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五年後的銀川是什麼樣子?

媒體少年



朱如蒼


五年後的銀川將大有不同!

首先,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銀川將是一座智能化城市,清潔能源車的整體運用,數字化信息服務技術更加是覆蓋這個城市,城市的健康指數也將提升,是一個非常宜居的城市!

二是交通網的覆蓋,高鐵的開通讓各個市縣方便出行,來往更加密切,這將是一個更加重要的變化。銀川的大馬路不僅是寬而且更加的敞亮節約時間,出行方式回發生更多的變化!而且更加的人性化,綠色化!

三是隨著全域旅遊的打造,城市更加有特色更加國際化,旅遊必將是銀川為核心涉及周邊市縣,成為來往的人流中心!高鐵是一條品牌之路,能助推構建寧夏全域旅遊新格局。寧夏是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省區,雄渾的大漠風光、古老的黃河文化、神秘的西夏古韻、濃郁的回鄉風情、悠遠的絲綢之路、純淨的自然環境,共同構成了寧夏豐富多彩而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

不僅以上這些,五年後銀川將會慢慢出現在世界的眼中,而不是外地人眼中騎著駱駝上班的那個神奇的落後的地方了,以為提起銀川提起寧夏,我們會更加的自豪而不是現在讓人無語,我是深度寧夏,寧夏的事兒都在在我這,看完點個贊關注下,碼字不易,謝謝!


深度寧夏


一。 先看看 夜間燈光能說明一些問題。

1)燈光亮的地方表明經濟發達;

2)同樣燈光山區的亮度遠遠比平原低。。只看燈光 銀川要比重慶都發達了,這大家都知道不是這樣的;

3)看地圖,角度偏向北。從圖上看黃河流域的燈光比東北和南方亮度高很多,太原石家莊的燈光比 武漢 亮很多,這也不是事實。 大家可以在同一區域 從北面高空及區域南面照幾張照片看看,從南向北照的亮度比從北向南照的燈光亮一些。

4)西安的燈光比重慶 武漢看起來亮很多,也不是事實。除了前面說的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區域內溼度高。霧霾重的區域,燈光也要暗一些。總體上,這張圖南方城市比北方暗,山區比平原暗,溼度高的比溼度低的暗。

二。一個地區的重要程度和經濟活力不僅僅是GDP。


整個西部重要的經濟核心城市就是:成都、重慶、西安。重要的經濟區域城市:蘭州 昆明 貴陽 烏魯木齊 南寧 西寧 銀川 。

一帶一路重要的人物集散中心城市為:成都 蘭州 昆明 重慶 西安 烏魯木齊 南寧。

最具體區域帶動的中心城市: 西北地區 : 以蘭州為中心的西寧 銀川區域;

西南地區: 成渝城市群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1.高鐵時代來臨!


一直以來,銀川作為全國gdp排名倒數的省份城市,高鐵項目遲遲得不到批覆。但是可喜的是,自從2015年批准的西銀高鐵後,一批批高鐵項目開始緊鑼密鼓的進行著。五年後,銀川人民討論的最多的肯定非高鐵莫屬,因為要想富,先修路,高鐵的來臨,將會極大的增強西北地區的經濟文化方方面面的聯繫,推動銀川經濟,文化,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2.旅遊生態城市定位


近年來,銀川為了自身的發展,周邊有接受了一些汙染較為嚴重的落後企業,雖然這些企業在稅收就業方面做出了貢獻,但從長遠來看,對城市形象損失太大,不是長遠之計!未來五年,預測銀川市將會強化生態城市的發展定位,打造最適宜人居住的花園城市,綠樹城市,養老安居之地。

3.中阿交流紐帶



寧夏回族自治區,作為回族最多的省份,在與阿拉伯國家的交往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每年九月份的中阿論壇定在銀川開辦,吸引眾多的國際友人來會,未來五年,銀川會繼續發揮這一特有資源,將論壇辦大,辦好,打造為銀川的名片。

