二胎,为什么生育问题会引起这么高的关注,人民网发出了生娃不仅是家事也是国事的声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计划生育,这个词语在国人的印象中,一定不会陌生的。那个时代超生会是很严重的事,会比别人低人一等,所有的工作也都是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

“该扎不扎,见了就抓”、“喝药不夺瓶,上吊就给绳”……等等这些宣传标语,现在看来似乎可笑荒谬,可是在那个年代,确是真实的。

随着生育率下降以后带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逐步显现出来,并且这个问题将会日益加重。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和重大社会问题,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所以提高人口增长率问题,才会被提高到新的高度,才会有了生娃是家事也是国事的央媒声音。对于国家的号召,光大人民群众从心里是理解的,也是支持的。

在还没有提出放开二胎的时候,曾经有人笑谈说,照这样一家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长久下去,新华字典里的姑、舅、姨……这些字就可以不要了,以后的孩子们也用不到这些字了。作为我们普通的老百姓,没有那么高的理论,不说其他的什么数据啊理论之类的,单就说一个孩子以后长大了以后的压力负担,就不敢想。

为什么会不敢想,我们可以一起来看看。如果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将来孩子长大以后,一定会组成自己的小家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也都在增长。那么,两个孩子就要照顾四个老人,如果加上爷爷奶奶,就要照顾八个老人,这里抛开经济上的压力不说,就说有个头疼脑热的,生病住院需要照顾的,让这两个孩子怎么应付?自己还工作不工作了?如果他们再有了自己的孩子,单单就是问候或者牵挂的精力,就会让他们无暇顾及!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现在的人口增长率下滑呢,是不愿生吗?不是的。是不敢生!现在的生存生活压力,让即使有想生的念头也不敢生。房价居高不下,连年增长,入学教育,医疗……,让普通的工薪族凭什么敢生!日子过得还紧巴巴的,还敢去想其他的吗!谁不想给自己孩子一个好的生长和教育环境,再加上现在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比吃比穿比房比车……,哪里还有多余的钱,能应付现在的日常生活各种开销房贷、车贷等等就不错了。

再来说说征收丁克家庭社会抚养费的话题。丁克,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不管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他们自己的。这些专家是出于什么理论和依据,来提出如此荒唐之说的,要征收他们的费用,再者说了,毕竟选择丁克方式的人还是少数,跟全国的人群比起来。就是他们放弃丁克的生活,对增加人口的增长能有多大帮助。

真正要解决人口增长率下滑,要从让人们怎么样敢生为切入点,这才是解决的根本问题所在。一切问题要围绕怎么样解决不敢生,为什么不敢生,当然,这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会牵扯到各方面的问题,但决不是什么制定什么征收费用的言论。说出这样的言论的专家,简直就是信口雌黄,根本就是脱离了实际,大放厥词。

这种言论的人,再次证明中国还有这样的一群人,那就是……“砖家叫……兽”!


生活一线面对面


生育基金,80后这次算是“同时经历了多生不生少生都叫罚款,这事以后能吹一辈子了”。(往下看,你会看到单身税今天也出来了)

而90后呢,大家也别上火,高房价是最好的避YTao,再说你们可能有些还没女朋友,先有一胎再说吧

目前生育基金的说法,大意是自己不生二胎,要主动掏钱给生育基金,基金掏钱给别人养孩子。有没有顿感,一股绿色的生机盎然在头顶飘过一一一简称“云绿帽”!

