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城里人不爱走亲戚,咱农民也不走了?大妈:什么亲戚?早变味了

农村有句俗话说:亲戚不走,血脉不通。走亲访友是全国各地一直以来的习惯,农村更是尤其突出。记得小时候,每次逢年过节,走访亲戚总是让我格外开心的一件事情,因为每逢这个时候,家中各方亲戚都会齐聚一堂,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好不热闹。然而近年来每次回家,我却明显感觉到了冷清,亲戚间的走动频率和热情都大不如前。

城里人不爱走亲戚,咱农民也不走了?大妈:什么亲戚?早变味了

事实上,亲情变淡,亲戚关系疏远并非只是个例,而是我国农村的整体写照。不少人都能明显感觉到如今亲人之间的联系与以往相比大大减少,亲戚之间也不再频繁走动。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表示如今的亲情已经变了味。

以往,农民在家乡的劳动经常会依赖于亲戚邻居间的相互合作,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了远离家乡外出打工。城市里的快生活节奏让不少进城务工的人员压力倍增。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很多农民一整年都在外奔波,只有每逢春节才能回一次家。长时间在外使他们与家乡亲人的联系减少,久而久之自然也会导致感情变淡。

城里人不爱走亲戚,咱农民也不走了?大妈:什么亲戚?早变味了

另一方面,贫富差距拉大也是导致亲情变淡的一大原因,近年来,不少农民通过努力成功致富,但仍有一部分在原地踏步,导致门户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渐拉大。经济实力的悬殊在一定程度上也直接影响了亲戚之间的平等对话,在家庭情况的对比之下,不少亲戚之间有了隔阂,甚至造成穷亲戚家无人走动的局面。

另外,农村的攀比之风如今更是日渐盛行。近年来,我对农村最大的感受就是家家户户都越来越追求排场,外出务工的人员为了让自己的面子挂得住,每次回家的装备和大小礼物都要耗费不少财力,就连亲戚间的谈话,也从原本温暖的问候变为金钱和物质方面的冰冷话题。谁家买了房,谁家买了车,都会让其他亲戚羡慕。在这种相互攀比和较劲下,亲情反而失去了应有的温度,走亲戚也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城里人不爱走亲戚,咱农民也不走了?大妈:什么亲戚?早变味了

如今,虽然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但他们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也受到了一些冲击,反而少了原本的亲切和淳朴,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财富和地位,反而让宝贵的亲情变了味,不免让人感叹和可惜。面对亲情越来越淡的现状,你有什么办法维持亲情原本的温度?欢迎留言与我们一起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