你有什麼想法?不妨說說


學習源動力


1.銀川將建成7條高鐵,2條普通鐵路,從銀川到西安僅需4小時。

2.銀川將建成直通寧東輕軌。

3.寧夏5市通城鐵,銀川至周邊城市、區內主要城市只需1-2小時。

4.銀川首座高架橋將出現在北京路延伸段,銀川城區到濱河新區僅需15分鐘。

5.銀川智慧城市“一雲一網一圖”逐步完善。

6.完成棚戶改造超過15.5萬套,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000萬平方米。

7.銀川市將計劃新建、擴建幼兒園100多所,中小學200多所。

8.銀川綜合保稅區、銀川科技園、閱海灣中央商務區、中阿大廈等一系列新地標建成。


塞上新聞


對於銀川,很多看過《爸爸去哪兒》的人都不陌生,在西北大開發實施以來,銀川也開始了它前進的步伐,從五年前的老城到現在的新城,就銀川本市已經從之前的小城市成為了現在的大都市,三區兩縣,規模逐漸增加,我相信在未來的幾年裡,銀川也會跟上時代的步伐,像地鐵啊,動車啊都不會是問題!

銀川不僅有時代的文化,更有它獨特的名族文化,回族文化和漢族傳統的文化,讓銀川更加的神秘,這裡不僅有綠地還有沙漠,有平原還有山川,不同的景色讓銀川的旅遊業也極速發展

未來五年是銀川極速發展的五年,也是銀川人民開始走向小康生活的五年,跟著時代,我們攜手共進,相信寧夏會更好,銀川會更好😄


零心


小編我就是銀川人,五年後的銀川會是什麼樣呢?這裡有權威的說法。

日前,《銀川市城市近期建設規劃(2016~2020年)》原則性獲批,指導未來五年城市建設規劃——到2020年,全市城鎮化水平按計劃將達到79%,森林覆蓋率計劃達到18%,城市空氣質量良好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0%;未來五年,銀川市民出行將更便捷,公共設施將更完善、文教衛生將覆蓋更多群眾、生態環境更加宜居、產業佈局更加合理。

城市近期建設規劃是落實城市總體規劃的重要步驟,是城市近期建設項目安排的依據。為了推進落實《銀川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以《銀川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為依據,銀川市於2016年1月啟動編制了《銀川市城市近期建設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

從市規劃管理局獲悉,《銀川市城市近期建設規劃(2016~2020年)》經市政府專題會研究審查,已原則性通過,目前,這些規劃的具體建設項目還在進一步徵求各相關單位意見。未來五年,《銀川市城市近期建設規劃(2016~2020年)》將指導銀川未來五年城市建設,內容涉及區域定位、民生建設、產業發展、公用設施各個領域。


明確區域發展定位

《規劃》明確了三區未來的區域定位。市規劃管理局編研中心主任張媛媛介紹,銀川市市域範圍內,到2020年全市城鎮化水平按計劃將達到79%,市轄區城鎮化水平達到92.5%。

興慶區:將重點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舊區環境將逐漸得到改善。結合舊城更新改造,銀川將保護好歷史城區的建築和街巷,興慶區東部的商貿物流帶將得到整合。

金鳳區:未來五年將以集居住、行政、旅遊中心為一體的現代化城市新區為目標,加快完善中阿之軸的景觀建設和湖泊溼地保護力度,七子連湖周邊生態環境建設將進一步完善,艾依河運動休閒旅遊帶建設也將加速推進。

西夏區:將通過舊區開發改造,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城市功能,加快老工業的轉型升級。資源得到整合後,西夏區將形成全寧夏教育、人才、科技的輻射重地。按照《規劃》,銀川將充分依託賀蘭山東麓西夏陵風景名勝區等旅遊資源,打造沿山旅遊帶及“賀蘭山”旅遊品牌,加快釀酒葡萄規模化種植基地建設及葡萄酒莊產業發展。

銀川濱河新區:到2020年將基本形成以綠色低碳為核心的生態城、以多元和諧為特徵的文化城、以自然生態旅遊為基礎的全域5A級旅遊城、以現代紡織業、現代服務業和新型產業為主導的產業新城,成為寧夏乃至西部地區對外開發開放的承載區和大平臺。 


