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蒋介石坚持写日记57年,仅两位秘书大量接触过原件,63册曾是绝密

文|周渝

蒋介石坚持写日记57年,仅两位秘书大量接触过原件,63册曾是绝密

蒋介石写日记的习惯开始于1915年,终止于1972年,其中1915年、1916年、1917年、1924年的日记内容因故遗失,其余日记(共63册)均保存完整。蒋氏日记前后持续长达57年(现存53年),时间跨度之长,内容之丰富,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家中,都是非常罕见的。

日记一经公开,除了学者们远征查阅之外,也引发不少质疑之声。蒋介石日记是真的吗?这并非空穴来风,因为早在日记公开前,坊间就一直流传着各种版本的蒋介石日记,如2007年出版的一本名为《蒋介石日记揭秘》的书,曾因“蒋介石日记”这一名头引发广泛关注,但很快被学者斥之为“伪书”。更为有名的是《万历十五年》的作者黄仁宇,曾写过一本名为《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的著作,遗憾的是,黄仁宇本人也未阅读过原版的蒋介石日记。长期以来,关于蒋氏日记,多以片断摘抄的方式呈现,在中国大陆,真正以日记或日记摘录形式出版作品的,只有蒋介石在大陆时期接触较多的毛思诚编撰的《蒋介石日记类抄》。

蒋介石坚持写日记57年,仅两位秘书大量接触过原件,63册曾是绝密

毛思诚

毛思诚是蒋介石的训蒙老师,后任蒋介石秘书。早在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就委托其代为整理日记。由于身份特殊,毛思诚手上掌握了大量蒋介石日记的原件、电报、手札、密电、批示等原始资料。毛思诚根据蒋介石亲笔撰写的日记为蓝本,对其内容进行摘抄和摘编,以“军事”“政治”“学行”“家事”等门类进行整理,编撰了《蒋介石日记类抄》。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蒋介石离开重庆出巡,为防止日记遗失,便将部分日记交给秘书俞国华抄存。这两种本子从内容到格式都与手稿本一样,称为仿抄本,可信度较高。

新中国成立后,毛思诚的后人将毛氏当年整理的《蒋介石日记类抄》藏匿于浙江宁波的家中,不过在“文革”时没逃过红卫兵的眼睛。所幸的是,红卫兵发现日记后并未当场付之一炬,日记后被保存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这个类抄本,也是大陆学者长期以来研究蒋介石的重要资料。总体而言,毛版的蒋氏日记是可信的,但不能与日记原稿完全画等号。毛思诚在摘抄蒋介石日记时,是以摘抄原文,在不改变蒋原意的前提下加以文字修饰润色。当然,出于蒋介石形象的维护,一些内容修改后还是出现了不少偏差。例如在蒋介石早年日记中,曾写道要将资本家“扫除殆尽”,毛认为用语过于激进,遂改为“如不节制资本”。再例如九一八事变后,蒋曾记有“以忍耐不屈之精神维护领袖”,经毛氏之手改为“以坚强不挠之气概吞压强虏”,形象顿时就“伟光正”了。

蒋介石坚持写日记57年,仅两位秘书大量接触过原件,63册曾是绝密

除了大陆二档藏的毛版《蒋介石日记类抄》,在台湾大溪地区的国民党历史档案馆(又称“大溪档案馆”)也保存了部分当年蒋介石身边的秘书人员摘抄的蒋介石日记,分“五记”收录,第一类命名《困勉记》,内容为蒋介石在北伐、抗战等时期自省自勉的内心独白。第二卷为《省克记》,摘抄了蒋介石日常生活中关于克己进取的警句。第三卷为《爱记》,摘抄内容为蒋氏日记中力主仁爱至上的内容。第四卷为《学记》,顾名思义,是蒋介石读书的心得体会。第五卷为《游记》,是蒋介石从大陆到台湾,因公或自行出游留下的日记记录。

在两蒋统治时期,大溪档案馆中的蒋介石日记都是绝密文件,不允许任何人翻阅。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大溪档案馆开始对蒋介石日记进行加工和编辑,最后以“国史馆”的名义出版了供内部参阅的《蒋中正事略稿本》。尽管这套稿本主要依据《蒋介石日记摘抄》,但加入了许多与当时台湾现实政治相关的内容,蒋的日记只是作为穿针引线的载体。日记部分的史料价值自然远不如日记原稿,故而有研究者认为,如果没有查阅原文,事略稿本不能直接当作日记使用。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台湾的《蒋中正事略稿本》与大陆的毛氏版《蒋介石日记类抄》是研究蒋介石的主要资料,如历史学者黄仁宇就是以《蒋中正事略稿本》为主,毛氏稿本为辅,写成了诠释蒋介石日记的著作《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遗憾的是,黄仁宇于2000年去世,他并没有机会读过真正原版的蒋氏日记,此时日记原稿还保存在蒋经国的三儿媳蒋方智怡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