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營商環境評價將在全國推開

全國營商環境評價現場會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在京召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出席並發表主旨講話

營商環境評價將在全國推開

8月27日,由國家發改委主辦、北京市承辦的全國營商環境評價現場會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在京舉行。圖為會場。

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 文帝 攝

營商環境評價將在全國推開

8月27日,由國家發改委主辦、北京市承辦的全國營商環境評價現場會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在京舉行。圖為會場。

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 文帝 攝

今天,由國家發改委主辦、北京市承辦的全國營商環境評價現場會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在京舉行。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從會上獲悉,營商環境評價將在全國推開。

北京市市長陳吉寧、副市長王紅、天津市副市長孫文魁、重慶市副市長陸克華、優化營商環境組成員單位有關負責人、全國31個省(區、市)優化營商環境負責人和特邀城市代表、專家等共300餘人參加會議。27日上午,參會者組成3組調研團,對北京市海淀區綜合行政服務中心、中關村創業大街、海淀供電公司客服中心營業廳進行了實地調研。

27日下午,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出席會議,並以“對標先進水平聚焦突出問題著力深化改革加快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為題發表主旨講話,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周曉飛主持會議。

林念修在演講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帶動了創業創新熱潮。但與人民群眾的期盼相比,還存在差距。根據世界銀行評估,2017年我國營商環境排名78位,在全球只處在中等水平。優化營商環境還需持續推進、久久為功,深化認識、凝聚共識,從打造全球競爭新優勢、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增強企業和群眾獲得感三個方面深化認識,切實提升優化營商環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林念修強調,國務院成立了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下設優化營商環境組,優化營商環境組要在“三個持續”上下功夫,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一是持續提升營商環境法治化水平,大力營造全社會依法依規營商辦事的濃厚氛圍。加大產權保護力度,清理規範涉企收費,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二是持續提升營商環境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優化發展環境。建立國際化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加快全國通關一體化改革進程,落實外商投資企業公平待遇。

三是持續提升營商環境便利化水平,強化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方式、提高行政辦事效率。大幅壓縮企業開辦、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進出口通關、不動產登記、用電報裝等辦理時間,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

林念修指出,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決策部署,今年上半年,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和地區,借鑑國際經驗,從衡量企業全生命週期、反映城市投資吸引力、體現城市高質量發展水平三個維度,初步構建了中國特色、國際可比的指標體系,並在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選取22個城市進行了試評價。

從試評價結果看,北京市精準制定“9+N”系列政策措施,聚力營商環境示範工程建設,開辦企業、用電報裝、辦理建築許可等方面的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北京市在試評價城市中總排名第一,衡量企業全生命週期、反映城市投資吸引力兩個維度也都排名首位,體現城市高質量發展水平居前列。其他城市也都以試評價為契機,推動出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改革舉措,成效明顯。

林念修強調,下一步,營商環境評價將在全國推開,請各地區支持配合國家發改委開展好這項工作,做到“三個強化,三個進一步”,做到“三個強化,三個進一步”。

一是強化統籌協調,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要落實主體責任,做好人、財、物及制度保障,逐項分解細化任務、進度安排和工作目標,採用信息化、大數據等手段,動員企業、政府部門、中介機構等力量開展評價。二是強化問題導向,進一步找準問題癥結。對於長期積累的深層次問題,要深挖體制機制原因,找準改革突破口和關鍵點。對於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各地要開拓思路、勇於破題,中央部門要注重梳理提煉,推動形成全國層面改革舉措。對於地方層面的個性問題,各地要因城施策、因地制宜,加快推動出臺一批針對性強的改革舉措。三是強化探索實踐,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對照營商環境評價各指標的最優值,參考借鑑相關做法,結合實際推進改革,充分調動企業和群眾優化營商環境的積極性。優化營商環境組要發揮橋樑紐帶作用,會同有關地方和部門,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出臺新舉措、解決新問題,從全國層面加快推進重點領域改革。落實好黨中央和國務院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開展好營商環境評價工作。

此前,北京市市長陳吉寧在致辭中表示,北京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對標世界銀行和國家發改委的評價指標體系,將企業和群眾獲得感作為營商環境改革的“指揮棒”,主動換位思考,從“政府端菜”轉向“企業點菜”,從“我要怎麼辦”轉向“企業和群眾要我怎麼辦”,緊盯痛點難點堵點問題,以“辦成一件事”為標準,大刀闊斧推進改革,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提高政府服務質量和效率。

陳吉寧指出,優化營商環境最終的評價者是企業和群眾。北京市建立了市區兩級領導服務企業制度和聯繫企業“直通車”制度,開展“一對一”企業服務,只要是關係企業群眾切身利益的事,再難也要幹,再難也要幹好,這種強烈的服務意識已經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氛圍。通過著力打造“零距離”的服務機制,換來了政企的“心相通”。

國家發改委法規司主要負責人,辦公廳、政研室、投資司、外資司、地區司、振興司、高技術司、財金司、價格司、人事司有關負責人參加會議。據悉,此次會議為期一天半,28日上午,北京、上海、廈門、深圳、瀋陽、衢州、南京、廣州、襄陽、三亞等試評價城市將介紹優化營商環境經驗做法。

(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 於保明 劉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