密織交通網便民出行

《規劃》根據目前的建設用地現狀,對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進行了優化配置,從多個領域緩解交通出行問題,逐漸建立四通八達的城市交通網絡。

未來五年,銀川河東國際機場將加快提高承載力,到2020年將可以滿足旅客吞吐量達1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萬噸的發展需求;

鐵路方面,銀西(銀川至海口)、呼包銀蘭、銀川—鄂爾多斯、銀川—青島4條客運專線,銀川—寧東城際鐵路、銀川—阿拉善左旗鐵路、太中銀鐵路複線等鐵路的新建和改造工作,銀川—濱河新區—河東國際機場-寧東城際鐵路,將被作為重點大力推進;

到2020年,銀川將完成青銀高速公路寧東至銀川段、京藏高速公路銀川段的改擴建和烏海至瑪沁高速公路建設;銀川火車總站綜合樞紐、銀川東站綜合客運樞紐、銀川河東國際機場綜合樞紐等綜合客運樞紐站的建設將提上日程,這些客運樞紐站將成為銀川市內外交通的重要銜接點,銀川人出行將更加方便。

市區內,未來5年將建成以城市快速路、主幹路、次幹路為道路網骨架,支路為道路網基礎依託,與其它交通方式網絡平衡發展,佈局結構合理、內外銜接緊密、主次銜接有序的“安全、高容、暢通”的城市道路系統。

此外,銀川還將借舊城改造和中小學操場,為市民建設更多公共停車場,逐漸緩解市民停車難的問題。市民將享受到“半小時通行圈”的現代化交通服務。


文教衛生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

公共文化方面,銀川將按照“名片式打造金鳳區、內涵式提升興慶區、特色式發展‘六組團’”的總體思路,基本建成城鄉一體、區域均衡、人群均等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按照《規劃》,未來五年銀川將基本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將達到88%;進一步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將達到98%;民辦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事業將得到進一步發展,基本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的多樣化需求。

五年內,銀川將建設更多市民休閒運動廣場,滿足市民的運動休閒需求。青少年戶外營地、體育訓練基地等建設,將為銀川人帶來更豐富的體育運動項目。

按照《規劃》,未來銀川將成為健康城市和寧北蒙西醫學中心。

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控制在6.8張以內。為解決公立醫院看病難、床位緊張的問題,銀川將集中建設一批私立醫院。


公用設施將帶來更多獲得感

五年後,水、電、供熱、綜合防災、通信等公用設施的完善,將讓銀川人擁有更多獲得感。

到2020年銀川城區規劃水廠規模將達71萬噸/日。五年內,擴建水廠、擴勘水源地、新建水廠都將逐漸走進銀川人的生活,水資源利用的可持續發展將在未來五年取得重大進展。

2020年銀川市將新增變電站40多座,供電能力大大提高。這五年裡,覆蓋全市區域的光纖寬帶、無線寬帶網絡和功能性服務設施將開啟建設,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將讓更多人享受到光網城市的便利。

供暖方面,未來銀川市供熱大部分區域將不存在各自獨立的熱網供熱和相應的固定採暖區域。按照《規劃》,未來將逐漸取締所有單臺鍋爐容量20t/h以下的小型燃煤鍋爐,2020年實行以熱電聯產、工業餘熱為中心的大型集中供熱系統。

老城區將結合舊城更新、道路改造、河道治理、地下空間開發等開展綜合管廊建設,到2020年銀川市計劃建設的綜合管廊約70公里,濱河新區將同步開啟建設。城市地下空間將適時修建地下行人過街通道、配建地下停車場。


生態環境更加宜居

生態環境進一步提升,到2020年,銀川森林覆蓋率計劃達到18%,全市城市空氣質量良好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0%。

圍繞“東治沙、中理水、西護山”的總體思路,銀川將就生態保護體系建設、城市園林體系建設、民生林業體系建設、文化林業體系建設、資源保護與管理能力體系和城市雙修體系開啟六大建設。

西部生態防護工程、艾依河—唐徠渠水系沿線生態工程、黃河沿岸溼地湖泊治理工程、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城區東部休閒公園工程等,將逐漸改善銀川人生態環境,為銀川的碧水藍天建設持續推進。


