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CNN报道的两位中国老人,人生实苦,请你足够相信

两个老人,一个双目失明,一个没有双臂。

这是把全球无数人都感动哭了的短片《人间的条件》中的人物。

短片如下:

这部短片,是由CNN旗下的GBS工作室在中国不久前拍摄的,短片中的主人公,是来自石家庄井陉县冶里村的两位老人,他们的名字叫做:贾海霞和贾文其。

在50多亩的荒滩上,他们十余年如一日,种下了十多万株树木。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薄情的世界里,用力而深情的活着。

我就是他的手,他就是我的眼

2002年开始,每天早上,当清晨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在中国河北省井陉县治里村。你会看到到这样一对身影,他们一个双目失明,一个没有双臂。

他们就是贾海霞和贾文其,他们是邻居、亦是最好的朋友。

贾海霞的左眼是先天性白内障,从小失明。2000年11月,他在一次凿石爆破事故中,被飞石炸瞎了右眼。

刚失明那会,贾海霞只觉得天都塌了。那时候,贾海霞想过上吊,也想过喝农药。他每天呆坐在床上,除了妻子外,贾文其也会经常来陪他说话。

在很小的时候,贾文其因触电而失去双臂,但他从没把自己当残疾人,捡粪、写字、种树……只要别人能干的,他都可以干好。

贾文其用自己的经历,慢慢开导贾海霞。渐渐的,贾海霞心想“人家能生活,咱也能。”

2001年,哥俩都觉得应该换个活法。

一个没有双手,一个双目失明,又能做什么呢? 一番商量后,两人决定一起植树。

说干就干,于是二人承包了村里50多亩河滩,开始植树。

每天早上,看不清道路的贾海霞就拽着贾文其的衣袖,去他们承包的河滩上去种树。

CNN报道的两位中国老人,人生实苦,请你足够相信

每次过河,贾海霞先帮贾文其卷起裤腿,贾文其就背上贾海霞趟过去。

CNN报道的两位中国老人,人生实苦,请你足够相信

就这样,他们一个做眼,一个做手,两人就这样慢慢相扶而过,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十多年。

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想要种树,首先要解决树苗问题。

可是,老哥俩实在是拿不出钱买树苗。

怎么办呢?

这时候,贾文其想到了一个办法:不是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嘛,那咱们就插插柳树枝。这样就不用买树苗了,砍个枝子就能种。

于是,二人在邻村四处砍树枝。贾海霞看不见路,就拉着贾文其空荡荡的衣袖。贾海霞负责爬树,贾文其就负责告诉树枝的确切位置,他们配合起来非常有默契。

CNN报道的两位中国老人,人生实苦,请你足够相信

就像贾海霞说的那样:俩人在一起干活,并没有觉得自己是残疾人,而是一个团队。

第一年,两人一共栽了800多枝,结果就活了两棵。

有村民不禁讥讽:“就你俩这样还能在河滩上栽活树?”

面对别人的不理解,他们并没有放弃,第二年,他们改进了方法,选择那些有水的地方栽种,这一次,成活量竟提升到了100棵。

种树不能缺水,他们又用铁锨在荒滩上挖渠。河滩上,石子儿地太硬,挖坑费事儿,他们就找粗钢棍来打眼。

贾文其没有手,就用脚趾头把住水桶,给树苗浇水。贾海霞看不见,就用手摸索着让小树苗不倒。

CNN报道的两位中国老人,人生实苦,请你足够相信

春季种树,夏秋管理。浇水、剪枝、割草……冬天,更怕因为干燥起火,生怕因为一不小心,而让自己的努力付之一炬。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嘲讽、心酸和汗水中,十多年一晃而过。曾经的荒滩终于化为密林,有的甚至已经成了参天大树。

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努力的向上,努力的生活。

人生实苦,请你足够相信

目前,以他们的故事为题材的短片,已经在Facebook、Youtube等平台累计播放破千万,外国网友看到后,纷纷点赞并评论:

Timothy Decubellis:美国需要多一点像你们这样的人!

Aarthy Bright:事实上我才是残疾人......我有健全的身体,但是甚至不能管理好自己屋后的花园,我至少应该种棵树......

Aarthy Bright:向二老敬礼!即使身有残疾,你们仍然是这个世界上真正的英雄。我祝福二老健康长寿!!!

Ok Channel:他们每种下一颗树,那些有着明亮的眼睛和健全的身体的人们同时烧掉了另外一棵。

Joan Anello:这样好的朋友去哪里找?他们的相遇一定是被安排好的。

人生实苦,不如意也是十有八九。有些人一生平庸,有些人即使平庸,却仍努力向上生活着。

花开一春,人活一世。

人生为棋,你我为卒,行动虽慢,但却不容我们后退一步。

这两位老人,即便是身体残缺,但仍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深情的爱着这个世界,爱着身边的人。

《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中写道:

凡是大人物都是受苦受难的,他们的生命几乎就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真实证言,但他们在面对苦难时也都能保持正向的思考,能“常想一二”。

最后,他们超越苦难,苦难便化成为生命最肥沃的养料,是为了他们开启莲花而做的准备。

事实证明,人生中“如意”与“不如意”,并不是取决于人生的际遇,而是取决于思想的瞬间。

所以,请你足够相信:决定生命品质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而你所失去的,也将会以另一种方式,再次回到你身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