这还不算完,今天又出来个:不仅要设生育基金,还要~对丁克征税~。看来单身狗税或许以后会出了。

我想说,过去限制生育,超生的人都交了社会抚养费,这笔钱应该还在吧,现在把钱拿出来,完成填补就是了!鼓励生育,应该从一些措施上如:延长产假时间、提高生育补助等去入手,而不应该是鼓励生育走向了强制生育。

丁克交税更是无稽之谈了。单身狗交税,还让不让人活了


股海猎人


对丁克征税,相当于是说,单身有罪,所以要以强制征税的方式对其进行罚款。“人民不仅仅是交税和交配的”,马光远一语道破。人口增长放缓,却把目光转向丁克,实在荒唐。

丁克家庭一般都是工薪阶层,有稳定的收入,出于以事业为重、孩子拖累夫妻家庭生活、经济条件不允许等等考虑,而选择不生育。也就是说,这群人本身就生育意愿不强,对他们征税恐怕也起不到增加这个群体新生儿出生率的作用,就算起作用,这个群体本来就属于小众群体,作用也势必极其有限。

如果是把这部分税收作为生育福利补贴,那更是让税收完全失去了公平性,正如许多人所抱怨的,“别人家生孩子,凭什么要我出钱?” 此等提法的荒唐之处可不止这一点。这是典型的计划经济的思维,人多了就计划生育,人少了就“鼓励”生育,在这些“专家”的眼里,民众似乎只是一串串数字,而不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完全被忽视。

而真正导致民众不愿意生育的主要原因——生活成本太高,也同样被视而不见。 从整体上来说,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民众是愿意生育孩子的,一个热热闹闹的大家庭对大多数普通人还是有吸引力的。但是高昂的住房、教育、医疗等成本却让人对生孩子望而却步。

所以,要解决人口增长放缓的关键在于,切实减轻家庭的生活负担,只有这样,家庭才会有动力生养更多的孩子,而不是拍脑袋提出打丁克的主意这种馊主意。


盘和林数字经济观察


对丁克征税这论调只能归为扯了。

以前是生孩子多要罚款,然后要直接转向:不生孩子要罚款。借用马光远的一句话:人民不仅仅是交税和交配的!是否生育孩子,应该是自由的。在特定时期,我们国家推出计划生育,是阶段性政策。当时为了推进计划生育,罚款是被广泛利用。但几十年累积下来的海量的罚款,这些资金去哪儿了?能不能先将以前计划生育罚款的资金去向说清楚?旧账还理不清,现在又建议直接转向,开始另一个罚款路径,这简直就是坏人想到的坏办法。

现在生活成本如此高昂,居民生育意愿下降,确实对未来人口增长带来很大的困扰。但要解决这样的状况,首先应该是放开生育,这样有助于提高生育率。

目前,放开生育还没有实现,却建议对丁克征税,让人无语以对。

受生活压力影响,有不少人不愿意生育,人们称之为“丁克”,这是社会进步带来的。但也有很多人愿意多生育,这也是社会的切实需求。

但现在对三胎动处罚依旧很严格。

2018年7月5号,河南商丘柘城县召开抚养费征收工作动员会议,全面启动抚养费征收工作。征收人群主要面向全县三孩以及以上家庭,征收标准为夫妻双方上一年度纯收入的三倍,可一次性缴清,如果经济能力有限,也可以分期缴付,但不可超过五年。一时之间,“开征三孩超生罚款”成为热门话题。

我身边的一位年轻朋友,是福建农村的,最近也经常收到村委会的催缴超生罚款通知,哦,他已经有三个孩子。

三胎及以上家庭要罚款;然后建议丁克家庭也要罚款;意思是生多生少都要罚款,让人们如何以待?

而且,因为环境、饮食等因素影响,很多夫妇是愿意生孩子,却没有能力,成为丁克家庭。本来无法生育,就已经非常痛苦了,然后再用罚款雪上加霜、落井下石、乘火打劫,请问这位教授,你的人性在哪儿?

提高人口增长率,只要国家全面放开生育,必然会有所提高。有少部分人因为无法生育,或者不愿意生育,过丁克生活,就让他(她)们过丁克生活。有一部分人愿意多生孩子,就让他们生育。这样就能平衡整个社会的生育水平,从而提高整体生育率。

不要再想着通过罚款提高生育率这个馊主意。天天就想这向老百姓口袋里掏钱,这些专家也是真敢想。而且再开通新的罚款通道,不过是又培育起一个庞大的食利群体,他们啥事不用干,天天就盯着老百姓要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