產業發展步入深水區

按照《規劃》,到2020年銀川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將突破2000億元。在現有產業的基礎上,《規劃》分別從旅遊業、電商物流業、工業等方面詮釋了未來五年銀川市產業發展的路徑。

2020年,銀川將建成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根據寧夏全域旅遊發展的全域空間佈局,賀蘭山東麓旅遊發展帶、黃河金岸旅遊發展帶、賀蘭生態歷史旅遊發展區、永寧回鄉風情旅遊發展區、靈武遠古文化旅遊發展區、中阿之軸將環繞一個銀川都市旅遊核心體,為銀川構建全域旅遊發展佈局。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旅遊服務將為銀川地方經濟收穫更多驚喜。

商業、物流業方面,到2020年,銀川的社會物流成本佔GDP的比重將力爭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立足本市、面向寧蒙陝甘毗鄰地區,銀川將形成輻射阿拉伯國家和地區的區域性、中轉型、加工型大銀川都市圈現代物流體系。

工業建設方面,銀川加快改造升級傳統產業,推動產業鏈條從“前端向末端延伸”,價值鏈條“從低端向高端攀升”。依託恆天如意科技城,銀川將逐漸完善延伸高端紡織產業鏈,打造現代紡織產業集群;小巨人數控機床、共享鑄鋼、西北軸承、銀河儀表、藍寶石、隆基硅單晶硅等企業中,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將實現融合發展。依託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將打造一批新能源新材料的產業集群。到2020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5%。


安紅美食驛站


五年後的銀川時這樣的:

“十三五”時期,是銀川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爬坡過坎、轉型升級的關鍵期,縮小差距、追趕發展的機遇期。

1、在全區率先奔小康

經濟增速高於全國和全區平均水平,年均達到8%以上,到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在2010年基礎上翻一番;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分別增長9%和10%。

未來5年,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引領,圍繞打造國家“一帶一路”重要戰略支點城市,寧夏內陸開放試驗區核心區、國家向西開放的窗口,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改革、創新、開放為動力,率先在全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把銀川市建設成西北地區“最適宜居住、最適宜創業”的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區域中心城市。

2、向大都市區轉型

堅持協調發展,構建發展新格局。推進賀蘭和永寧與銀川同城化發展,加快建設閱海灣中央商務區。統一規劃建設濱河新區、綜合保稅區、靈武與開放核心區融合發展等,打造黃河以東新的經濟增長帶,推動城市由單中心城市向“一城多區”的大都市區轉型。

3、更加便民宜居

優化提升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發展品質。基本形成以主城區和濱河新區等副城區為中心的半小時通勤圈。開展銀川城市地下交通研究,實施城市地下綜合管廓工程,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加快“智慧銀川”建設,深入推進“寬帶中國”示範城市建設。進一步完善城市規劃、城市管理、交通組織、地下空間、公共安全、醫療教育等重點領域的深度開發應用。以信息技術升級未來城市格局,為產城融合、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支持,讓城市更加便民、宜居,優化城市服務品質,全面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和管理水平。

4、打造綠色之城

堅持綠色發展,打造美麗銀川。以創建國家級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為契機,以節約集約利用環境資源為抓手,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全面提升生態文明發展水平。力爭“十三五”末綠地覆蓋率達到43%、森林覆蓋率達到18%。實現“百湖潤銀川,碧水環城流”的城市景觀。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全面節約高效利用資源,加大環境保護治理力度。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艾依河城市綠肺。

5、建設健康銀川

努力建設健康銀川。加強衛生計生服務體系建設,提供均等化的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完善政府投入和保障機制,至“十三五”末,基本建成鄉鄉都有人民滿意的衛生院,村村都有標準化的村衛生室,街街都有規範化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6、實施全民參保計劃

提高社會保障覆蓋面。堅持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方針,以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為重點,加快建成覆蓋城鄉全體居民、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

7、 就業更充分質量更高

實現就業有限戰略,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發展產業和保護生態增就業、加強培訓促就業,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完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扶持政策,提升創業服務水平。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建設一批大眾創業孵化基地、孵化園區、眾創空間等創業基礎設施平臺。

