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5 此梁山好汉排名不高,却至少为梁山带来13名好汉,只因他提出此计

但凡提起《水浒传》,似乎大伙儿首先想到的就是武松、林冲、鲁智深、宋江等人,这无可厚非,毕竟他们戏份本就是最多的,宋江是绝对的主角,而另外三位则是个人魅力出众,然而《水浒传》可不是讲述几个人的故事,而是一大帮子人,施耐庵很难对这梁山上的108个好汉做到“雨露均沾”,有的好汉戏份的确是少的可怜,就以本文的主角来说,这哥们在梁山上的排名不高,甚至可以说是非常靠后了,然而至少有13名好汉上山是与他有关的,就因为他提出了这个计谋!

此梁山好汉排名不高,却至少为梁山带来13名好汉,只因他提出此计

(呼延灼剧照)

在《水浒传》原著的第五十八回发生了一件大事,剧情的发展达到一个高潮,即是所谓的“三山聚义”,三山指的是二龙山、白虎山以及桃花山,他们聚义是为了抵抗共同的敌人,呼延灼以及他的青州兵马,山贼毕竟是山贼,和呼延灼的正规军比始终是没法看的,最终三山聚义都只能是勉强与呼延灼抗衡,最终还是由宋江带着梁山泊的兵马前来支援,才将呼延灼打败。

此梁山好汉排名不高,却至少为梁山带来13名好汉,只因他提出此计

(杨志、鲁智深、武松剧照)

咱们看看因为这件事而上了梁山的好汉有哪些人吧!首先是二龙山势力,他们为首的是鲁智深、杨志、武松、施恩、张青、孙二娘,这六人;其次是白虎山的孔明、孔亮两兄弟,二人;再就是桃花山李忠、周通,共计二人;最后是呼延灼一方的势力,包括呼延灼、彭玘、韩滔,共计三人。这一段剧情中至少有这么13位好汉上了梁山(说至少,是怕有遗漏,欢迎大家补充)。

此梁山好汉排名不高,却至少为梁山带来13名好汉,只因他提出此计

(杨志剧照)

很多人可能要说了,二龙山明明还有“操刀鬼”曹正!别急,咱们本文的主角就是曹正,所以他自然是不被算在那13位好汉当中的人,这哥们在梁山上排名到了第八十一位,可以说是相当靠后了,然而正是因为有这位低调的好汉,才有了“三山聚义”以及那13位好汉上山的剧情,为了证明此观点,咱们不妨把剧情倒回“三山聚义”之前。

此梁山好汉排名不高,却至少为梁山带来13名好汉,只因他提出此计

(曹正剧照)

当时杨志正因为丢了生辰纲而四处逃亡,一路到了曹正的酒店里,杨志自然是没钱付账的,于是便想了赖账,曹正与之大打出手,后得知对方身份后,与之化敌为友,并且他建议杨志去二龙山落草,路上又遇上了刚从二龙山下山的鲁智深,说是二龙山不收外人,而此时曹正便提出一计,他觉得这二龙山之主邓龙不是什么好鸟,不如由他们几人来取而代之,杨志、鲁智深都是高手,几人一拍即合,说干就干,拿下了二龙山,杨志当的寨主,此后武松、张青、孙二娘、施恩来投。

此梁山好汉排名不高,却至少为梁山带来13名好汉,只因他提出此计

(宋江剧照)

咱们不妨想想,若是曹正没有提出“将邓龙取而代之”的计谋,以邓龙的尿性,会在桃花山、白虎山有难的时候去援助吗?显然不会,那么呼延灼很有可能将这些势力逐个消灭,也就没有所谓的“三山聚义”了,而这些势力被消灭,自然也就没有孔亮向梁山求援了,梁山兵马不来,呼延灼便成了剿匪英雄,自然也不是落草为寇了,前文所提到的除了“操刀鬼”曹正以外的13位好汉自然也就没有机会上山了,不是吗?

这既是所谓的“蝴蝶效应”,别看咱们曹正兄弟排名不高,他对于梁山的贡献可是杠杠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