8、吊莊移民全部脫貧摘帽

按照兩年(2016年—2017年)集中攻堅脫貧、三年(2018年—2020年)鞏固提高奔小康兩個階段安排,確保吊莊移民2017年底全部脫貧摘帽,生態移民2020年與全區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按國家現行貧困標準每年脫貧摘帽1萬人,積極推進產業扶貧。

9、教育更加公平

調整優化區域教育資源佈局,加大農村、邊遠、貧困地區教育投入,推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標準化建設,增大優質教育覆蓋面,促進教育公平。擴大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學前教育資源,鞏固和提高義務教育均等化發展水平,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增強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與產業結構的契合性,促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穩步推進國際教育發展。實施特殊教育提升計劃,紮實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完善涵蓋學前教育至高等教育學生資助政策體系。

10、城鎮常住人口達180萬左右

統籌推進城鄉協調發展,改善縣域經濟發展條件。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享有與城鎮居民同等權利和義務。到2020年全市城鎮常住人口達到180萬人左右,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8%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0%左右。集中建設一批特色小城鎮,帶動周邊農村就地城鎮化,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


新消息報


大家關於老百姓的感受,大多數一致性的認為宜居城市,這也是沒有錯。我認為銀川的發展,還得從核心方面來解答銀川乃至寧夏整體的綜合競爭力。第一個問題也是寧夏的短板,也是全西北五省最突出的短板,那就是教育,對於教育我有深刻的理解,教育發達程度高的能助力當地跨越式發展,這絕對不是空話,因為在改革開放的浪潮裡已經得到充分驗證,不論什麼就是和東中部地區各個指標差距很大,最重要的原因除了歷史欠賬和國家政策上傾斜問題,一南一北的西部地區,無一例外的說明生態非常脆弱,有相當的程度制約了教育和工業,對沒錯,教育孱弱很大程度影響了工業,最近這幾年國家國務院重心向西部大開發轉移,前提的條件肯定是維持生態平衡來發展因地制宜的特色產業,我相信在座大家明白為什麼,同時趕上了中部東部發達高地產業產能過剩,有條件的有選擇的產業轉移,說白了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對欠發達地區的反哺,能在一定程度上縮小差距,特別對西部地區的少數民族起到穩定作用,沒有人願意活了這麼久還是那麼窮,對整體國家戰略非常不利,所以寧夏大學對於寧夏人來說真是唯一自己的最高學府和名片,畢竟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之前最高學府只有銀川一中(那是我的母校),寧夏成立之後才有了寧夏大學,說明了什麼?說白了,寧夏基礎薄弱,西部地區也有很多省自治區基礎薄弱,這是不爭的事實。我們寧夏也不會侷限於寧夏而發展,我記得前自治區陳建國書記說過一句話:跳出銀川看寧夏,跳出寧夏看中國,跳出中國看世界。就這句話給銀川乃至寧夏帶來深刻的影響,比如說:那一年中國電影還沒有走出國門,卻在寧夏那裡走出了世界,我相信大家肯定聽過;再比如說寧夏是我國第一個節水型省份得以在全國推廣,同時給黃河下游城市群帶來深刻的影響,我相信天津人很有深刻體會,我記得那時候天津的高水平知名大學反過來支援推進寧夏的高等教育。我記得我國做出跨世紀的西氣東輸浩大工程,寧夏也是西氣東輸上幹道,特別是上海帶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還有教育輸出,也許大家不理解,反正是國家意志引導的和信號,同時寧夏抓住機會發展特色產業就不奇怪了。以前的東方鉭鈮有色金屬,到現在的寧夏半導體產業,無疑是國家戰略的體現


拓跋98055931


好中向好,不可嘩嘩吟唱歌,嘩嘩嘩嘩譁同日而語。

我所居住的城南寶湖周邊,日新月異。唐徠渠兩岸更是風光無限好。有詩一首:《漫步彩虹橋》新橋橫跨之唐徠,中間兩座看過來。疑是彩虹天上掛,九天仙女舞彩練。渠水嘩嘩吟唱歌,楊柳依依舞搖擺。更喜渠湃鋪塑膠,吾輩健身展風采。汪學智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